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古人案头雅器

香炉,寄托了古人一份优雅的情怀。

古时文人雅士,名媛香闺中,多摆放有精致香炉,抚琴、品茗、读书时一缕青烟在伴,袅绕闲情......令人顿觉清新雅致。

明代中晚期,两宋名窑至明初宣窑制作的各式香炉已成为珍贵的文玩,不用作日常焚香。

《焚香七要》“香炉”条:“官哥定窑,岂可用之?平日,炉以宣铜、潘铜、彝炉、乳炉,如茶杯式大者,终日可用。”

因此以素雅器形见长的黄铜炉,成为香炉的主流。明人文震亨《长物志》中也提到香炉“惟宣铜彝炉稍在者,最为适用”。

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中,对清幽雅致的环境营造,常这样描写:

“宣铜炉内焚着香,案上摆着几部古书,壁上挂着一床锦囊古琴,兼之玉箫、象管,甚是幽雅洁净。”

明代铜炉,一次向宋代炉文化的致敬。

明宣德三年宣德皇帝命令吕震利用暹逻国王刺家霭进贡的数万斤红铜开炉,与金银等数十种贵金属一同铸造,制作彝器。

样式参照皇宫内藏的数百件宋代名窑(定、汝、官、哥、均)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进行设计。

由于这些彝器中以炉具最多,故称“宣德炉”,此后未再生产。

宣炉制造,繁复异常,先需炼铜,《宣德彝器图谱》中提到,“多数宣炉系经十二次提炼,另也有十炼与八炼者。”

项子京在《宣炉博论》中提到:

“凡铜经炼五、六次则俱珠光宝色,有若良金矣。宣庙遂敕工匠必十二炼,每斤得其精者才四两耳,故其所铸鼎彝特为美妙。”

由于精炼,使铜质更精纯。明炉多薄壁,底部稍厚,器型看似轻渺,入手之后却很沉重。

炼制宣德炉时要加入一些贵重金属,使其色泽极为美观,可呈现出复杂色彩。

如朱砂斑、茄皮紫、甘蔗红、栗壳色、秋梨白、蟹壳青、熟梨、藏经、秋葵、茶叶末等六十多种颜色。

明《帝京景物略》载:“宣炉色五等,谓栗色、茄皮色、棠梨色、褐色,而以藏经纸色为最。”

明末文学家冒辟疆认为:“宣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肤柔腻可掐,爇火久,灿烂善变”。

宣德炉中有一部分以阿拉伯文做装饰,这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明武宗朱厚照有很大关系。

正德年间与伊斯兰地区的交流普遍,因此在宣德炉的纹饰中,有一部分吸取了伊斯兰艺术中的花草纹、几何文、及书写经文的设计。

早期古兰经的制作常以珍贵的羔羊皮染黑做为封皮,铜炉在制作时也模仿皮革的质感。

炉色有如光滑的浅栗色皮革,花框内则仿古兰经封皮。

最初,宣德炉是深藏宫禁的御用品,一些主管铸造的官员们为了获利,曾将解散了的铸造工匠们重新召集起来,按当年铸造工艺进行仿制并抛售到民间。

后来,民间仿制宣德炉之风大盛,工艺技术也不断提高,使得真伪难辨。在明清各代也衍生出不少私家堂名款的佳铸。

明清铜炉象征当时宫廷美学的文化品味,从而使“宣炉”成为明清社会生活中一个常驻的文化符号。

▲宝相花熏炉
▲ 螭龙耳簋式炉
▲鋬耳压经炉
▲ 冲天耳三足炉
▲局部鎏金八吉祥三足鼎
▲ 带座鋬耳压经炉
▲带座蚰龙耳簋式炉
▲蚰龙耳簋式炉
▲双凤耳圈足炉
▲太平有象四足熏炉
▲ 嵌银丝马槽炉
▲洗式炉

君子佩玉,文人博古,铜炉取玉之温润,谦谦和悦;常置案头,焚香一柱,秉烛夜读,红袖添香,实乃文房清玩之雅器。

来源:翫石山房,

(0)

相关推荐

  • 这宣德炉才是大美的中国风

    宣德炉,不仅是指宣德三年铸造的炉,而是所有带宣德款铜炉的统称.而且它也可泛指和宣款炉形制相近的不带款或带有其它款的铜炉,真正宣德三年的炉已成了一个谜.一般说,风格设计有明中叶特征而包浆和铜质特佳者就能 ...

  • 一些鉴定宣德炉的方法

    宣德炉经历了种种劫难能得以流传至今已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但事物不是绝 对的,河中总会有鱼,是金子就会发光.偶然的机会笔者在一藏家黄老师工作室中见了一件错银铜炉,让笔者豁然眼前一亮,此炉重8647克,口 ...

  • 把盏闻香,素简为欢——“大明宣德年制”篆书款冲耳三足炉

    时长 01:13 守仪轨.宏礼乐,是为高器也:安于朝堂,则举纲相法:双耳高耸,则遵天道.宏地德.听民生.扬纲常. 冲耳,寓意敬天法祖,神佛庙堂.书斋厅堂,凡表虔心敬仰,均可.三足敦厚,则承社稷,君权衡 ...

  • 识别宣德炉的方法

    古人讲宣德炉最妙妙在皮色也:"宣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肤柔腻可掐";"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若 ...

  • 宣德炉让人眼花缭乱

    现在存世的宣德炉,没有一只是得到大家公认的明宣德本朝铸造的标准器,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真宣",甚至台北故宫里的那几只从紫禁城乾清宫带出去的流传有序的炉子,文博界对其年代都存有争议.鉴 ...

  • 闲事与雅器:这些绝佳搭配,窥望古人风雅

    古人有"九雅",焚香.品茗.酌酒.莳花.听雨.赏雪.候月.寻幽.抚琴.九件小事,是古代文人雅士们生活的生动写照.万物皆有灵,"九雅事"所用的器具也是涵盖了古人的 ...

  • 文人案头陈设之雅器,紫檀镶百宝,福寿绵长插屏

    紫檀福寿绵长插屏 尺寸:长25宽9高25重1.3斤 文房清供雅器,是文人书房中那些表达文人高雅气息物品.它是在中国传统的文房笔墨纸砚四宝基础上,派生出的辅助用具,是书案上清雅的实用陈设品.古人讲究道在 ...

  • 文房雅器,紫光檀大漆香炉

    紫光檀大漆香炉 直径9.7cm高3.5cm重177g "小院春寒闭寂寥,杏花枝上雨潇潇.午窗归梦无人唤,银叶龙涎香渐销".古时有言:"文房百器,炉为首器."说的 ...

  • 文房雅器45种,领略古人精致的文房生活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 ...

  • 古人雅器 || 定窑茶臼和茶龟碾

    定窑白釉茶臼 定窑遗址出土 浅盘状,口唇肥厚内卷,内壁无釉,密集各种划线纹,以绕碗心做同心圆弦线为纬线,自碗心向口沿划五组放射状双线为经线,因素胎无釉加之划痕,使壁面锋利粗糙耐磨. 定窑白釉茶龟碾 定 ...

  • 古人雅器||定窑茶碾

    定窑白釉茶碾 曲阳县涧磁村晚唐墓出土 茶碾为茶饼研磨器,为三件套,由碾槽.碾轮.推手组成,按<大观论茶>,槽须"深而峻",轮须"锐而薄",碾茶才又快 ...

  • 香筒:古代文人的极致雅器

    掐丝珐琅鎏金錾花云龙纹垂恩香筒 香筒起源何时有待研究.唐代有名为薰笼的香气,白居易诗句:"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它是薰衣的香气,宫女能够依靠而坐,可见此笼较大.宋代范成 ...

  • 文人茶室雅器,木化石,天然纹理茶盘

    文人茶室雅器 木化石「茶盘」 规格:92*26*4cm 古人曾这样描绘自己的生活:『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 ...

  • 文人意趣,文房装饰雅器,瘿木瘤大画筒

    文人雅器 瘿木瘤大画筒 规格:68*60*60(cm) 各类珍贵材质所制.大小不一的圆筒乃文人案头的必备之物.瘿木瘤的圆筒也是文房必备雅器之一.瘿木亦称影木,泛指所有长有瘿节的树木,纹理奇特,具有特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