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否与始皇帝令“五月天下大酺”有些瓜葛?(读史劄记)

​ (严禁抄录、洗 稿!否则必法律诉之)

恕我固陋寡闻,一直认为最早凭吊屈原的文学作品应该是贾谊的《吊屈原赋》吧?

贾谊得不到汉文帝的重用,谪到卑湿的长沙,做长沙王的太傅,当他渡湘水时,有感于怀才不遇、投江自尽的屈原,其身世遭遇恰与自己有些仿佛,遂提笔写了一篇《吊屈原赋》,写就后,乃“投书湘水以吊屈原(《史记》卷八十四)”,这是否算作最早的、有明确记载的投物水中祭祀屈原呢?遗憾的是书中没有交待“投书湘水”的具体时间。

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由来已久,归纳起来大致有六种说法:

一,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认为是“吴越图腾祭的节日”;范文澜认为是祈求水神不要兴风作浪祸害人民的祭祀活动,并考证说这一祭祀活动原始社会就已有之。个人以为这一祭祀水神活动全国各地都有,并不仅仅具限于南方,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西门豹治业》中为漳水神“河伯娶妇”桥段,因为上古先民必须依山傍水才能生存下去,而依山傍水的弊病之处就是极易遭受山体滑坡和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地侵袭,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只能寄希望于各类神灵及祖先地保佑,于是,各类宗教祭祀活动便应运而生,“端午节”的起源亦应如此。愚亦以为这一说最可信,也最具有说服力,稍微有点遗憾的是这一说推理成份过大,过硬的真凭实据却极少发见,故而我们虽然明知这一说是最可信的,由于缺失“三要素”(即正史里有明文记载;有考古支持;有民俗或传说佐证),不便于过度执着,我们期待考古发现。

以愚管见, 上古时期,凡是有大川大流的地方都应该有类似的祭祀活动,这类宗教祭祀活动应该能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这不是凭空说梦,是有蛛丝马迹可循的。如女娲神,娲——蛙也;洛河女神宓妃;湘水之娥英、女皇二位女神;淮河女神涂氏女;“朝为云,暮为雨”的三峡女神巫女;一忽儿“在水之一方”,一忽儿“在水之湄”,一忽儿又“宛在水中央”的渭水女神“伊人”……都是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女水神之称谓,若不是辈辈口传,在父系社会“蛟、龙”的时代里,没人敢凭空杜撰出这么多杰出的女神来崇拜、来祭祀她们的,宗法制度,世俗观念也不允许的。当然,这些女神到了“龙子龙孙”的父系社会后,都被有意或无意地“修正”为“女权”从属于“男权”罢了,如女娲嫁伏犧;宓妃嫁河伯;舜娶娥英、女皇二妃;禹娶涂山氏女和梁堌堆大妇……

二,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殉国说。这一说普遍为今天的炎黄子孙所认同,却最不足信!春秋战国时期,文士、武士到外国做官、获取功名利禄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当作投敌卖国看,孔子还周游列国到处谋官做呢。何况屈原爱的是他的楚国,与其他六国百姓毫无关系。

三,纪念春秋大将伍子胥说。据《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唐人司马贞“索隐”:夫差斗气,欲使伍子胥灵魂不得浮出水面看见吴国被灭的场面,便用马革皮捆绑伍子胥尸体扔之江中,但是司马贞没有说这就是端午节用线绳捆绑粽子的来历。

(《史记》卷四十一书影)

另据《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唐朝张守节“正义”说:伍子胥死后,托梦给越兵攻东门。勾践遂立坛,杀白马祭祀子胥。子胥起波涛围城,并涌浪冲开东门,帮越灭吴——这跟爱国更没关系了,在这里,张守节也没说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史记》卷三十一书影)

四,起源于夏、商、周的“夏至节”说。见《风土记》和《续后汉书》。

五,起源于湖北沔阳县沙湖一则民间传说。

六,起源于“楙日”说。古人认为五月多灾多难,为了消灾除邪,就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这一说我们从甲骨文、金文里也能找出一些文字构件上的佐证来。如“端”字甲骨文和金文,见下图:

“耑”乃“端”本字,其义老人涉水,老人涉水肯定凶多吉少,很危险。此乃会意字,“止(脚趾)”沾水(三点水或两点水代指河流)。“而”字像形长胡须,代指老人;一说像拐杖。

渐渐地,该字上部分讹变成“山”字,下部分讹变成“而”字,变成“耑”的写法了,与原来字形差别很大。见下图:

下图《说文》书影:

《说文》解释“耑(端)”字,草刚刚萌生出来的样子,上部像刚破土的草芽,下部像草的根须。徐铉的解释尤为玄幻,中间的“一”字,象征“地”,“一”,万物始生“一”也(臣铉等曰:中一,地也)。因为许慎和徐铉没见过甲骨文和金文的“端”字,所以他俩解释“端”字的本义都不准确。           “午”字甲骨文像舂米时用的木杵,后来借用为“忤逆”的“忤”字,其实,该字在甲骨文里就已经不用其本义了,多借十二地支的“午”用。

《说文》:“午”同“牾”,逆反,悖谬的意思。传统上“午”代表五月,“寅”代表正月。        “端”、“午”二字,都含有凶厄,不好的意思,所以起初的“端午节”活动,有避凶趋吉的寓意在里面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后来的“午”又有“万物盛壮”的意思,如《尔雅》卷九《释天》:“在午曰敦牂”,敦牂,诸物方盛也。农历五月,的确是个万物方盛的季节,也是一个夏收夏种的大忙季节。

(《尔雅》卷九书影)

我国传统上的节日,绝大多数被規范、定型于秦汉两朝——“汉承秦制”嘛。那是一个八纮一宇的形成期时代,不仅文字,度量衡,车轨,意识形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方面实行统一,而且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也要规范、统一,这样做,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领导,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以及广大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所有这些,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无法做到的,而在统一的秦、汉时期就比较容易做到。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五年,为庆祝胜利,乃令全国民众“五月,天下大酺”。裴骃在此条下注道:“酺,音蒲……为人物灾害之神……陈留俗,三月上巳,水上饮食为酺。”陈留原属楚国,地处淮河流域,陈留有“水上饮食为酺”之习俗,是不是也旁证了淮河流域的楚地都有“水上饮食为酺”这种习俗呢?或许这种习俗借助秦始皇“五月,天下大酺”的行政推广,逐渐地演变成了今天的端午节,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史记·秦始皇本纪》书影)

关于端午节 赛龙舟、包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始于何时?我们已无从查考,既然人们已经约定俗成,普遍认同这种说法,自然有着华夏儿女浓郁的爱国情结在里面,是有她存在的道理的,不足为奇。移风易俗,推陈出新,寓传统民俗文化以新的文化内函使之发扬光大下去,这种民俗文化“修正主义”現象自古以来屡见不鲜。

古书旧刋淮上风

GSJK196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