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 阳历 阴阳历(一)
阴历中的“阴”与阳历中的“阳”分别代表月亮和太阳,所以天文学上称阴历为太阴历,指按月亮的月相变化周期来安排的历法。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新月(阴历中把每月初一的月亮称之为新月)必须出现在每月的初一,简单地讲就是把两次新月之间的时间间隔定为阴历的一个月,天文学称为'朔望月'(见下图)。
月相变化示意图
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一个朔望月的天数为29.5天左右,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天数,如果把29天作为一个月来计算,每个历月就短于朔望月,新月出现的时间就要每月向后推迟半天多。如果每个月以30天计算,每个历月就要长朔望月,而新月出现的时间就又要向前提前半天左右。为使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并且保持完整的天数,就必须有29和30两种天数的安排,平均每月是29.5天。
古人通过天文观测和计算发现,12个朔望月积累起来的天数最接近一个回归年,也最能反映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因为:29.5×12=354(天)比一个回归年少11天左右,29.5×13=383.5(天)比一个回归年多18天左右。
所以阴历把一年规定为12个月,其中6个单数月份为大月,每月30天,6个双数月份为小月,每月29天,这样才能保证新月在每个历月的初一出现。我们知道朔望月的真正长度是29.5306天,即29日12小时44分2.8秒,阴历年的实际长度是29.5306点×12=354.3672天,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天数。人们规定每个阴历年为354天,还剩下0.3672天,这样每过三年新月出现的日期又不在初一了,所以就在第三年的12月,把29天改为30天,这一年称为闰年,比平年多一天。
阴历以30年为一个置闰周期,每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为闰年, 闰年为355日,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日。这样安排后历年的平均长度为354日8小时48分。按阴历的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小时1分,积2.7个回归年相差一月,积32.6个回归年相差一年。
阴历最明显的特点是平均历月的长度等于朔望月,任何日期都被一定的月相所表示。最大的缺点在于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历年的长度和回归年相差约11天,使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没有指导作用。所以现在由于宗教上的原因除了几个伊斯兰教的国家在欢度宗教节日时使用外,其他国家都不再作为历法使用了。
远洋航海、海上捕鱼、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军事活动及海洋沿岸各类生产活动等都受潮汐的影响。潮汐是指海水在月亮和太阳特别是月亮等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月亮是海洋潮汐形成的主力,而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制定的阴历是计算、预报天文潮汐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