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乞丐
(九)乞丐
首先,要声明的一点,乾县人没有外出做乞丐的传统习俗,但是在乾县曾经有过乞丐这样的群体。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我想写乞丐这一职业的念头萌发的时间有点早,但是一直以来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写,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写,这次我终于找到了这种最佳的方式。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曾经见多过这样一种场面,有一个中年人赤裸上身,拿着大刀在身上不断地拍打,沿着大街叫喊,叫喊的内容因为时间久远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所过之处,不断有人拿出灰面或者馒头之类的东西。当地人把他们称作“叫尖”的,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乞丐乞讨的一种形式。但是不知因何缘故,在很多文献中都很难查到对此的记录。也许是因为人们对于乞丐这种职业不屑一顾的原因吧。
其实乞丐作为一种职业,可谓是历史久远了。最早的记录是春秋时期楚国贵族伍子胥,因为父亲被诬陷谋反而全家被杀。只有他因为外出打猎逃过大难。伍子胥走投无路,被迫出逃吴国。出逃后身无分文,只好吹奏随身携带的长箫,借以乞讨过活。后来,苏州一带的花子,因伍子胥在这里要过饭,就尊称伍子胥为乞丐头。当然,也有把朱元璋奉为祖师爷的,因为这位大明开国皇帝同样当过乞丐。当年朱元璋做寺院当和尚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高彬法师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除了这两位,历史上还有几位又名的乞丐。第三位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高纬,此人是南北朝有名的昏君。高纬有个更荒唐的“怪癖”---喜欢当乞丐。他在后宫华林苑,设立了贫穷村舍,他自己亲自穿上破衣烂衬当乞丐,沿街乞讨,这倒不是他想体验贫苦人民的生活,而是想出新鲜法子来玩,寻求刺激,以打发无聊而空虚的生活。第四位是严嵩。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奸臣之一。严嵩专权了大约20年,1562年他被罢官抄家。最后无家可归的严嵩,在外流浪了两年,做了两年的乞丐,后来因病去世。在临死前,终有所悟,但为时已晚。
第五位是武训。他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乞丐。武训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在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载入正史的,大概只有武训了。
其他的诸如洪七公、苏乞儿等影视作品中的著名乞丐形象,作者对此知之甚少,不便评说,不收入本文。
乞丐,是指以乞讨为生的人,也叫"叫花子"或作"要饭的"。乞丐在中国上古文字中,最早是以单音词出现的。"乞"在金文字中的意思是乞求、求讨,同时又可用为反义,指给予。"丐"又作"句"(gai),在甲骨卜辞中多作祭祀用词,指向神灵乞求,如"崇雨,句于河",即雨大成灾,乞灵于河神。丐也可作给予之义,如《汉书·西域传下》记载:“及载肴粮于路,丐施(施舍给)贫民。”根据《孟子》《吕代春秋》《列子》《后汉书》等书记载,宋代以前的人常用“乞人”“丐”“丐人”“乞素儿”等称呼讨饭之人。
网上搜索得知“乞丐”一词用来称呼讨饭之人是从宋代开始的,且举例“《太平广记》中引《王氏见闻》的一句话,就将乞丐与马医、酒保、佣作及人贩子之流相提并论”,我将《太平广记》一文电子版下载后,采用搜索的方式全文查询均未找到这样的文段。也许是我的粗心大意所致,如果有哪位见到原文,可以在文末留言,谢谢。
到了清代时,对乞丐的管理实现了制度化,同时也承认了乞丐的职业化。将乞丐编入地方保甲组织,选立丐头为管束之人,查造丐户牌册。这也就是我们在金庸小说中见到的丐帮帮主的生活原型。
当然,有人认为把乞丐当作一种职业来说,恐怕有所不当,这就需要说到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陕西著名作家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一书中的讲到陕北人骨子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分,每年秋收之后,他们就会南下或西行加入乞讨的队伍。这其中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家庭并没有沦落到要靠乞讨才可以维系生计的地步,他们的外出乞讨,很大程度上,是天性中一种渴望游历、渴望走动的愿望的驱使。
所以说,乞丐并一定都是弱势群体,投身乞丐也不能证明其无能。在蓝翔、冯懿有编著的《中国.老360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中,把乞讨行业具体分为乞讨、背老小乞讨、卖冻乞讨、卖唱乞讨、弄蛇乞讨、告地状乞讨等6种具体形式。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教授把乞丐分为五类:一、挟技之丐。这类乞丐身怀技艺,他们一般在主干道上或唱曲,或舞蛇,或玩杂耍等,总之是卖艺行乞,围观者一般都会扔下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的"赏艺"费;二、残疾之丐。身体残疾之人,如跛者、断腿者、驼背等行乞街头,博得行人怜悯与施舍;三、行乞之丐。这类乞丐行走于市区内各热闹的场所,向路过的行人、商店等讨钱;四、诡托之丐。这类乞丐或诡言与亲人走散,身无分文,沦落街头;或假称父母有病,自己无钱上学;或称自己外出投亲不遇,流落此地,以此骗取钱财;五、强索之丐。乞钱不给,或口出脏话,或拦住不让走,多是一些商场附近和天桥上的儿童乞丐。
除此之外,当代关于乞丐的研究还有:著名作家于秀《中国乞丐调查》,王宝庆的《中国乞丐调查——我国城区乞讨群体现状与对策研究》,岑大利、高永健的《中国古代的乞丐》,曲彦斌、邱仲麟合著的《中国乞丐史》,上海人民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本《遥远的回响---乞丐文化透视》等。
在我的记忆中,乞丐就是可怜的没办法维系生活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我一直心存怜悯。小时候在农村经常见到这样的人。善良的乡亲们给他们端出热饭,拿出馒头,让他们吃,给他们拿出来旧衣服让他们御寒,这些让他们非常高兴。再后来,他们不要馒头了,要灰面,因为他们在吃饱肚子以后,还要有零花钱。而灰面是可以在集市上买卖的。再到后来,他们已经不要热饭、馒头和灰面,他们直接要钱。据说,有整村外出,以乞讨为生。更有甚者,有人为操控弱势群体乞讨的事件频频曝光。再后来,听说有做好二维码收钱的乞丐。这让我对于乞丐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我的心中,帮助乞丐是助人为乐的想法已经彻底地从我的脑海中被删除。
最后,借用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池子华在《中国近代流民》一书中的一句话“四出求乞的农民,本来不属于流民的范畴,但以行乞为职业,实为流民的一种职业流向。”作为我的结束语,也以此作为我对这个即将消失的职业的总结。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