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梦|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醉梦·唐诗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客心:客居者之心。

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

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是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宠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

还:仍然。

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梁父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父”通“甫”读三声fǔ 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 

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陕州事;随后郭子仪复京师,乘舆反正;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当此万方多难之际,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是繁花触目,却叫人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颔联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锦江,源出灌县,自郫县流经成都入岷江;玉垒,山名,在今茂汶羌族自治县。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象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登楼所想。北极,星名,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去岁吐蕃陷京、代宗旋即复辟一事而来,明言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申说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于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喻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者,当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诗以自遣,如斯而已!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读来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人作联翩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

更值得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这两个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却近在咫尺之间。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人浦起龙评谓:“声宏势阔,自然杰作。”

(0)

相关推荐

  • 如何学习七律章法

    <顾青翎:如何学习七律章法>摘录学习章法,就是要解决怎么说的问题.我们在看一些诗话时,经常可以看到「章法严谨」「章法井然」这样的评价,那到底什么是「章法」呢?章法的解释是「诗文布局谋篇的法 ...

  • 1099期 || 罗志英:杜甫也是情圣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再说杜甫. 公元712年的春天降生的杜甫在历经战乱与饥荒.备尝人间辛酸,而所有这些经历将熔铸成一颗诗心,发 ...

  • 翰墨飘香杜鹃花,愿使芳魂醉客心

    逸伯 11小时前 宋·赵师侠<醉桃源·杜鹃花发映山红> 杜鹃花发眏山红.韶光觉正浓.水流红紫各西东.绿肥春空.闲戏蝶,懒游蜂,破除花影重.问春何事不从容.忧愁风雨中. 唐·李白<宣城 ...

  • 林静:客心生素怨,无月到君家。

    作者 -- 简介 林静    中学语文教师,热爱传统诗词文化,少小时不知诗,及至中年,化育桃李,方知诗之文情韵思之妙,乃积极学习并创作,乃更知诗歌文化之博大精深,欲将以毕生余力投身传统文化和诗歌创作实 ...

  • 高考诗歌鉴赏——赏析杜甫《客亭》

    唐宝应元年(726)秋,杜甫送好友严武还朝,别于绵州奉济驿.当诗人欲归成都之时,适徐知道作乱,诗人遂避乱之梓州,途中写下了这首<客亭>: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

  • 『绝句采珠』东风送暖满城春,疏雨涤尘净客心。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绝句采珠』 第512期 组稿:黄梅桃 苏颖 制图:王淑梅 绝句采珠 作品辑录 植树节感怀 作者/王曰敏 年年植树在阳春,大美神州 ...

  •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时光如水缓缓流淌,如果可能永远停驻,如花绽放在人的身旁,想象那个画面该有多么美好.可是,现实的根本却是残酷如冰,源自于水却分外严寒而无情.此种人情上的升华,或许不要也罢. 生而为人,我们总是身不由己, ...

  • 【雅人韵专列】熊树忾|真诚可与客心共,四海皆迎知己人。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人简介] 熊树忾:男,1952年生于湖北应城,党员,经济师,银行退休干部.2013年步入诗坛,现为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九州诗社会员,应城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热爱诗词, ...

  • 七律客心

    老来趣味如茶淡, 醒看桃红似血浓. 酒入愁肠诗溅泪, 歌传到底曲临筇. 凄风冷雨摧花落, 飞絮轻沾奈旧踪. 小月窥窗人影瘦, 海棠雅苑客心彤. 2021-8-20-

  •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南北朝:谢朓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