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祭”典故

古代诗词中"獭祭"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月令》。

獭祭,又叫獭祭鱼;《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两栖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排列在岸上;这种情形很像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

雨水初候,獭祭鱼。雨水来临,睡着过冬的水獭开始出动捕鱼而食,古人观察,水獭总是捕到鱼后咬上一两口便堆砌岸边,似乎“先祭后食”。

这种有趣的现象实则是久未开荤的水獭趁着春鱼肥美,在“贪心”地囤货,甚至有炫耀之意。后来“獭祭”被文人们用成了一种典故。

若是哪位诗人在写诗时引用典故过多,就会被称为“獭祭鱼”,意在罗列典故之多就像水獭祭鱼一般。

异俗

李商隐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

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历史上公认的最有名气的“獭祭鱼”诗人,非李商隐莫属。单是《锦瑟》一诗,短短八句就用了“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蓝田生烟”四个典故。
所以有后人评价李商隐:“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所以獭祭一词,最早讲的是李商隐为了多引用典故,所以每每作诗时都会翻阅大量的书籍,那些书籍被翻开堆在一起,就像水獭祭鱼一样。也可以理解为是“大量的典故检索”。
文人们常常对“獭祭”的行为略带贬义,大概就是觉得如只顾大量用典,成文即晦涩难懂,又有些显摆“知识渊博”的嫌疑。
而如果把“獭祭”理解为积累知识的过程,就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了。倘若今日的我们在学习与工作时也有古人“贪心”的“獭祭”的精神,求知若渴,积累经验,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