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谈恋爱也不想结婚,只靠幻想过一辈子行吗? |心理学原因&解决办法 | 亲密关系
哈喽店长!我偶然在一篇文章里看到有些女性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就是很容易把某个她并不熟悉的人,或者突然闯入她生活圈子的男人幻想成她理想中的爱人。看完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就是这样奇怪的人。初中的时候我会把坐在前座的男生想象成是我的男朋友,高中的时候会想象语文老师会是个不错的伴侣,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想象。
文字版👇
想象的关系总是美好的
1
细读糖丸儿的这封信,会发现她所说的以前和现在的情况都是主观的想象。其实在两种情况中都没有真实的关系建立过。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情况:把现实中的某个人幻想成自己的爱人。这其实本身是特别常见和自然的事情,我们谁没有过类似的体验呢?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尤其是认知能力还没发育好的时候。
比如在生活社会经验严重不足的青春期被某个人的某个特质吸引后,我们将会在心里把Ta的“好”无限放大,大到觉得那就是那个人的全部,大到认为那个人就是完全符合自己的MR. RIGHT。
虽然我现在离青春懵懂的年代已经非常久远了,但还是非常清晰地记得,当年在看了郭敬明的疼痛青春小说后,会痴迷穿干净白衬衫牛仔裤的傅小司陆之昂,觉得那才是完美男友的形象。然后就对身边某个常穿白衬衫牛仔裤的、一句话都没有说过的邻班男生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好感。常常幻想一些与他相关的场景,可能是第一次的对话,可能是某一次的偶遇。每次一想到他干净的白衬衫就会觉得安心又甜蜜,这个想象的过程简直不要太美好。
即使是成年人,也依然会享受幻想的关系。就像《安德鲁不想孤独终老》这本书里幻想自己有家庭有孩子并对同事撒了谎的安德鲁,理智上虽然知道这样的“家庭”是假的,每次同事问到家庭相关的话题都会特别不舒服,也非常担心会被拆穿。但他还是不得不承认,即使是被迫地、难受地跟同事聊家庭话题,内心也是温暖而且舒服的。并且一旦他有向大家坦诚的念头,就会更纠结更难受。因为“一想到失去家人,他就痛苦得无法承受,即使这些家人仅仅存在于他自己的幻想中。
其实不止安德鲁和这位糖丸儿,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溺于过自己“想象”的关系中。因为想象的关系的掌控权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可以恣意想象关系的发生走向和结局。这简直就是最理想最自由的世界了。
真实的关系,真可怕
2
然而现实总是骨感的。回到我的那位“干净少年”,当我发现他的书桌抽屉脏乱差到都生虫子了,“干净少年”的形象就在我心中轰然崩塌,那种失落不亚于真的失恋。这其实就是幻想和想象被打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甚至都不需要对方的参与,也根本没有建立任何关系。
相信这位糖丸儿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也一定经历了某些骨感的现实,也许发现自己喜欢的人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败光了好感;也许也开始担心自己让对方经历幻想破灭的过程;再也许真的谈过恋爱之后结束得太痛苦……
总之这种想象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再停留在幻想对方是爱人的想象中。然而却似乎陷入了另一种“困境”,一旦对方表白便开始觉得厌恶。换句话说,在关系还未来得及建立或者深入的时候就想要逃离了。本质上是在对方表白后、在有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之后,你似乎开始对亲密关系又有了自己的想象。只是这种想象中的关系太可怕了,以至于一旦有机会建立,就让人想要逃离。
但要注意的是呢,这里你想逃离的“可怕的”关系依然是自己“想象中“的关系。
真实的关系实在令人不安。首先它充满了不确定和不稳定,对方很可能不会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出牌。这也是“想象的爱人”形象坍塌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对方还很可能拒绝你,当你鼓足勇气想要和对方建立更深入的关系时,对方可能以各种理由拒绝你:咱俩到这里就够了,不要往前了。
就算成功建立了更深的关系,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譬如就有来访者曾经对我说“你今天迟到了三十秒,我很担心你遇到意外死掉了”。在这样的真实关系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体验到自己有些脆弱有一些失控,因为关系不稳定啊!它有可能消失。
真实的关系这么的“不香”,但它有一个好处,可能也是唯一好处,就是真实。在关系中可能体验到的爱和包容接纳都是真实的,当然在关系中可能体验到的被拒绝和脆弱也都是真实的。这就像硬币的两面 无法分割,我们没办法说我只要好的真实,不要痛苦的难过的真实。真实的关系也像一面耿直的镜子,透过它你不仅能看到对方的样子、看清自己的样子,更能够看清自己与自己外部世界的关系。
感受到自己的脆弱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甚至很难受的事情。《活出感性》的作者布琳.布朗,她也刚好是专职研究脆弱的教授。如她所说,人们最广为接受的关于脆弱的观点是“脆弱性等于懦弱性”。那么承认自己的脆弱就显得很危险也很失败,所以没人想承认。
可是呢,布朗教授在书中还说出了一个真相,那就是 “脆弱性是所有情感和感觉的核心”。要想感觉自由,那就必然意味着袒露脆弱性。
活在想象还是真实里?
3
想象很困扰,真实有危险,怎么办呢?
我很想先请这位糖丸儿问一问自己,别人一表白就会觉得厌恶,这样的自己是否是自洽的?是否真的会被这样的情况困扰?
因为我始终认为,如果一切自洽,即使和很多人不同,也就不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什么都不需要做。真正了解了自己并有意识地做出选择,你就要做这样子的自己。即使一辈子不进入真实的亲密关系也不会觉得困扰,那我真心认为没有什么需要被改变的。
但如果你是受困于这样的现状,非常想要真的进入亲密关系,不过别人一表白就觉得厌恶,觉得阻碍了你追求自己内心想要追求的东西,想要做出一些改变呢?那么我们可以看看之前我说的这两本书《活出感性》以及《安德鲁不想孤独终老》。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或是拒绝建立关系,源于不想面对在关系中自己的脆弱感。但你要是打定主意面对自己的脆弱感了,你可以在《活出感性》这本书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进行训练,布朗教授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 “脆弱性武器库”。《安德鲁不想孤独终老》其实是一本有点特别的小说,前半段或许有些压抑和孤独,但却充满了幽默和俏皮。
我不是很想给大家剧透内容,但我很想推荐给你们的是书中的一句话——“只要身体能动,这个人就拥有爱的能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