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拿更高的工资,读懂这些赚钱游戏规则,你的努力才会有回报

一个人的“收入上限”,是怎么决定的呢?

其实在我们“选择职业”的那一刻开始,我们所能达到的收入上限,就已经自动确定了。毕竟你选择做老师,不可能会有年薪两百万的收入。

所以不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职业决定,最好都先了解自己的选择,会为将来的预期获得的收入,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之后,再做决定。

这样当你遇到发展的“瓶颈”时,也能够知道该怎么跳出当前的“局限”,找到更好的空间。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读懂这个社会赚钱的“游戏规则”。

决定我们收入水平的三个因素

每个社会都有每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都会获得不一样的薪酬,这一点,我们都知道。

但我们能不能站到这些平台,按照平台的“游戏规则”去玩,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除了取决于我们的“出身”,还是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满足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个因素:人的“技能价值”

一个人自身所具备的技能,在求职市场上有什么需求与供给,决定了这个人能不能获得多高的收入。这跟商品决定价格是一样的。

技能需求增加,价格就会上涨;技能供给增加,价格则会降低。

人在工作中所获得的收入,基本上也完全符合此原理,那些容易被替代的工作,比如说是餐厅的服务员,快递小哥之类的,再怎么努力,都很难突破行业的收入上限。

而那些具有高需求的技能,或者很难有替代性的技能,这些工作的薪水就会比较高了。

不同的技能,需求价值也会不一样。例如销售业务技能、营销技能,人事技能等,这些不同技能的价格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技能需求量越大,但供给越是稀少,那么获得的收入就会越高。

因此,如果你的薪水持续很长时间都没有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你自己的价值没有增加。当你一直重复做着类似的事,也只是一年的经验重复几年而已。想一想,跟以往的自己对比,你有没有明显学会了任何新东西?

我们工作收入的上限,终究取决于技能的需求与供给。你不可能做着前台的工作,就要求你会获得主管的待遇。

至少,你要看自己能够给公司或者身处的平台,提高到哪些有价值的技能。

第二个因素:所属行业的“产业结构”

不同的产业,有其独特的赚钱方式。你能从某个产业中获得多少收入,要看这个产业,是处于什么样的结构。

有些行业,给不了你太多的工资,是因为其特有的结构性限制。当然,比较赚钱的行业及企业,你能够从中获得的收入就比较高。好比你到腾讯这种公司工作。

但普遍的情况下,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会决定我们能够拿到多少的薪水。

举例来说,每家咖啡店老板的年收入大概都差不多。街上常见咖啡店的老板,他们的年收入通常也都很接近,这就是他们的“市场结构”。

因为在咖啡店的经营上,很多时候大多数的事情都无法自由选择的。比如说材料成本,再怎么在供应商和制造成本方面下功夫,成果也是有限的,该要支出的成本,怎么都无法省却。

基本上,一杯咖啡饮料的价格,不能大幅超出消费者所认知的合理价位,因此,价格也都会很接近。

由于市场结构类似,老板手上的利润,也就是其年收入,也都大致相同,最后能够给到员工的工资,也不会太多。

所以说,从原本的公司跳槽到同业的类似职位这种选择,从提升收入的角度来看,说不定就只能拿到和原来公司差不多的薪水。

想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换工作,“能够更有效发挥自己的技能”和“选择能够支付你更多薪水的行业”才会是正确答案。

第三个因素:“努力程度”造成的差异

即使是同样的技能,在同一业界,我们获得的收入仍然会因为自身努力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你是咖啡店的老板,给员工的工资当然会限定在某个范围内,但你的收入,却会随生意的好坏程度而改变。

而决定生意好坏的因素,除了外部经济环境,还有自身能够控制的地方,如制定更好运营策略,对产品进行创新,选用上等的材料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各自老板的努力,而导致彼此的收入产生差别。

以上班族来说,在一家公司里,年收入50万人民币和年收入 100万人民币的人的差异,取决于这个人具备多么重要、多么不可替代的能力。而这种差异,就看你能不能通过努力去填补。

如果你能够通过努力弥补,那么就有发展的空间。如果不能,还是找到一份你能够持续努力,并且认可你努力的工作会更好。

可以说,你能够让公司及资本家相信你自身具备“强大价值”这一点,那也可以说明,你的“努力程度”已经可以变现了。

我们每个人能够获得多少收入,都跟上述三大因素的组合有密切的关系。

你会有什么样的选择?

现在,我们知道自己所获得的收入,是跟上述三要素挂钩。那么,如果我们不太满意自己当前的收入和工资,我们怎么做,才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呢?

这就取决于你的选择了:

  • 可以选择哪种技能深耕?

  • 可以进入哪个行业发展?

  • 你能为此付出多少努力?

在进行求职及思考自身发展之前,最好先好好思考过这三点。

简单来说,当你选择要以哪种技能、在哪个业行业的哪家公司任职时,你未来的年收入几乎就差不多自动确定了。

当然,你的努力程度会造成差异,但即使有差异,由于努力时的上限和失败时的下限都已固定,只要认真仔细地分析,就算是学生也不难预测其高低范围。

要知道,不论是自身技能造成的差异,还是行业和所处平台造成的差异,不同工作所能预期的年收入,其实会有不止于数倍的巨大差异。

例如:一般来说,金融业的年收入远高于制造业,这是因为金融业采取的是以钱滚钱的商业模式,其“结构”不同于制造业,金融业也不必为扩展业务而投入大量设备投资(不需持有使资金固定不动的工厂及库存)的关系。

所以,在接受了这些世界的运作规则后,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收入模式,我们就要针对自己当前的状况,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个体结构”,改变自己的“运作模式”。

这里分享三个建议。

选择你能够投入热情的工作,尽量做到专业

不管你对选择的工作,有一个什么样的“收入预期”,我觉得我们还是该选择对自己来说,能够倾注热情,让自己喜欢的工作。

为什么呢?因为不喜欢的话,就很难提升第三个努力程度因素。

毕竟工作这种东西,总是苦多于乐,即便选了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你依然会遇到一大堆痛苦、恼人的事情。更何况是为了钱去选自己不爱的工作,我觉得没有道理能从中做出成功的成绩。

根据自身的技能及产业结构,就算选了预期收入较低的工作,比起选了别的工作而失败,所获得的收入应该还是好得多。

不论在哪个业界、做哪种工作,在那个世界里做出成绩,早些成为该领域的专业人才,这才是重点。

深耕一种技能,达到自己升级迭代的程度

不管是哪个行业,只要达到一定程度的专业,就能以至今为止培养的技能与成就为基础来达成“技能升级”。

举例来说,咖啡店的老板,可以将其商业模式,升级至贩卖其销售或者制造咖啡的技能知识,好比说是做产业培训方面的工作。这样一来,其获得收入的结构,就变得跟做老板时完全不同了。

这一切,都是为了拓展自己成功赚到钱的机率。

在理解预期年收入的前提下,敢于迈向因为喜欢而能够投注热情的方向,然后再通过在该方向取得的成绩作为升级的垫脚石,这样跨越职能及产业的结构,实现收入模式的升级。

只要不断累积许多成功经验,职涯的升级就变得越来越有可能,接着钱财便自然随之而来。

千万不要忘记,是要先要把事情做到成功,金钱才会到来,这个顺序我们绝对不要搞错。

学会找到你要做的那件事,投入时间学习

很多时候,你能否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取决于你做这件事,到底需要自己付出多少成本,和会获得多少收益。

成本可以是你的时间、精力和努力程度;收益可以是你获得的金钱,心理感受和工作经验。

这种成本与收益,是决定你采取哪种动机的最大因素。

例如,做你最擅长的事情,你投入的成本,比起你做一些不擅长的事情会更加少;做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有热情。

尽管金钱上的收益也许暂时比较少,但只要你的内心对这件事一直保持热忱,这种心理层面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会提高你的金钱收益的。

换言之,第一个考虑因素,就是从你做事的比较优势入手寻找,哪个事情你做起来更有优势,就专注去做那件事。

但如果你并不知道什么是你最擅长的事,这时你只能参考你做这件事会获得多少收益,来构建外在正向动机了。

套用我朋友说的一句话:我对老板又没有什么感情,也不是特别喜欢工作,我这么努力天天上班,还不是因为这份工资?

也就是说,在你目前能够去做的所有事情当中,找到那件能带给你最多客观收益的事,专注把它做好。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大的发展可能。

然而,你既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当下也没有一些让自己获得太大收益的事情,那怎么办呢?

去培养一件吧!

喜欢是一种强烈的外在正向动机,找到热爱的事情,再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然后投入时间一步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把这件事培养成你的价值所在。最后通过一个平台,去检验自己的能力,获得反馈和继续提高。

那如何发现自己喜欢什么呢?

不要呆在家里想,一定要跑到外面去,接触不同的事物,增加自己的见识。只有这样,你才会明白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能够做什么。

求职也好,转职也罢,你最该极力追求的,是让自己本身的成功机率最大化。为此,你的“目标”必须明确,这个目的要能够定义对你而言什么叫成功。

连寻找喜欢什么这种事都懒得对自己狠,那谁对你都没有办法。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