婚姻不过权衡利弊
爱情只有一种形式,一见钟情。所谓的日久生情,不过是权衡利弊。
所以爱是奢侈品,婚姻是生活品。
有些人一辈子没爱过,但却过了一辈子婚姻。
有些人爱了一辈子,但却从没走进婚姻。
日久生情的婚姻,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她感于他勤力赚钱养家,厚道老实,虽不温情浪漫,但至少稳固可靠。而她虽不出众,平平凡凡,不善打扮,在他看来既是持家有方,脾气温顺,已然是做妻子的合适人选。就这样了吧,生个孩子,即使丈夫不是那个让人心动的他,即使妻子也不是那个谈爱的人,但至少还有个孩子,有个盼头,似乎还有奔头。人生不都这样过来的吗?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这样,你又何必持执念呢?
那个心心念念要找到真爱才结婚的人,至今仍单身。他(她)在坚持什么,有什么好坚持的,你在心里说。
真爱是什么?在生活中摸爬打滚了几十年,你对真爱的理解已经从“两个眼神霎时的交融,如同迸发出一股电流”进化到了“回到家妻子已经准备好了一桌热饭菜”或是“临近发工资的日子,他乖乖地把工资卡交给了我”。
结个婚而已,和谁结不都是一样?都是茶米油盐,今天你二姨生日要备礼,明天他(她)发小的儿子满月记得随个人情。
被徐志摩抛弃的张幼仪,在徐志摩死后,一直照顾徐父徐母,为其尽孝送终。后有人问张幼仪:“你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是因为你爱他吗?”张幼仪回答:“我说不清什么是爱,如果照顾他家人叫爱的话,那我可能是爱他吧。”
张幼仪后来再嫁了一位苏姓医生,她对子女交代,以后自己的墓碑要刻上“苏张幼仪”。在我看来,张幼仪对徐志摩早已无爱,那些善良的举措,皆是出于品行良心和责任。
所以,生活和爱情没多大关系。如果说不想恋爱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得不到的人,那么当这个人变得可有可无,已不想再得到时,所有恐惧和患得患失都会消失殆尽,反而更能风轻云淡地面对人生。
婚姻的基石有很多,爱情只占很小一部分。
缺爱的婚姻能绵延不绝地持续,让人精神不振却也不能离;缺责任的、缺经济的、缺感恩的婚姻,却每每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爱情既然是镜花水月,扑朔迷离,便只能拿出十二分的计算来对待婚姻,方稍显对人生有所掌控之感。
徐志摩于妻子孕期之时断然向其提出离婚,只为了要光明正大地追求林徽因。林徽因虽也对徐志摩心动,思量再三还是自己前程重要,转身就嫁给了梁思成,留徐志摩空怀怅惘。而另一个对林徽因痴情不忘的才子金岳霖,终身未娶。
爱情属性的人不适合婚姻,两相比较,权衡利弊之后,爱情是小角色,当于大局前让位。
也许,当初追你追得海枯石烂,天荒地老的人,你还只说了一句“我再想想…”,他(她)便转身和别人步入了婚姻殿堂。你还担心他(她)曾经爱你爱得深沉,无法自拔,到头来是你自己不够潇洒。
而那个无法自拔,痴心守候,为你苦苦坚守的人,到头来还不是孤独终老。
花事不了
我就静静的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