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接受,有时真相不只有一个

四下无人的竹林中,人们只记住了对自己有利的那个真相。

1

先说个我很久以前听来的段子: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有位社会学家在调查了全美斗殴致人死亡的事件后,一个有趣的现象——根据案卷现实,在所有斗殴致死事件中,有80%以上是先发出挑衅的那一方最终死亡。这位社会学家基于这个统计结果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篇论文,寄给学术期刊,等着拿奖。

当然,这篇论文后来被打回来了,期刊主编用语委婉提醒了该学者这样一个问题:你长没长脑子啊?小混混斗殴,都发生在黑灯瞎火的犄角旮旯。一旦一方死无对证,肇事者人嘴两张皮,当然会把寻衅的罪责推给死者,以帮助自己脱罪了!这样的数据,能拿来当立论的基础吗?

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上世纪80年代正是美国警界测谎仪推广最普遍的时期,上述命案中,不少嫌犯都是上过测谎仪。

也就是说,当这些人一口咬定是对方首先寻衅滋事时,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说的是真相。——虽然从宏观结果上看,这么多主动找茬的人遭遇“反杀”,是不符合常理的。

结论是,肯定大量的人在回顾案件时进行了“自我催眠”,在内心里默认了自己是被动一方——反正斗殴这种事,啥算“挑衅”也确实很难界定。

那么,到底有多少嫌犯这样做了呢?很遗憾,连这件事,我们也永远不得而知。

再后来,美国人对测谎仪一度高涨的迷信和热情就消退了不少。因为他们逐渐明白了人是一种多么不诚实的动物。

我想到这个段子的原因,是昨天写了《在那个暗夜里,一场两性误认的悲剧怎样发生》一文,基于当地警方公布的最新信息,谈了一种对长沙货拉拉案件我认为合理的真相还原。

文后就有朋友留言说:警方的还原是基于司机事后的单方面供述,而受害的姑娘人死不能复生,无法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词,实在太不公平了,不如让司机上测谎仪,看看他说的到底是否在撒谎。

我很敬佩这位读者还原真相的理想,但是,你看,即便是使用了测谎仪,人们对某些案件也是束手无策的——因为人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事物、或者说自我欺骗的。

本号曾反复的提到,历史学上有一个普通人不太容易接受的观点:一个事件在发生之后,真相便消弭了,所残留的只是对真相的解释。

嗯,历史学家一般都不太赞同柯南……

一段真相还原的比较贴近原貌的历史,往往并不是因为某部官修史书编的特别好、特别权威。而是因为存在大量不同角度的一手记录,这些史料彼此互相印证,也互相驳斥,人们才能从中去芜存菁,逼近(但永远无法达到)那个真相。

而如果以历史学的这种思路去考量长沙货拉拉事件,你会发现此事的真相查起来异常之难。

诚然,确实存在很多客观证据,比如录像监控、事发地点有无刹车痕迹、死者身上有无打斗痕迹等等,来印证司机说的事件大体流程是否属实。但这些证据缺缺失了最关键的一环:

在车上,司机到底用怎样“恶劣口气表露对车某某不满”了?这个问题找不到客观旁证,我们似乎也只能听信司机的单方面供述,这是个孤证。

但任何发过火的人都知道,你在盛怒之下说的那些话,平静后再重述一遍杀伤力也会大大减弱。因为语气、嗓门、脸色、全都变了。

所以司机即便无心隐瞒,也还原不了当时事件的全貌。

而任何一个被人吼过的人都知道,语言的杀伤力可以是极高的。尤其是当语言暴力的施加方,同时又是体力的优势方时,被施暴者真的可以被恐吓到生不如死、慌不择路的地步。

那么,在货拉拉这起个案中,到底是司机周某到底用什么量级的“恶劣口气”对女孩表示过“不满”?女孩又到底是心理脆弱,还是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恐惧?

很遗憾,这个真相永远消失了,而它如此至关重要。

2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曾拍摄过一部电影《罗生门》。

这部电影的主要架构其实取材于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

小说的故事大体流程其实非常简单:大盗多襄丸某天在路途上偶遇了一位武士和他的妻子,心生歹念,于是就将他们诱骗进了竹林中,绑架了武士并奸污了其妻子。

但案件的真相也就到此为止了,武士最终死亡,而究竟是谁杀的则晦暗不清。武士的灵魂说自己是自杀,而多襄丸和武士的妻子又各自承认自己杀了武士。

单独来看,他们每个人的话似乎都能自圆其说,但如果拼合起来看,这些陈述却彼此矛盾。此事的真相究竟如何,作者直至行文的结尾也没有向读者阐明,真相被永远遗留在了那片竹林当中。

我看过很多对这篇小说的解析,网上某位历史学大咖,曾用史料互证的手法试图还原《竹林中》案件的真相,解读的非常精彩。

但这样的解析其实偏离了小说和电影的本意,无论原作者芥川龙之介,还是导演黑泽明,想表达的,都是一种对“真相”深深地失望:

人的确渴求真相,但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真相,因为人性使然。

在竹林中的三人,虽然各执一词却也有惊人的相似:

他们都承认自己的过错,却都不愿彻底的否定自己。在承认自己杀人(自杀)的同时,还将自己的形象树立得令人同情。

他们都想要掩盖自己的丑恶面,说的每一句话都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说,最终当事人都确信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真相——即便是已死武士的灵魂,到了九泉之下,也拒绝自我检讨。

在货拉拉案中,我听到有朋友说:“司机干了什么他自己清楚……”

我觉得他把人性想简单了,司机干了什么,他可能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有一段基于自己立场的回忆。

导演黑泽明在将小说翻拍成电影时,将原标题《竹林中》改为了《罗生门》——芥川给小说起名“竹林中”。意思还只是人性当中有一些幽暗的“竹林”,一旦你走入进去,真相就晦暗不明。而黑泽明则干脆说,人的本性就是习惯于自我欺骗的,连罗生门的鬼在遇见自我欺骗的人时,也会害怕的逃走:你们实在太多变了。

所以,在警方公布了对该案的调查报告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慢慢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此案将成为一场现实版的罗生门。真相消弭,唯留阐述——各方各自能接受的各种阐述。

这其中,也包括我昨天的文章,它是我对此事的理解和阐述。但也仅此而已。

3

剩下的问题是,对这样一个案件,法律会怎么判呢?

有些人认为,事件届时会盖棺论定,但我认为没那么简单,这件事上,法院的判决也不会成为争论的终点。

二十世纪至今,有三种司法学派在世界法学界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分别是: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它们对法律的意义有截然不同的认知,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也往往大相径庭。

具体到本案而言,我认为法院最终会选择社会法学派的思路。因为社会法学派是三个学派当中最看重司法结果对社会的功效的——对于一件案件事实本身晦暗不清,怎么判都有可能造成不公的案件。法院就只能优先考虑什么样的判决对当下社会的发展是更有利了。

如果法院认为不能够过分打击网约车等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或是想进一步贯彻疑罪从无的原则,那么涉案的司机也许会被宣判无罪。

如果法院考虑到该案以及近年发生的类似案件已经造成了相当的社会恐慌,需要进行整治,那么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甚至重判司机也是有可能的。

但无论最终判决如何,这种判决都不只针对案件本身,而是更近似于一个给社会的交代。

这个世界上,有些真相就是早已死去。哪怕你义愤填膺,也哪怕它早已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我们能吸取的教训就是:不要轻易跟陌生人走进那幽暗的竹林中。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