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始皇本纪》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从名词上说天、地、泰三皇称皇,帝尧、帝舜都称帝,夏称后,商周称王,顶多再加个周天子,真正使用皇帝这个称呼从秦始皇开始。(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从实质上来说,秦始皇也确实是第一位实现了大一统的帝王。
正是由于其的特殊地位,几千年来,人们对始皇的争议最大。
支持的认为他“统一天下、废分封,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兴修水利,造福万民,万里长城,护佑华夏,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并吞八荒,威震四海,开万世不朽之功绩,奠世界大国之根基,开天辟地,千古一帝。(摘自知乎用户回答)”
而反对的则认为“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过秦论-贾谊)”
或者也有更客观的,认为他功过兼有,但无论持何种观点,主流上还是都认可始皇做出的那些贡献的。
改分封为郡县、统一文字、车轨、度量衡、兴修水利确实都是造福万民、泽被万世的功绩,但真的是始皇一人完成的吗?可以在史书中一样样开始寻找。
县制早已出现的出现,在秦武公十年《秦本纪》中有记载“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郡制的出现则到了穆公时期,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君实有郡县”。以上记载虽然简略,可能与后面的郡县制不一定完全等同,但起码到了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了。
战国时魏国的西门西门豹任邺县令,说明当时魏国已经有县的建制
郡县并非始皇首创,但他下力气推行,难道不是功劳?当然是,但按照当时的形势,经历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诸侯纷争、诸侯内部卿们夺权,分封制的缺点暴露无疑,无论谁最终统一,都会改革,而郡县制又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可行的手段,区别只在于推行手段的强烈与否了,但强力推行就一定好吗?也许一个温和些的国君,逐步推行,会缓和不少矛盾,是非成败还真不好下定论。
文字的统一也是如此,要说对全国的交流有促进作用,应该没问题,但要说有多大,也在可讨论之列。文字产生在语言之后,统一文字必然在语言基本相通的基础之上,但全国的语言如何能够相通,除先民们的不断迁徙、交流外,应该和周的分封有极大的关系。
齐的各种写法
分封的诸侯出自周王室(同姓或功臣)的,自然语言相通,他们在封地繁衍,把语言带到了封国的每个角落,自然那里的居民语言也基本相通;其他如夏商后人和归化的外族,要参加前期是天子组织后期则是霸主们组织的会盟,想要融入诸侯之间,也必然要学习他们的语言。由于以上两种原因,到秦一统时,天下语言应该是基本相通,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口语读音、语法之类肯定差异很大,即便到了现在也是一样。
然而,逐渐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却是通行的,左传、史记中都有大量各国交往中,互相引用《诗经》的描写,先秦的古文中来孔子、左丘明是鲁国人,老子是陈国(也有说是楚国人),屈原来自楚国,但光从他们的著作看,语言上起码没有什么区别。这一套古代文言系统,一直持续到满清还是知识分子的通用语言,这才是如此广阔的疆域还能保持流畅交流的原因,而统一文字知识扫除了一些障碍而已。
或许有人会认为文言文只在文人之间通行,但要知道文字也一样,即便解放前,识字率也一直很低,识字人群其实很大程度上和文人等同。
车轨的情形也差不多。
倒是度量衡的统一确实是划时代的,有强力的政府还得有这方面的意识才能做到,你看蒙古当时幅员更辽阔,文字那些自然是因为语言不通不可能一统,但度量衡上却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然而只会杀戮的他们显然没有做到。
功绩如此,暴行也是如此,除了不惜民力、焚书这点无可辩驳外,坑儒、修筑长城、贪图享乐之类确是冤案,这点替始皇翻案的多的是,就不再这里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