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现在一个欠发达省份,当年竟撑起大明帝国的半壁江山
对明朝有了解的亲们可能发现一个现象,明朝的高官当中,江西籍的人很多。甚至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也就是说,明帝国,有一半是江西人撑起来的。
这个说法有没有数据支撑呢?
有的!
有人统计,在明朝的决策机构里,也就是内阁里,江西人的比例很大。
明朝一共有阁臣164位,江西有22人。这个比例很高,但其实最多的是浙江,浙江有27,江苏也很多,跟江西一样,有22人。
哪为啥说朝士半江西,而不是朝士半浙江呢?
这应该从明朝的上半部来看。在明朝的前半部,尤其是明朝的早期,像朱元璋洪武年间,建文帝时期,以及朱棣当皇帝时,江西读书人在朝中的比例十分大。
洪武年间,朱元璋的高考选了881位进士,江西占147位,建文帝时期,更上升到五分之一。建文二年的考试,前三名都是江西人。这三人是胡广、王艮还有李贯。
胡广跟李贯气节稍差,朱棣打进来,他们就投降了,只有王艮以死殉君。这个事情脑洞老师已经讲过了。
这三人不但是江西人,还是江西吉安府人。所以吉安有五里一状元,一门三进士的说法。
在下一界,江西人更是包揽了前七名,而且考官也是江西人,这一界基本上就是被江西人承包了。
江西的才子多,高官也多,像人称明朝第一才子的解缙就是江西人,此人也是明朝的第一任内阁首辅,相当于第一届总理。
第二任胡广,也是江西人。后面还有很多出名的江西籍内阁首辅,像杨士奇,著名的三杨之一,三朝元老,对大明的前半段影响非常深。
还有夏言,长得帅,普通话说得好,会写青词,而且性子很直。但最后败给了老乡,也就是著名的奸臣严嵩。
严嵩也是江西人。
可以说,明朝的上半叶,基本是江西人在左右朝政。
当时有一个说法,全国各地的人代表不同的职业。
安徽的徽州会做生意,所以提起徽州人,那多半是做生意的。而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当官的多,但他们之间又有微妙的区别。象江西当大官的多,所以提到高官比如御史,那多半说的就是江西话。而兵马司这种武官,则说福建话。像书办这种吏,则说浙江话,大家知道,绍兴师爷全国有名。跟现在的美国律师有得一拼。
江西为什么这么多才子高官呢?其实也是跟经商有关,当时江西的商业比较发达,商人有钱,但商人地位低。尤其是明朝,商人连锦衣都不能穿,穿错了高档衣服,那就是违法犯罪。
所以商人有了钱之后,就会利用自己的财富兴办乡学,让子弟去读书。这样读书的风气就起来了。
明朝的科举还是比较公平的,只要你有才华,就有机会考上,明朝的高官绝大多数都是从进士中选。
江西籍的人考进士的多,当高官的自然就多。
当了高官后就要衣绵还乡,这对家乡的读书人也是一个激励。同时,江西的高官也会照顾一下自己的家乡建设。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