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韵宏:裘盛戎三改《姚期》
《姚期》一剧是我的老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经常演出的剧目。同一切成功的剧目一样, 《姚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几十年来, 裘盛戎和其他同志一起, 对《姚期》一剧不断加工, 去粗存菁, 使《姚期》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裘盛戎首次改《姚期》是从一九四七年开始, 这一年的冬天, 裘盛戎组织的“戎社”以《草桥关》一剧在北京三庆戏院举行首场演出, 演出时把《草桥关》的剧名改为《姚期》。
这时期的《姚期》, 除了继承裘桂仙先生在《草桥关》中的一些表演之外, 艺术上也还有一些独特的处理。比如姚期出场后念的〔虎头引子〕, 传统词句是:“终朝边塞, 镇胡奴; 扫尽蛮夷, 定山河。”裘盛戎原来也是这样念的。一九四八年春, 他感觉这个〔引子〕不妥。一天, 他对我说: “这个'扫尽蛮夷’太夸张了! 姚期能够把人家民族都'扫尽’了? ”此后,他决定把“扫尽蛮夷”改为“扫尽蛮营”。按文字来理解, “蛮夷”是封建社会中汉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轻蔑的称呼, 这些少数民族是不应“扫尽”也不可能“扫尽”的。而“蛮营”中的“蛮”字, 虽还不妥当, 但这两个字毕竟只具体指牛邈入侵的军队了。又如脍炙人口的“小奴才做事尔真胆大, 压死了国丈你犯王法”的唱腔, 就是在这个时候初具雏形的。他改变了传统的一字一板“直板量”的垛唱方法, 有意地突出部分字音, 改变句子节奏, 使唱句较之传统唱法更能表现人物感情。再如姚期怒责姚刚时, 裘盛戎创用了大幅度的踢蟒、抓袖的动作, 同时借用了当时所谓的“外江派”击敲锣边打“八大仓”锣经的方法来渲染气氛。当时曾有人品头论足说: “裘盛戎是海派花脸!”可艺术实践证明, 裘盛戎不怕讥笑, 广采博取,确实收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
京剧《草桥关》裘盛戎饰姚期
早期的《姚期》, 尽管有不少小的改革, 但剧情脉络及场次等大体上同于三十年代金少山演出的头二本《草桥关》,全剧演出时间约在一小时五十分左右。
《姚期》的第二次改动是在五十年代初期, 裘盛戎与一些同志酝酿, 对《姚期》进行了较大的加工改革。除了一些具体的艺术处理及唱词、唱法上的变动之外, 重要的改变有三处。
一是演出场面扩大了, 人员增多了。比如马武、杜茂、岑彭三人捧旨到草桥关一场, 给马、杜、岑三人各增加了一名高举大纛旗的兵士。姚期的上场, 原只有四龙套, 现增加了四马童及四员扎靠大将。
二是丰富了剧中的牛邈这一人物。旧本的牛邈由花脸扮演, 出场不多, 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这次改变, 牛邈由著名武生杨盛春扮演, 一下子就把人物的身份提高了许多。牛邈要和马、杜、岑分别对阵开打,杨盛春的才能得以展现了。与此同时, 还为牛邈增加了由武丑演员扮演的探报, 而且增加了牛邈与姚期双方兵将大开打的场面。
三是剧中马武、杜茂、岑彭的戏增加了。大开打时, 马武要手执大刀, 力战牛邈兵将。
这样, 《姚期》由花脸重头戏一变而成了场面浩繁、文武带打的大型剧目了, 当时演出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左右。
五十年代中期,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及自己的艺术实践, 裘盛戎对《姚期》一剧有了新的认识, 做了第三次改动。他觉得大型的《姚期》虽然场面开阔, 气魄雄浑,文武带打,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多赢得一些观众, 但戏的主题被冲淡了, 结构松散了, 特别是增加的场次, 有的流于卖弄技巧, 却无助于人物的刻画。严格衡量起来,是得不偿失的。经过反复讨论研究, 裘盛戎当机立断,大胆割爱, 对《姚期》又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新改革的《姚期》不仅删掉了武戏开打的场子,而且把原本旧有的牛邈攻打草桥关的一场戏也完全删去, 取消了牛邈这一角色。马武回朝搬兵, 只用一个过场戏来表现, 安在姚期一家行将问斩与刘秀、郭纪花天酒地的场次之间。虽是一个过场, 却在全剧中起到承前启后, 峰回路转的关键作用。
裘盛戎先生
与此同时, 裘盛戎还对《姚期》剧本中辙口不一、文词不通的唱段, 字斟句酌地进行了改动。对每一句唱腔、每一个身段都琢磨再三, 一切的改动都围绕着如何更好地体现“伴君如伴虎”这样一个严肃的主题。这样改过的《姚期》, 场次精炼, 结构严紧, 演出时间压缩为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压缩了, 但全剧的艺术水平包括裘盛戎的表演特色却是有增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