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劲梅:崎岖演艺之路
我出身于文艺世家,父母都是北方曲艺演员,当年支援福建前线来到福州落地生根。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从小对文艺就有着特别的天赋和兴趣。九岁那年姐姐在报纸上看见了福建艺术学校的招生启事,自此我走进了京剧艺术的大门,从此我的一生就与京剧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学京剧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进入戏校后学校怕我们这些孩子分心,整整半年没有让我们见父母,脱离了在家时父母的宠爱,每天面对的是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早上五点半起床跑步、喊嗓、基本功、毯子功,剧目课、文化课,一直到晚上九点,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训练,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七年寒窗如一日,有时感觉太苦了,都承受不住了,可是凭着对京剧艺术的痴迷和喜爱,我咬牙坚持了下来。1985年北京请来的陈宝贤老师传授了我一出《锁麟囊》,这是一出程派名剧,程派的委婉含蓄、柔中带刚、若断若续,如泣如诉的唱腔特点,深深吸引了我,我迷上了风格卓异、唱腔美不可言的程派艺术。1986年,我作为学校的尖子人才,保送到北京随程派名家张曼玲老师学习程派艺术,张老师看我的扮相、嗓音、个头条件不错,是个程派大青衣的料子,决定收我为徒。至此我真正迈进了程派艺术的大门。
1987年6月,我们这届学生毕业了,终于结束了七年漫长的学习生涯,进入了福建省京剧团。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学生,我当年就参加了全国首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并以《陈三两爬堂》一剧荣获“荧屏奖”。1991年我又在刘作玉老师导演的新编小戏《成佛记》中饰演尼姑,获得全国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剧目演出奖”和“表演奖”。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演员,参加全国大赛并荣获奖项,无疑是对我一次莫大的鼓舞。
正当我信心满满,想要有一番作为时,遇到了京剧事业的一个低谷期,剧团无戏可演,同期进团的同学们相继离开,下海的下海,改行的改行,我也离开舞台。虽然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可我却没有一点成就感,恋恋不忘的还是我那为之拼搏奋斗的京剧舞台和程派艺术。
孙劲梅、黄超演唱的京歌《枫桥夜泊》
1996年,新上任的刘作玉团长找到了我,她希望我重新回团工作,回归舞台。能够重新站在舞台上从事我心爱的程派艺术,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我高兴地答应了。可是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当我站在台上表演时,发现已力不从心,戏曲演员讲的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父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何况我荒废了这么多年,怎么办?既然选择了重回舞台就要做到最好,下决心从头开始,吊嗓子、学唱腔、练身段、舞水袖、走台步、跑圆场,上北京再向老师学戏。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我逐渐找回状态,在艺术道路也渐入佳境。
2006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剧团想在创作剧目上有所作为,决定重排《北风紧》一剧。该剧自1999年第一次搬上舞台开始,在近七八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数次修改,这次重新创作排练对相关剧情和人物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最终决定由我来扮演剧中的女一号完颜标艳。我在多年的京剧生涯中,一直期待着自己能有所突破,获得更大的提升,扮演完颜标艳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告诉自己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可是,《北风紧》是一个新创作剧目,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要完全要靠自己对人物进行揣摩和把握,而且完颜标艳这个外刚内柔、聪明机智、敢爱敢恨、又柔情万种的金国女子,与我以往所塑造的端庄贤静的程派女性人物形象存在着很大的反差,面对这个崭新的角色,开始我还不敢冒然突破流派和行当,始终找不到感觉。在刘作玉和谢平安两位导演的启发下,我努力揣摩人物的性格与心境,逐渐开始进入状态。高强度的排练,使我一个月竟瘦下好几斤。功夫不负有心人,由我主演完颜标艳的新编历史剧《北风紧》,先后荣获福建省第23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和“优秀演员奖”、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北风紧》的成功上演,也使我为广大观众和专家所熟悉。在北京为《北风紧》举办的座谈会上,多名专家对我给予了肯定,称我为“亮嗓程派”,是有自己风格的程派。这样的肯定为我再次演出新剧目、塑造新人物树立了极大的信心。
在《北风紧》斩获多个奖项后,福建京剧院又开始根据我的条件量身打造了一出新创作剧目。不久福建省举行戏剧会演,刘作玉院长和我在观摩福鼎越剧团的《鱼玄机》后感觉这出戏比较适合我,决定把它搬上京剧舞台。此剧编剧是福建本土作家王文胜,经过和编剧磋商导演由刘作玉院长亲自担当,由中国京剧院万瑞兴老师担任作曲,并决定立即改编剧本移植此剧。用近一年的时间排演,作为冲刺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剧目,也作为我个人参加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参赛剧目。时间如此之紧工作量之大已可想而知,所有一切必须从头开始。鱼玄机这个角色演起来跨度很大,人物性格起伏多变,这给表演上带来了较大难度。从诗才了得并沉醉于甜蜜爱情中的鱼幼薇到深受委屈只身寄居咸宜观中多情的大才女,最终又是一个极度悲叹醉生梦死于饮酒享乐之中的鱼玄机……这种角色又是在程派舞台艺术人物中是没有过的,面对这样一位性格复杂极具变化,情感多元又悲又恨的悲剧女性在开始时我一下子转换不过来,在表演处理上总是不到位,导演刘作玉就和我一起研究剧本、揣摩人物,分析主人公的命运走向和情感脉络,不断修改剧本调整状态。在表演上充分利用“四功五法”来抓住人物内心,运用程派唱腔的幽咽刚劲与含蓄委婉,细腻深入的情感渗透,经过不停地反复排练多次请来专家论证后终于将鱼幼薇这个人物树立在了京剧舞台上。
梅花香自苦寒来:孙劲梅访谈
2011年,我将这位忠贞于爱情、最终酿成为悲剧的唐代才女,较成功地展现在了第六届中国京剧节的舞台上,并摘得银奖。在这出戏里有个别地方吸收了花旦的唱念和泼辣旦的表演手段,整出戏的表演,包括在唱腔的运用上,必须从细腻的情感体悟入手,才能表现出剧情和人物的独特意境。2013年4月在杭州大剧院我以《才女鱼玄机》这出戏参加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比赛,比赛中我很好地发挥了自身优势,突出了亮嗓程派的别致风格与独特韵味,将鱼玄机这位唐代才女曲折故事较好地演绎出来。5月20日在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我站在了领奖台。
回想通往“梅花奖”领奖台的过程,很艰辛,但也很幸福。在这个过程中,我在艺术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非常赞同罗怀臻老师说的:哪一个获得“梅花奖”的演员不曾经历过一翻刻骨铭心的磨砺呢?这一番磨砺既是舞台艺术的,也是社会阅历的;既是体力的、生理的,也是意志的、心理的。尤其是通过创作新作品而获奖的演员,那一番伴随着新作品成长、成熟、一路修改,一路通关跌宕起伏的历程,真好比一次急行军似的长途拉练。在艰辛漫长的拉练途中,每每要面临超出个人承受极限的来自身与心的双重磨砺,而每一位亲历过这番磨砺的梅花奖演员,大概都记忆犹新,终生难忘。这也许正是诠释了梅花奖“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含义吧。
作为福建京剧院一名程派青衣演员,我感到非常地幸运与幸福,因为有福建省委、省政府专项人才培养经费的支持,才能使我多年来不停地向老艺术家们学习剧目及京剧理论。在我的艺术成长过程中,张曼玲老师、万瑞兴老师和刘作玉院长,对我整个艺术发展起到了把控和指导的作用,他们的帮助对我来讲是莫大的幸运。
多年来,在拓宽自己的戏路和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也一直关注观众的欣赏水平,不停地引导观众来充实壮大京剧观众队伍,这里面有我对京剧再次振兴的抱负,更有对早年京剧鼎盛时期的回眸。京剧,承载着中国文化和伦理价值的精髓,确实值得我继续坚持。能坚持到今天依然从事京剧艺术,靠的是我对京剧的热爱,靠的是多年来的持之以恒,靠的是我对京剧艺术的追求,靠的是我对福建省、厅、院领导,老师们和同事们对我多年来教导、帮助的感恩之心。为了京剧艺术在福建的普及,我必须坚持;为了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我一定会坚守!
(中国戏剧 201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