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懂的很多,为什么赚不到钱?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周末务虚,随便聊聊。
(一)
土狗君提出了个灵魂命题:
如果你脑袋里装的东西是对的,为什么你的口袋是空的?
他提出了“两个正确”。
一个是被别人认可的正确,
一个是被市场认可的正确。
我觉得特别有深度,很值得思考。
如果你的投资策略是“被别人认可的正确”:
那么就要在明处吆喝,高举高打,把自己对市场的认知灌输到更多人的脑袋里。
最后,由于市场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形成了共同的认知,那么,市场未来的走势,就很大概率上,会逐步与大多数人的认知所趋同。
如果你的策略是“被市场认可的正确”,那么就要藏在暗处,悄咪咪的发财。简单点说:
如果你掌握着发财的秘籍,为什么还要告诉别人?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即便掌握着“被市场认可的正确”,也要先成为“被别人认可的正确。”
“先进场吃肉,后进场喝汤”这句话的含义,就是:
先扩大规模,大嗓门吆喝出被别人认可的正确的逻辑;再缩小规模,悄咪咪赚被市场认可的正确的钱。
(二)
关注到各家银行,越来越多的在提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获客成本低。
除此之外,机构还能通过线上认购,直接获取到客户的联系方式。在二次营销时,就可以绕开理财经理(师),节约了一大笔销售成本。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站在客户的角度,绝大多数客户忠诚的不是机构,也不是理财经理(师),而是产品本身,以及稳健的高收益。
在刚兑逐渐打破以后,客户认购产品时,越来越回归本源,即:一切向钱看。
站在机构的角度,机构的产品收费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获客成本制约。获客成本高的话,机构就被迫高收费,获客成本低的话,则可以适度降低收费标准。
多数客户,在刚兑打破后,对某家机构(产品)的忠诚度,丧失了过去的耐心,容忍度仅限于一次。
如果一直赚钱,并且赚的比别家机构多,才存在忠诚。如果没有一直赚钱,或者赚的比别的机构少,客户就用脚投票,拍拍屁股走人了。
在当前市场的现实条件下,不确定性越来越高,金融机构是不可能实现次次赚钱并且赚的比别家机构多的。
所以,金融机构在第一次合作时,就会高收费。都是一锤子买卖,先赚到账再说。然后不断的加码营销费用,始终在开拓新的客户,和越来越多的客户进行一锤子买卖。
客户呢,被动的辗转于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然后被割了一次又一次。
所以每次听到某某产品规模百亿乃至千亿时,我心里都会咯噔一声。因为这背后未必全是你情我浓,很可能就是互信丧失的结局。
所以,对金融机构来说,要发规模百亿乃至千亿级的产品,门槛一定要低,比如100w起,甚至30w起,10w起。
这么操作是有道理的,因为投资都有周期。
起投门槛低,就算投资下行周期里的增量客户都受伤并跑光了,但是投资上行周期里的增量客户,数量还很大,还愿意再陪着金融机构重来一期。
因此,金融科技的效果,仅限于提高效率,并在低门槛范围内获利。对于高净值理财,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归根结底,金融还是”人与人,人与钱,钱与钱”之间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人和钱,缺一不可。
(三)
定融产品的生命,还有3天,就要到联席会议约定的最后一天了。会终结嘛?
个人觉得,不可以续,但可能展期。对于个别展期不了的,会差别化兑付。但绝大多数投资人,难免要共克时艰。
毕竟,定融产品从诞生之日起,就游走在合规的灰色地带里。大拆小,一直以来就是没那么合规,属于擦边球。
在过去,民不举,官不纠。
在未来,定融的那些投资人,都是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如果民开始举,官会不会纠呢?
(四)
随着刚兑陆续打破,地产和政信日渐缩量,不管大家愿不愿意,都被迫开始拥抱大权益市场。
投资换锚,才能应对未来的大风大浪,也必将驶进天地更广阔的大江大海。
这是对的,却不是全部。
很幸运的是,过去一年,市场恰好处于景气周期,还没有腥风血雨,只有喜大普奔。
其实,投资就像掷色子,各个数字的概率,其实都是一样的。有赚有亏才合理。
绝大多数人,不管多还是少,在过去一年都赚到了钱。但是,如果大家只是拍脑袋做的投资决策,那么实属掷色子型投资。
从过去看,不管是地产,还是政信,还是其它,每一次投资换锚,背后都隐藏着财富跃迁的密码,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找到这个密码。
100周年,鸟巢最近都在放烟花庆祝。此时,我脑海中想到了两句话: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使命,
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时代机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