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时到底有多惨烈?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称帝建立汉朝,开启大汉四百年的基业。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汉室后裔刘备于成都称帝延续汉室。刘备虽然在延续了汉室但是偏安于益州一隅,虽然有诸葛武侯鞠躬尽瘁力图恢复汉室,奈何国力不足始终未能统一天下。

蜀汉国力日衰,司马昭决定伐汉
公元260年(魏甘露五年),魏国司马氏掌控朝政,人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氏专权带领亲兵讨伐司马氏,结果曹髦被成济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司马氏彻底掌控魏国朝堂。但是弑君之举也被人诟病,所以司马昭需要转移矛盾建立功勋来收服人心,司马昭便将矛头指向蜀汉方面。

此时蜀汉姜维九次北伐中原虽然魏汉双方互有胜,由于连年征伐蜀汉国力日衰,传言此时蜀汉百姓面如菜色,而朝堂方面诸葛瞻、张翼、宦官黄皓等人也反对姜维北伐,姜维避祸沓中,蜀汉朝堂分裂严重。东吴方面在孙权死后政权更迭不断,多次与曹魏交战失利,国力也在下降。司马昭分析了其中利害关系决定伐蜀,公元263年(蜀汉景耀六年、魏景元三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等领十八万分三路大军进攻蜀汉。
姜维避祸沓中,钟会取汉中
司马昭此次伐蜀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在东汉末年刘备和曹操为了争夺汉中双方交战两年,刘备惨胜拿下汉中。随后魏延、诸葛亮、姜维数十年经营益州北大门汉中,但是此时姜维不守汉中而在沓中屯田,主力不在汉中。曹魏方面钟会十余万大军进攻汉中,汉中外围守军不抵抗政策致使钟会毫不费力地拿下汉中。

听说汉中失守姜维遂与蜀汉北上的援军廖化、张翼、董厥等部队会合拒守剑阁,剑门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钟会拿下汉中后与姜维对峙剑门关,但是进退不得。此时邓艾本想联合诸葛绪围攻涪城,但是诸葛绪要邀击姜维,结果被钟会所陷害被召回洛阳部队被钟会收编。
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等人战死绵竹
面对钟会在剑阁无法前进,邓艾此时在阴平口建议从阴平小道偷袭涪城。涪城如果遭到攻打姜维必要派兵援助,此举可以让钟会趁机拿下剑阁,如果姜维不援助涪城,若涪城被拿下后可以继续进攻成都,则蜀汉必灭。

偷渡阴平计策虽然很完美,但是阴平小道山高林深,运粮困难大军无法行进,所以邓艾只能带几千精锐行进,阴平小道又为七百里无人之地一旦有人发现则全军覆没。就算邓艾成功走出阴平小道也无法攻下涪城,不过魏国方面还是让邓艾执行了这个策略。
邓艾的阴平之策很冒险,但是当邓艾从阴平走出后进攻江油关,邓艾派田章前去进攻。江油关守将马邈伏击田章失败,随后投降。邓艾大军在江油得到补充后,南下涪城兵不血刃拿下涪城。

邓艾在偷袭阴平之后,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张飞之孙张遵、黄权之子黄崇、李恢之侄李球前往抵挡邓艾。然而诸葛瞻派大军至涪城后盘桓不前,当时黄崇建议诸葛瞻抢占有利地形拒收,不可放邓艾大军入平原。但是诸葛瞻犹豫不决致使邓艾大军长驱直入,占领涪城,诸葛瞻只能退守绵竹。

绵竹之战事关魏汉双方生死存亡之战,诸葛瞻本应该拒守,但是邓艾派使者招降诸葛瞻,诸葛瞻愤怒杀死使者率军出战。邓艾随后派出儿子邓忠、师纂攻打诸葛瞻,结果被诸葛瞻击败。邓艾愤怒的要处斩邓忠和师纂,随后两人再次出战而胜,绵竹之战诸葛瞻、诸葛尚父子、黄崇、张遵、李球、赵广等人全部战死,加上在阳安关战死的傅佥,蜀汉青年一代将领全部战死此战损失堪比夷陵之战,绵竹失守邓艾长驱直入成都。
刘禅投降,北地王刘谌劝刘禅死战不成自杀殉国
绵竹失守后,成都尚有数万兵马可战,在南中驻守的霍弋也上书回援。蜀汉此时的局势如果坚守成都派人通知姜维,姜维和霍弋可派兵与成都守军围攻邓艾尚有机会。刘禅之子北地王刘谌也力荐死战待援,结果刘禅听从了益州世族代表谯周的建议不战而降了。

刘谌自知无法左右刘禅的决定,先杀妻子然后在昭烈帝灵位前自杀殉国。邓艾大军进入成都后,庞德之子庞会杀死关羽全家,刘禅的李昭仪不忍受辱也自杀殉国。可以说刘禅在气节上不如其儿子和妻子。
成都之乱
刘禅的不战而降还引起了连锁反应,姜维听闻刘禅投降后假意投降钟会,想利用钟会除掉邓艾,重新拥立刘禅恢复汉室江山。姜维投降后被钟会器重,姜维看出钟会有心分析其利弊,力促钟会造反。
随后钟会与卫瓘联合陷害邓艾,钟会派卫瓘逮捕邓艾押往洛阳。钟会进驻成都后听闻司马昭率十万大军进驻长安,明白司马昭的是有了防备之心便决定反叛。此时魏国将士多为北方人希望早日回北方,而且魏将听闻钟会要诛杀他们也奋起反抗。

成都之乱使姜维的先杀邓艾然后杀死钟会,诛杀魏将重立刘禅的计谋失败了。姜维、张翼、蒋斌、蒋显和钟会、蜀汉太子刘璿以及姜维的妻子儿女先后被乱兵杀死。邓艾在被押往绵竹时被卫瓘派田续杀死,刘禅等人随后也被迁往洛阳,蜀汉自此亡国。
转载需获得作者许可,翻版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