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刀之法——部首“辶”如何展现中庸之美?
“辶”的捺笔写多长,究竟在哪个地方起刀?王羲之伟大,就是在书法上他表现出这种中庸之道。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082集:“词与书法的内在联系”与“道”字。
主持人:田老师,在今天的《每日一字》节目当中,您要给大家讲解和示范哪一个字呢?
田蕴章:我们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道”字,演示一下它的技法和它的文字学方面的意义,向大家介绍一下。
这个“道”字就是“道路”的“道”,“道理”的“道”,我们先写一个楷书大家看看这个“道”字。
这个“道”字就写完了。大家看一看,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道”字主要的在技术层面上所做的一个讲解的意义和意图,是要向大家介绍这个走之的写法。
(图:“道”字楷书示范一)
前边我们讲了其他的一些个偏旁部首,今天主要讲这个走之,大家看看这个“道”字的走之,如果能写好了,其他很多的字,比如说“遥远”,“远近”,等等关于走之的字就大家都能写好了,诸如类似“通过”这些字,就都能写好了。
这个“道”字的走之如果写不好,其他的字也是一样。我们举出其中一个典型的字例来,讲讲这个“道”字,因为它是最常用的一个字,也是在书法碑帖当中最常见的一个字。
我们现在一点点说明一下这个“道”字的结体,再写一遍看。
这两个点不能像行书草书那样挑的太高,有它一个固定的位置,这一横不要太长,太长之后影响左边的走之的发挥,稍稍缩短一点。这笔在当中起,起来之后,左边这一竖要挡住这一小短撇的去向,挡住它,右边不把它直接封口,就这样斜式的咬住它,这里边这些个间距要准。
然后这个点,基本和上边那两点取齐,但略低一点,点一点,这笔起来,注意,这种地方是个技巧,写的时候非常非常轻盈,这种地方不能慢,慢了之后显得这个地方就笨重了。但是,写快了之后,又写出非常有味道,这就是一点技巧问题,熟了以后就好办了。
(图:“道”字楷书示范二)
这笔略藏一点锋,往下起,有一个鹅脖。所谓鹅脖就指的是这叫鹅脖,往上一抬,往下一起,一波三折,这样。
走之的这个捺笔,尽量地写平一点,不要让它斜度太大。比如说,你如果把道字写完之后,这边写的都比较成功,都成功,写到这时候如果是这样写的话,这就那个捺笔太抖,这就不好看了,这就不能用,所以尽量地平一点。
但是不管怎么平,这个道字的最后这一个捺笔,也相比之下要有一点波动,要有一点波浪形的这么一点,就是从低向高,再平再低再复起,这么几个过程,再写一遍大家看。
还有一点技术性的东西必须要告诉大家,就是这个捺笔写多长,究竟在哪个地方起刀,起刀就是——我们再演示一下,光起最后这一笔看,到这叫起刀,就是往上开始起。
出现这个刀锋,是在什么时候起,应该有一个基本规定。虽然不是绝对,但基本如此。就是它和“道路”的这个“道”字上边这个首字右边的那一竖笔,在那个竖笔过后,立即起刀。大家再看一遍。
(图:“道”字楷书示范三)
就这个竖笔,一横、两横、三横,这个横画是轻的,左右两竖是种的。注意在楷书当中,横轻竖重,当然是也要有比例,轻要轻的有度,重重的有度,不是无限度的,应该基本上是横轻竖重。
然后写这边的这个走之写的时候,写完注意看,从这起笔下来,到这,到了这个地方了开始起刀。因为我们是两笔写过来的,所以这个捺笔看来不成功,但是大家知道一下,是从这个地方开始起的,明白这个意思就行了。知道这个过程,那写其他的字也是如此。
比如写一个“通过”的“通”,这也是个常用字。我们因为讲了“道”了,是一个系统的字,就不重复再讲。点,走这个走之,到这之后注意,也是到这开始起刀,再晚了就不行。
我们再写“道”字看,如果错误的是这样,看,如果这地方从这才起刀,这就晚了,这地方就笨重了。
如果起得过早也不行。如果在这地方起刀的话,在这就起了刀了,这就不行,那太早了。所以它恰到好处,在那个竖笔的这个边线上这么起刀。
(图:“道”字楷书示范四之错误起刀)
练好了“道”字和“通”字以后,其他的字尽管右边没有一竖,你大约也估计得出来,又到这个地方了。
比如说我们写一个“远”字。
写一个“远”字,大家看,看看右边,并没有这么一个竖笔,而是中间有个竖笔。那么这个走之在什么地方起呢?因为你道字写惯了,你知道这个位置,所以到这块的时候,虽然我们没有竖笔,你仍然知道到这块,看,该起笔了,也是这个样的。
(图:“道”字楷书示范五之“远”字)
所以这个楷书当中这些偏旁部首,有相对固定的写法,相对固定。虽然它根据上方,或者根据左右,双方的协调,上下之间比例的安排,有一点轻微的变动,但是大体如此,它有相对固定。它不像行草书一样,行草书比这个变化上,和它的随意性上要大得多,所以楷书规范就在这里。
我们所以把楷书写得非常规范,有时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字写一个样,这倒容易,就是有人讲变化,我每个字写出来都不一样,同样的字都是一个“远”字或者都一个“道”字,我能写出二十个样、三十个样来,其实那些个花拳绣腿那倒容易。
让你写的每个字跟每个字都非常相似,都是一致的,让你几乎每个字和每个字都有重叠、重影、乱真的时候,这是需要功夫的。因此我们讲究的在临帖当中的基本功过硬,就在于每个字写出来都不走样,这是一个必须经过的刻苦地训练。
另外我们在走之方面再向大家介绍一下,就是它的远近距离,再写个“道”字,大家看。
注意,这个走之稍稍距离远一点,不要贴的太近,但是又不可距离太远,所以这就是个度的把握,你看,到这个程度,然后这样写就合适了,这样写就合适了。
(图:“道”字楷书示范六)
如果说你这个尺寸没有把握好,你离得太近了,我只能做例子给大家看,如果离这么近,这个字就不好看,就显得很拥挤。如果离得再远,就显得很松散,如果离这么远,你看这中间这个空白太大。
(图:“道”字楷书示范七)
所以一切都是一个度,就是说不左不右,不即不离。
为什么王羲之伟大,就是在书法上他表现出这种中庸之道,表现的淋漓尽致,非常地贴切,因此总是把他封为书圣,就在于这一点。其他人尽管风格各异,面貌都不同,但是总是在优劣相比之下,王羲之就更加完美。
所以我们说写这个走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楷书的走之这一捺笔,完全是一个基本功的训练,想有什么窍门捷径,最好不要有这种侥幸心理,它就是一个功夫的训练。一次不成十次,十次不成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总会有成功的那个时候。
(未完待续,接下来讲解示范“道”字行书技法。)
相关内容参阅:
部首“竹字头”,“笔”字技法 067
部首“弓字旁”,“张”字技法 068
部首“绞丝旁”,“终”字技法 073
部首“子字旁”,“孙”字技法 074
部首“宝盖头”,“学”字技法 075
临习参考
晋王羲之楷书《乐毅论》之“道”字
晋王羲之楷书《黄庭经》之“道”字
唐欧阳询楷书《虞恭公温彦博碑》之“道”字
唐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之“道”字
唐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之“道”字
元赵孟頫楷书《仇锷墓志铭》之“道”字
讲座视频
文字编辑/彭澎
动图制作/彬子
最通俗的讲述,最正统的书法
“书法入门”(微信号:shufarumen):
独家刊发田蕴章老师系列书法讲座图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