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马文红老师的信(附:再谈扶阳学派,小议温热诸法)

致马文红老师的信

马老师:

与您睽违暮春,数月疏奉教言,然所承传秘旨,时时品悟参详,惟因不亲讲席,故而甚为思念,于兹书呈片言,以述五内情焉。

马老师,一轩跋涉世间,常仰对高山,以生上进之心,而师即山也,巍巍乎嵯峨,中正而庄严,令人由衷景仰,堪作言行标模。一如您之为人,宽容和善;您之为医,业绩卓然;您之为妻,匡扶贤助;您之为母,睿智慈祥;您之为友,古道热肠;您之为师,尽传微言……登高而召,以身引导,大鱼前游,小鱼随之。以上皆公允之论,绝非过誉之辞,确乎令人钦赞。尤其您对一轩之欣赏鼓励,有如奋进号角,而关怀帮助,常使流动温暖,厚爱无以为报,谨致深深谢意!

孔子曾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一轩并非生而有异于常人者,故本不能免俗,然仅有求生之术,而乏求富之道,乃不能强为也。既不能握,当避免执念于得,遂依佛法教诲:不如放下——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而达至洒脱——不论彻底与否,着力修制去除,以使心呈本原。于是所行事者,多有与现实理念不相吻合者:论修为,除医道外,皆无利可言;论言谈,推崇道隐佛空,而见背于红尘;论才艺,纵使稍远且深,却无补于仓廪。故人谓之特立独行,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唯己心自知:吾愿为老庄之徒,或颜回之类也。

人之生命有限,而意义何在?一轩理解,当在价值与希望。追求价值,则定然有正确航向;满怀希望,则暗夜已现曙光。一轩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了一个底线:在即将走完生命全程时回首,不会感到有太多遗憾。按照轮回学说,人之为人实属不易,故一轩不愿虚度今生,空负如来,不愿将来毫无意义地与同草木同腐,《左传》所云“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境界虽高,亦愿竭尽全力践行力所能及者,以冀留下雪泥鸿爪般生命之痕。然众师在前,艺能精湛,一轩从游问道,功力尚浅,于医学范畴著书立说,目前确还力所不逮,故与兴趣结合且另辟蹊径更兼慰解调适,一轩乃于研医之外,致力音乐与文学医学融汇,以补所缺而略作交待,权当发微声于世,亦继李老医文史哲博学之后踵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的韩愈,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才华冠绝古今,尚有如此喟叹,一轩驽骀,能受马师器重,此情于心,永志不忘!

敬请崇安。

受业费一轩

书于庚寅七月乙卯

【马师简介】

马文红,主任中医师,农工党员,绵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为绵阳名老中医马百平及全国名老中医李孔定教授学术传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30年,擅长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

【附文】

再谈扶阳学派,小议温热诸法

马文红   费一轩

摘要:本文在《四川中医》2008年第10期《论四川温热药学派及其学术思想》一文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学习和临床体会,将温热药的使用分为“温补”、“温化”、“温散”、“温通”、“温潜”、“温清”六法进行阐释,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治疗阳虚、阴寒水湿病证的治法,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缘起:成都中医药大学陈建杉、江泳二君于《四川中医》2008年第10期所发表《论四川温热药学派及其学术思想》一文中,为避免“火神派”的单一说法,将四川扶阳学派分为“温补”、“温散”、“温通”三个分支进行阐释,以期能较为全面的展现四川医家擅用温热药救治阴寒病证的学术特点,其论甚佳,于人多有启发,故而我们撰写此文,与之前后音声相和。

申明:从历代学派命名规则来看,多以学术特点为依据,重法而轻药,故我们认为,“扶阳学派”之称清晰地点出了治疗思路,具有鲜明的特点,与滋阴、补土等法各有侧重,故用此最宜。然“火神派”称谓则略显霸气,且易致误解重阳即补火,模糊少火生气、引火归原等理法,有失偏颇,难称全面,在此提议不可泛用。

扶阳学派简述:根据公认,凡能称为学派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有一个独特的学术思想或者学说,例如滋阴学派的火热论;第二,有一个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即宗师,例如补土派的李东垣,还要有一批跟随宗师的传人(亲炙或私淑),对其学说或尊崇、或信仰、或研究,甚而发扬之,从而形成一个“人才链”;第三,必须有阐述学说观点的有影响的传世著作,例如伤寒学派的《伤寒论》,温病学派的《温热论》等;当然还要有相当的临床实践(医案)。以上三条缺一不可,否则难以形成气候,更无以造成影响。扶阳学派以清代郑寿全为宗师,以《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为经典著作,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善用辛温辛热药物。自创派以来,代有传人,不断发展,至今已历百年,派中吴佩衡、祝味菊等前贤已成为光照千秋之名医巨擘,而当今之李可、卢崇汉等则声名鹊起,享誉九州。

温热诸法:今之谈火神派者,仿佛动则必以姜桂附,并唱以一元论之高调,谓天下皆然,果真中医尽于此乎?学术争鸣之时,为求己论为大众所接受,必借以过激之言辞,此举亦属情有可原。然万勿因之而一叶障目,须知治学可分门派,论治则何曾画地为牢?但以临床实际需要为依据便是,舍此便陷入主观而难免差谬矣。今就个人学习和临床体会小议温热诸法如下:

1、温补法:即温阳药与补益药配合运用,以补助阳气,或重温元阳,或擅补心阳,或大剂回阳,治疗阳虚、阴寒内盛之证,甚至亡阳之危急重证的治疗方法。本法在临床有广泛的运用,但凡老年病、慢性病都有阳气虚损的因素。以泄泻为例,急性期属实,慢性期则常由实转虚。以往认为虚证泄泻以脾气虚弱为主,倡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待阳气虚寒之象显露,方才使用温补元阳之药。我们在临床上体会到,凡泄泻迁延者,均有不同程度脾虚兼损肾阳的表现,采用温补脾肾之法较单纯健脾益气取效更捷。

案例:李某,男,一岁半。2007年12月19日初诊。刻诊:患儿腹泻近一月,经中西医反复治疗无效,遂来我处就诊。精神不振,面无光泽,食欲尚可,泻下粘液便中夹有奶瓣,日七八次,无臭味,便时无哭闹,舌淡苔薄白,指纹淡。治以温肾健脾,利湿止泻。方用真武汤加味:熟附片9g(另包,先煎40分钟),干姜3g,炒白术6g,炒白芍6g,茯苓9g,炒麦芽9g,怀山药9g。二剂,水煎服。治疗4天后,大便已转为日2~3次,粪质稠。在原方的基础上稍微加减,又服一周遂愈。

按:临床上凡泄泻迁延,只要没有热象者均可在健脾之中增入温阳之品。因证虽脾虚,实为阳失鼓舞,当予温运脾肾之品,以釜底增薪。切不可到阳气虚寒显露方才使用温阳药物,以免噬脐莫悔。

另外,笔者曾治一老年危重病例,患者发热,经住院输液治疗三日,仍高热不退,神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精神极惫,四肢厥冷,第四天又新增腹泻如水,咳嗽痰多等症状。观其汗多而凉,便质清淡如水,无臭秽,舌淡脉细数无力。在继续西医输液的基础上,笔者用真武汤加红人参、法半夏、陈皮等煎水频服。结果两天后腹泻明显好转,体温下降到低烧,后仍一方面坚持西医输液治疗,一方面继续用以上治法增损,服药十余剂好转出院。

按:为何在患者高热的情况下,仍投温补之剂?一者,该患者经常在笔者处就诊,知其素有腹泻,必损及肾,属肾阳虚损体质;二者,患者虽见高热,但咳嗽痰多色白,腹泻如水,精神极惫,四肢厥冷,神疲舌淡等一派阳虚阴盛之证。阴寒内盛,除可以格阳于外与格阳于上,同样可以脱阳于下,所以辨证为阴盛阳虚,水气浸渍,遣以真武汤加人参、陈皮、法半夏温补阳气,运脾除湿。此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意。可见对于西医无有效治法之某些疾病,若用之恰当,可彰显中医药之优势。

2、温化法:即以温阳化气之品,恢复人体气化,使气机通利调达,枢机有主,从而达到蒸腾化气,散寒蠲饮,消导水湿之目的。现以临床常见的迁延性肺炎为例。患者喉中痰声漉漉,听诊湿啰音长期不消失的特点十分棘手,医家多重视肺脾气虚之机,采用培土生金法进行治疗,而对于肾的一层,却多有忽略。其实本病以本虚标实为病理特征,脾气虚则土不生金;肺气虚则子盗母气而伤及脾气;母病及子,肺虚亦能伤肾。同时,肾阳不足则肺失温煦,宣降通调水道无力,致使气机不畅,湿滞为痰,盛贮于肺,则见痰声漉漉。故治疗应从温阳化气,培土生金的角度入手。笔者临证常用温阳化气的小青龙汤和四君子化裁,再稍佐温肾之品,收效甚好。正是《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具体表现。

案例:刘某,女,2岁半,2008年12月19日初诊。患儿因肺炎住院,经西医输液治疗10余天,发热、咳嗽、哮喘等症状均愈,唯独痰声漉漉长期不消失。刻诊:漉漉之痰声户外可闻,面色不华,大便溏薄,舌胖嫩、苔薄白。此病不在于邪多,而在阳气虚。肺脾肾之阳气不足,气化不利则水湿停聚为痰饮,故见痰声漉漉。因此治疗上以温阳化气、健脾固肾为治。药用麻绒3g,北细辛2g,干姜3g,法半夏6g,北五味3g(打破),党参10g,炒白术6g,茯苓10g,陈皮6g,肉桂2g。服药两剂后痰声锐减,气息调匀。上方去肉桂、五味子,干姜易为生姜,再进四剂痊愈。

3、温散法:即用辛温发散之品,宣发阳气,开通腠理,使郁闭在表之阴寒水湿之邪从汗而解的方法。此治法在我们蜀地临床有着广泛的适应病症,然而很多医者囿于西医炎症思想的影响,认为“炎者火也”,而重视清热之法,忽视温散之法。即使偶尔运用也会同时配以大队的清热之品,以防“温者燥也”。这种做法往往因为医者辨证不明,心中全无定数。

温散法不仅可用于风寒外束之表证,而且还广泛用于风寒湿邪侵袭肌腠,滞于经络、筋骨所致的痹证、湿证。同时还需明白“营卫皆原于肾”,故在温振卫阳基础上,常稍加附子、细辛等启动少阴元阳,补下焦以助卫阳。

如再造散、麻黄附子细辛汤、人参败毒散等对于老年人的阳虚、气虚外感大有用武之地。临床上,笔者常常遇到很多看似简单的感冒之病,却久治不愈,甚至越治越严重。其根本原因乃是医者没有按照中医的方法辨证论治,而是以西医的病毒、炎症为套路,病之初期就施以大剂量的清热解毒之品,使郁闭在表的寒邪不仅不能宣散,反而更加阻滞了阳气外出抗邪,这样便会进一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出现“汗出而喘”、“喘而胸满”,甚至郁而化热。凡此种种,实际上都可使用温散法。而且在治小儿的外感发热,或寒包火所致高热疾病的方药中酌加一两味温散之品也会大大缩短病程,因为温散之品有很好的透散之力,能避免清凉之品遏邪之弊。

案例:李某,女,58岁。2009年2月10日初诊。自诉半月前因洗澡受凉而出现恶寒头痛,辗转他医治疗,服多剂中药罔效,且出现咳嗽等症状。刻诊:恶风汗出,背心冷,咳嗽气紧,夜晚咳甚不得安寝,痰少色白,咯痰不利,舌质淡,苔微黄水滑,脉沉细。此乃素体阳虚复感风寒,肺气郁闭所致。法当温阳散寒,化痰止咳。遣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止嗽散,两剂而病减大半,后仍以该思路治疗一周痊愈。

按:现在临床有一种倾向,把一切感染都认为是热。疱疹病毒是热,扁桃体发炎也是热。只要是化验单表现是炎症都归入热证。我们认为中医治病不是针对病原体,而是根据症状舌脉四诊合参,进而予以辨证、辨病、辨体施治。但是个别中医一看化验单,便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开出一大堆相对应的中药,虽然重用“消炎”药,不但炎症未消,而且这些苦寒之品还大伤病人元气。这种违背中医自身思维体系的中药西用,常常弄巧成拙。

当然我们也不是故步自封的守旧派,如果能在辨证论证的基础上恰当地参用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洋为中用,巧妙结合,则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可取佳法。

4、温通法:即温阳药与通利血脉的药配合运用,以达到温经散寒,通利血脉的作用。该法可广泛运用于血虚阴寒内盛而致气血运行不利的诸多疾病。如:月经不调、风湿痹痛、厥阴头痛、手足冻疮、男子寒疝等。

案例:刘某,女,68岁。2009年2月9日初诊。自诉身体沉重,下肢骨节疼痛,行走起卧艰难,经多方求治疗效不显。刻诊: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手足不温,步履蹒跚,舌淡苔白滑。虑其久痹肝肾两虚,气血不足,遣以独活寄生汤温散寒湿,补肝益肾,调养气血。然而患者服药两剂竟无寸效。笔者反复琢磨认识到:久痹伤及肾阳,虽然独活寄生汤有祛风湿、益肝肾、补气血的作用,看似对症,但却忽视了久痹损及肾之元阳,此乃人身立命之根本。故转用当归四逆汤加熟附片(重用)、川断、鸡血藤温经通阳、散寒除湿。服药两剂病情有所缓解。后又根据这个思路,继续调治十余剂,病情基本稳定。

该病例为寒痹,其机理虽然属营血虚弱,寒滞经脉,血行不利所致,但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同时血为气之母,血虚者气亦衰,故要重视温运阳气,且少阴阳气为一身阳气之根,故以当归四逆汤重加制附子等为治,阳气运则寒湿易除,血脉通则痹痛得蠲。

按:温通法实际上就是恢复气化、畅通血脉、温运中阳的方法。气有推动、温煦功能,如果阳气运行不畅,枢机不利,则会出现仲景所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与胁下”。这当中“搏”、“结”就体现了枢机不利的一种病理状态。所以运用温通法,使阳气振奋,其升降出入正常,即可改善和促进阳气的御血功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5、温潜法:温潜法是指以附子为代表的温阳药与潜镇药合用的方法。潜镇药常用磁石、三甲(牡蛎、鳖甲、龟板)之属,潜阳而制虚亢,适用于阳虚而虚阳上浮、上盛下虚之病症。温潜法之源可上溯于仲景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至民国名医祝味菊先生始正式提出,且祝先生运用得相当娴熟。他认为虚人而躁甚者,气怯于内、阳浮于上也。其为兴奋,乃虚性之兴奋也。甘凉之剂可令小安,缓和之效也。因其小效而频服之,则气愈怯而阳愈浮矣。此非亢阳之有余,乃阳衰不能自秘也。大凡神经衰弱者,易于疲劳,又易于兴奋,滋阴清火之法,虽有缓解兴奋之效,然其滋柔阴腻之性,足以戕贼元阳,非至善之道也。宜与温潜法。温以壮其怯,潜以平其逆,引火归源,导龙入海,不可因其外形之兴奋而滥与清滋之药也。温,常用附子;潜,常用龙骨、牡蛎、磁石等。

案例:邱某,男,51岁。不寐3月,加重2周,头晕耳鸣,口苦心烦,舌质黯,苔薄微黄,脉弦大而重按空豁。辨为阴虚于下,阳浮于上,心肾不交,乃师祝味菊先生法,拟温潜法配养阴安神法。处方:灵磁石30g(先煎),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熟附片6g(先煎),百合30g,生地黄30g,知母15g,酸枣仁30g(炒),丹参30g,茯神15g,远志10g,炒麦芽30g。3剂而效,继服6剂而平。

按:此案取效关键在于辨出上盛下虚,治以温潜法为主,若纯用安神镇静,恐效难预期。熟附子仅用6g,因非为温阳而设,乃取其引火归原之用也。且据祝先生心法,附子加磁石,兴奋加镇静,具强壮之功,能抑制虚性兴奋,治神经衰弱之失眠有良效;附子加枣仁,辛通加酸收,有缓和作用,能调节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之紊乱,治心动过速、脉来早搏有效。

6、温清法:温清法即温阳与清热并用之法,上自仲景始,而历代医家多有应用与发挥,近代施今墨、岳美中、祝味菊、陈苏生等名医皆有精辟论述。邢斌在《危证难病倚附子》中亦对附子与清热药的配伍做了全面的总结,贴近临床,启示良多。

案例:崔某,女,38岁。素有胃炎,近日饮食不节,复受外感,腹胀痛而呕,纳谷不馨,口苦脉数,舌红苔黄,服中西药一周未效,诸症依然。辨为胃热肠寒,拟温下清上法,投仲景温清法祖方黄连汤加味:黄连6g,紫苏叶10g,藿香10g,法半夏15g,建曲30g,干姜3g,肉桂6g,党参30g,大枣15g,炙甘草6g。2剂即症减愈半,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调理善后。

按:本案为上热下寒,腹痛呕吐证。上热下寒,阴阳升降失其常度,阳在上不能下交于阴,故胃热而呕吐,阴在下不能上交于阳,故肠寒而腹中痛。病既寒热错杂,药亦寒热并施。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肉桂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分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紫苏叶、藿香和胃降逆兼祛外邪,党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合而用之,能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黄连汤以桂枝代柴胡,黄连代黄芩,干姜代生姜,换小柴胡之和表里法而为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上下温清法,临床上以之加减化裁,用治肠道疾病常奏殊功。

结语:《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明代杰出医学家张景岳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认为阳气是人体阴阳矛盾中的主导方面,而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故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主宰,精血津液俱由阳气生化。基于以阳气为主导的思想,景岳振聋发聩地指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阳气于人,不论生理病理,其重要性如斯,医者病家岂能不加爱惜!故我们认为,扶阳学派医理醇正,法备效著,若对其一念芥蒂于心,则失之求真矣!

谨以此文就教于同道!

相关博文链接:

李老传艺: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90170500_8_1.html

学道从师: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90170500_4_1.html

华夏中医: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90170500_1_1.html

原创歌曲: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90170500_3_1.html

中医普及宣传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90170500_7_1.html

绵阳市中医院中医文化组曲: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90170500_11_1.html

享誉国际外语金曲中文版200首(费一轩作词)清单(1)

享誉国际外语金曲中文版200首(费一轩作词)清单(2)

原创儿童歌曲150首(费一轩词曲)清单(1)

古典诗词精品配曲150首(费一轩作曲)清单(1)

费一轩歌词集.txt(电子书下载)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