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岁末将至,疫情未了,分享一方,中医院都在用,可在家中常备
重心移动,是太极拳行功走架的关键,由于没掌握重心移动的要领,很多习练者出现了膝关节肿痛、挺胯、撅臀、猫腰、伸颈等弊病,特别是对于初练太极的人来说,想要一下子各方兼顾动作到位还是有点困难的。“立身中正,腹部放松、尾椎下沉、重心落在脚后跟,大腿前侧肌肉群发力”这是我们在太极拳课堂上听的最多的话,不管是开课时的站桩还是练套路,教练总会不厌其烦的一再强调重心要落在脚后跟,强调的多了,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每一步都会提醒自己要“注意重心”,慢慢的也就能感受到一些太极脚底扎根的感觉了,这种意识对于初练者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宝贵的。当然太极拳架的练习能否成形有诸多要素,重心转移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什么时候能把太极拳行功走架时的虚实转换和重心移动做到位,你的太极功夫也就修炼到一半了。对于太极拳步法的要求,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要求“迈步如猫行”, 其实“猫行”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太极拳要求“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其步法是关键。“猫行”步就是要做到轻灵稳健,提脚不蹬,落脚无声。太极“猫行”步应该怎么走?它和人们平时走路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以向前行进为例,我们平时走路是这样的:如先迈左脚,那么重心先放在右脚上,提起左脚,向前迈出,身体的重心会自然地随之向前移动,到左脚落地时,身体的重心已到了左右脚的中间;随着左脚落地,右脚跟提起,右脚掌蹬地,身体的重心继续逐渐往左脚移动;待重心全部移到左脚时,提起右脚,向前迈出。我们平时走路的这种走法,是在迈出的脚步尚未落地时,身体的重心就开始向前移动了。也就是说,脚步落地时已经要承担一定的体重,其结果必然是“提脚要蹬,落脚有声”。而太极“猫行”步的走法是“动步时重心定,定步后重心移。”仍以先迈左脚为例,重心要先全部放在右脚上,随着右膝弯曲,重心下降,左脚先脚跟后脚掌轻轻提起,缓缓向前迈出,在左脚迈出直到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身体的重心要始终保持固定在右脚;左脚跟轻轻着地后,随着左脚慢慢踏平,右脚跟并不提起,而是右腿慢慢前送,左膝慢慢弓出,身体重心逐渐往左脚移动;待重心全部移到左脚时,右脚不蹬,先脚跟后脚掌轻轻提起,再向前迈出。这样的重心变换,必然是“提脚不蹬,落脚无声”。可见,太极“猫行”步与人们平时走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动步时重心定,定步后重心移。”换句话说,平时走路是随着脚步的迈出,身体的重心不停顿地同时向前移动;而太极“猫行”步是脚步的迈出与身体重心的移动不同步地交替进行。一、全身松静。全身放松很关键,身不松则心不静,心不静就不易察觉自己。二、全身重量移于左腿,准备出右步。移动的过程要慢,体会身体右侧渐虚左侧渐实。三、提右腿。体会右侧大腿、小腿肌肉放松,膝盖有上提之意,右胯松开。仿佛膝盖有绳向上牵引。体会左侧实脚肌肉放松,关节放松,虽是实脚,却是不用一点力,全身重量落于左脚,调整尾闾,可感觉左脚心虚空,重量可卸掉,左脚仍可有轻灵感。四、左腿微弯,腰胯松开舒展开,尾闾向前向上微托,将右腿送出。五、落步。右腿要松开,右脚几乎平行于地面,在脚将触未触地前,脚尖轻挑,脚跟轻落地,随后全脚掌踏实。落步瞬间腹部容易紧张,一般是因为腿劲不足。此时重心由左腿随落步而向右侧略移,以前进后退都不觉得滞重为宜。六、重心向右腿移动。右腿完全松开,重心的移动全靠后腿推动。尾闾微向上向前托。移动至小腿垂直于地面或小腿与脚背成钝角。有支撑八面之感。七、收步。右腿为实腿,收左腿,左腿膝盖似有绳牵。松后胯,左腿轻盈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