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开口就说方言?我酸了!

“ 小妹儿,你切哪儿耍?

刚上车,滴滴司机就用四川话热络地与我搭起话来,即使我看起来并不太像本地人。

@冷兔表情包(四川话:怎么了?)

这一场景出乎意料地同样适用于超市收银阿姨,餐馆点单小哥,甚至是成都街头的陌生路人……大家几乎是本能地使用方言与陌生人沟通,直到我表明自己其实听不太懂四川话后,他们才转换成川普与我交流。

本以为这只是我作为一个远赴成都求学的外地人才会经历的“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没想到,在“我国普通话普及率超80%”这一话题下,也有不少与我相似的遭遇。

也许我早已适应了家乡的“低含闽率”——在大部分公共场合,闽南地区的人们更习惯于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所以,当我在成都吃力地与说四川话的滴滴司机聊天时,内心十分困惑:为什么在新一线城市成都,方言使用率这么高,闽南语却像是“一小撮人的热忱”?

01 

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变迁

要解释上文提出的疑惑,就要牵扯到方言变迁的路径——引起方言变迁的一部分原因需追溯历史。随着人类社会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变迁,我们一头扎进现代化和全球化潮流之中,而社会的激速迭代却使得在乡土社会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方言首当其冲。对“乡”的抵触和对“现代”的渴望, 催促着我们转换方言,以便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从故土走向世界 ©新视线&Karsten Moran

相比起闽南语,四川话和普通话基本上只是声调以及个别字的区别,两种语言间的互相转换较为方便,所以人们用四川话来过现代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澎湃新闻

但是闽南地区就不一样了,闽南话与普通话的差别很大,如果一个人要用闽南语来表达现代社会的事物,又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那对他而言一些字词的发音和转换是很困难的,所以闽南语的转换成本相对较大。

说咱闽南话APP中查阅到的“很舒服”闽南语表达

因此,在闽南地区或其它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的地区,人们更倾向于用普通话来表达与交流,尽量降低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转换成本。

02

 四川方言依然受到普通话影响

虽然四川话的高普及度让我这个闽南语母语者感到由衷地羡慕,但当我们从历史的领域走出来,把目光投向如今鲜活的语言时,即使是转换便利且使用率高的四川话,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普通话的影响。

学者周及徐曾探究过成都话在普通话影响下的语音变化及规律,他收集了成都话中180个词,其中有70个词产生了变读,且其变读音与相对应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和调类全部一致。可以说成都话特有的语音成份有些正逐渐趋同于普通话,其语音模仿学习普通话的趋势也十分明显,而这种相近于普通话的变读在青年学生中更为盛行。

学者周及徐研究论文中展示的部分变音结果

能够预见的是,四川话趋向于普通话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

03

当我们谈方言传承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虽然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自然而然地从多维度给方言变迁带来了巨大影响,但或许汉语的现代化进程不应该以牺牲汉语方言为代价,普通话的推广也不能够以牺牲方言为前提。

从文化意义和文明方式的角度来说,方言可以反映出某一文化基因和某一文明基因“从哪里来”的真实图景。因为方言这种文明因子里藏有许多独特的信息,包括某一区域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宗教(或亚宗教)、信仰、帮会团体等,特别是一些与婚丧嫁娶,以及家庭内部事务等有关的“私密”空间,更能凸显方言的重要性。

但可惜的是,包括闽南语在内,许多地区的方言,诸如粤语、吴语使用率越来越低。地方方言作为一种文化事象虽然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深入研究, 但并未得到广大民众心理意识层面上的重视,方言保护也变成了一个“孤独又艰巨的任务”。

作为闽南语母语者,我希望看到的是,说咱闽南话APP的存在能逐渐改变“一小撮人的热忱”的现有格局,启蒙更多人积极的文化主体意识,让闽南语传承道路更“拥挤”,更“热闹”一些。

[1] 杨艳.从转型期方言的变迁谈文化的转型与整合[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01):98-101.

[2] 刘火.方言何以被尊重——以四川话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4(02):51-56.

[3] 周及徐.20世纪成都话音变研究——成都话在普通话影响下的语音变化及规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47-59.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被五条人笑死的你,知道他们唱的也是闽南语吗?

福建人真的比较聪明吗?

为什么福建人见到福建人要说普通话?

文稿:红毛大头莹

排版:红毛大头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