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老行业之六十九】撑排
这是过去撑排时候唱的山歌,“撑排”是早已不时兴的一种苦累活。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山区没有一条像样的山道,住在山里的人出一次门都很不方便,一天走上百里路很正常,要想把山货运到城里卖,再把山货换成生活用品,靠肩膀挑回家更不容易。那些木材、毛竹又粗又重无法运出山外。还有木柴和木炭等一些货物,单靠人力去肩扛背驮非常困难,于是就有了撑排这个行业。
撑排分为两种:一种叫撑树排,就是在水量较大时,借助溪水的浮力,把笨重的木头、毛竹之类的撑出来。另一种叫撑竹排(即竹筏),它是一种简易的运输工具,就是把较轻的货物摆放在竹排上,把它运到山外。
撑树排。放排前,要把木材扎成木排,把木材统一打叠成6米长,每排42米,四排为一链。起初因滩多水浅,每排均有2人,每链有8人,每链168米,这样木材不松散,好管理。过险滩时,以排为单位通过,后河水大了,水深了,还减至每链4人、2人,四条排子合成一条大排。春天雨下大了,河水猛涨,便可以放排了。
一支放排队最多人时有五六十人,大家吃住在竹篷里,竹篷钉在排子中间,4米长、2.5米宽,卷起来钉,竹篷可以遮雨,休息,三餐煮饭用的烳锣、锅子、柴棍、米菜,全部都放在竹篷下面。三餐吃的是咸菜、豆角干和芋荷干等一些干菜。常常要吃饭了,却又遇到险滩,又忙于处理这些事而忘了吃饭,正如放排工自叹的一样:
晚上要住宿了,找个河水转弯处,把木排安顿好后,放排队要派人放哨,轮流休息,以免被人偷木材。其余人员通通钻进低、矮的竹篷子里。竹篷里用木板铺平,木板面上用稻草扎成的“秆荐”垫着,再用被单或烂席铺上。竹篷里仅靠一盏马灯火照明,也有人用一支昏暗的手电筒,也没有热水洗澡,只能在夜里,大家泡在河里洗个冷水澡。这时,大家不禁又唱起山歌来表达:
如果木材市价好,可以分多点钱;如果市价不好,撑一回排收入就很少了。回家的路要挑着烳锣、锅子,有时,搭便船经过几日,便回到家,正如大家唱的歌一样:
竹排也叫竹筏,它是一种简易的运输工具,人们就是把货物摆放在竹排上,利用溪流把它运到山外。竹排制作比较简单,山民就地取材砍来十多根毛竹,首先削去毛竹上的竹丫子,每根毛竹长度在七八米左右,再将其一端放在火上烤软弯曲成一个弧形,这作为竹排的头部。然后将每根毛竹之间都凿上圆孔,取几根杂木分别插入圆孔之中将毛竹串联固定,再用藤条把竹排捆紧,这样竹排才不会轻易散架。最后还要在毛竹表面再涂上一层桐油为防止竹排腐烂。
撑排人的用具有竹篙、斧头、纤绳、蓑衣、斗笠、草鞋和马灯等。
那时山区没有公路,木材没有汽车运输只得靠水运,春天雨下得多,溪里水满时便可以放排了。竹排靠水力运输货物,要人去撑去掌握前行的方向。一条竹排需一至两人,他们利用手中的竹篙左点右撑前行和排除险情。
撑排这行当有技巧,好多撑排人一根木篙在手挥动自如,但竹排在水面上漂浮不定,撑排人不慎跌入水中是常有的事。撑排时,要是手中的竹篙不小心戳到岩石缝里,一下子拔不出来又没及时松手,那么就会把你掀翻水中。要是你会游水且天热还好,冬天落水全身冷得直哆嗦会被冻出毛病来。
撑排要根据溪水多少而定,枯水时节水流太小,竹排容易搁浅难以行驶。水流暴涨时竹排也不能行驶,以免排翻货倾。最危险的是发大水季节,竹排遇险滩、急流以及撞到巨石,竹排就会倾翻或碎成几段,这样的状况异常危险。
竹排行驶至下游目的地返回上游时,逆水而上需要靠排工将竹排拉上去,这也叫拉纤。这时排工赤着脚,光着膀,挎上纤板,拉着纤绳,弓着脊背,边哼着号子边在纤道上匍匐前行,一步一叩首,汗水一路流非常累。冬天撑排人拉纤也只能穿着草鞋,北风一吹,双脚走在水路上踩到水里冰冷彻骨,脚板冻得麻木。到了晚上撑排人将竹排泊在静水处,靠岸后就地支锅烧饭,夜里露天枕水而眠,酷暑炎热蚊叮虫咬,严寒时节寒风刺骨,撑排工生活异常辛苦。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山区陆续筑起了简易公路,山里的货物运输有了较多的选择。刚开始有人用手拉车拉货,然后拖拉机慢慢地多了起来,以后因汽车拉货方便快捷,于是那撑排的人就逐渐减少,随着撑排运货这行当也就渐渐消失了。但在一些旅游景点,还能看到竹排载着游客在溪水中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