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对照记
门 槛
屠格涅夫著 巴金译
我看见一所大厦。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女郎。
浓雾里吹着带雪的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问着:
“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作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
“跟人们的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不仅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
“是……就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
“好。你也准备着牺牲吗?”
“是。”
“这是无名的牺牲,你会灭亡,甚至没有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尊崇地纪念你。”
“我不要人感激,我不要人怜惜。我也不要名声。”
“你甘心去犯罪?”
姑娘埋下了她的头。
“我也甘心……去犯罪。”
里面的声音停了一会儿。过后又说出这样的话:
“你知道将来在困苦中你会否认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以为你是白白地浪费了你的青春?”
“这一层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进去。”
“进来吧。”
女郎跨进了门槛。一幅厚帘子立刻放下来。”
“傻瓜!”有人在后面嘲骂。
“一个圣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一声回答。
这是徐中玉《大学语文》教材选入的一篇课文,他忆及收入这篇课文的经过时说:“1985年《大学语文》做第三版修订的时候,我收入了屠格涅夫的《门槛》,并与课文译者巴金取得联系。他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这让我非常感动。为了让收入《大学语文》的《门槛》更完美,他几乎把这篇散文重新翻译了一遍。”
如今102岁的徐中玉先生坐在自己家的门槛,心静如水:当年的风风雨雨都过去了,大学语文事业已经后继有人,势不可挡,真乃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记者:您曾用“母语教育危机”来形容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原因何在?
●王步高:我们的母语教育在高校的地位自20世纪初以来差不多在渐次下降。 尤其最近二十多年,“大学语文”在大多数高校都不受重视。这次会前,我们分三次调查了全国近300所高校“大学语文”的开课情况,虽未作详细统计,总的印象是,只有不到1/10的高校将其当作校级必修课,多数学校开课人数只占招生人数的不到1/3, 甚至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也有较多的不开或很少开此课程。 越是综合大学、师范大学,情况越糟。相比之下,各校对外语更为重视,平均有十五六个学分,甚至还开第二外语,而大学语文连2个学分都不能保证。昔日金陵大学这样的教会学校,中文和英文各有6个学分。我们现在的中文地位比在当时的教会大学里还低。
2007年,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在南京召开,王步高是东道主东南大学的具体操办者。当《教材周刊》记者杨芸采访王步高老师时,他如此说,说这番话时,记者怕下了这张照片。时候我看到这张照片,心不由得抽紧了,一下子想起《诗经·黍离》里的诗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如今10年过去了,王老师早已受聘到清华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却仍然时时充满了忧患意识,他说:“我站的这些讲台以前是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站的地方,我不能不战战兢兢,充满了敬畏之心。”
噫吁,有一种人他就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之人不余欺也!
心 斋
《庄子·人间世》寓言说:颜回向孔子请教游说的方法,孔子叫他先做到“心斋”。什么是“心斋”呢?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2014年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场前排,有一位非常显目的老教师,须髯飘飘,颇具道骨仙风。他自始至终听得专心致志,他就是哈尔滨商业大学的曹音。曹音是最早几届年会的参与者,这一次他不顾年迈,由家庭医生陪同前来参加会议。会议期间,我和中国教育报社黄蔚主编想对他做是个专访,这才发现原来他完全听不见说话声音。
那么,这几天的会议……我不由得想起孔子所说的“心斋”,也许他比我们这些耳聪目明的人“听”得更仔细呢!!
在我的资料里查到1990年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上海)曹音老师被增补为理事,随后又当选为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最好的大学语文老师
2013年网上爆出人民大学“大学汉语”(即大学语文)由必修改为选修,消息传出,引起轩然大波,各家媒体纷纷撰文报道。但我对个别媒体的报道颇不以为然,譬如《北京青年报》记者报道说:“朱子辉(人民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师)的《大学汉语》每周一晚上6点到7点半在人大教二的一间百人教室开讲,教室上座率将近七成”。言下之意,是这门课非常的不景气。我想这个记者大概是太不了解今天高校的现实了——一门公共课,安排在晚上,还是百人的大教室,上座率将近七成,这难道是这门课不景气的证明?是应该必修改选修的理由?我想这个记者大概是把课堂的到课率和影院的上座率混为一谈了吧。
记者不了解不要紧,怕就怕学校领导也这样糊涂,那我们的老师可是受委屈了。
朱子辉是人民大学的青年教师,长期担任大学语文教学,近年来连续两次被评为“人大十大教学标兵”。我查阅他们学校的“评师网”,发现学生的留言好评如潮,下面略录几条:
▲毕业两年了,最忆朱子辉,一个简单的人,一个纯粹的老师……
▲尘世中难得的纯净之人
▲遇见过的最好的老师
▲很喜欢朱老师,有学问有气质,让我重新认识诗词
▲无需形容的好老师,真正的文人。子辉先生的课会给人带来真正的心灵上的宁静。下个学期还要去旁听这门课。
▲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 魅力、才学,二者皆无可挑剔
▲无奈的现实中依然执着坚持信仰的理想主义者 对汉语言文学和学生教育有着执着热爱的人 大赞
▲现在能在校园里看见那么理想主义色彩的人不容易了,学生里头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老师……为了灵魂的纯洁,去听听他的课吧。为了养眼,去听听他的课吧。
▲我见过最好的语文老师,真的很喜欢他,最后一节课很舍不得。漂亮的繁体板书,对现代社会很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胸怀宽广,心地善良!!值得上他的大学汉语!
▲已经大三了,最想念、印象最深的还是大一时朱老师的大学汉语课。非常出色的老师,虽然每周二从早到晚几乎都有课,但是我还是会去蹭子辉兄的课,并且打算蹭到毕业,有人格魅力的才子!
▲大学一年多来遇到的最亲切、最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很年轻,未来人大的新星。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去听听他的课,真的很感染。
爬山记
在我的网站里,有一篇赵平平老师的《爬山记》,录其中的一段:
“在山上看到整个拉萨的全貌时,才发现原来我生活的圈子和范围那么小。天地很大,工作中遇到的那些蝇营狗苟是那么的龌龊可笑,其他的东西是那么没有意义。山风在耳边掠过时,似乎想起来童年时在田野里疯跑,微风也这样吹过我的面颊和耳畔,那种声音是如此的相似,有几秒钟,我很想哭。这座山,某年某日某人也曾爬过,未必我们走的是同一条路,但是这座山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里看到过。……”
赵平平是一位扬州美女,扬州大学毕业后援藏到拉萨教某校教大学语文课,随之在那里安家落户——扬州的海拔和西藏的海拔相差多少?如此的人生经历,岂不整个就是一个“爬山记”!当然,青藏高原也不亏待我们的教师,那里的山水养人,如今她已是一对龙凤双胞胎的幸福妈妈。教师节,学生给她留言:“愿天下一切有良知和责任感的老师们节日快乐!更祝福你这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而牺牲个人青春的伟大老师节日快乐!一生平安!”
如今她已工作调动到遵义,仍然不离西部高原。
下图是赵平平老师和她的藏族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