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集邮,小小方寸见风景!
集邮,不知是何时,不知不觉中,有了这项爱好。业余时间,也不由自主,非常细心的,钻到这门收藏艺术中去,成了精神生活的调味品。
当初,外婆离我们家,也就那么百把米,跳个三五步就到。老妈四个弟弟,舅舅们都在外面工作,县城,衢州,杭州。寄回来的信,拆开念给外婆听,然后回信,天经地义,成了我的活。
才小学,非常害羞,很不愿意读信。遇此,老妈会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她没念过书,一次顶嘴了,有本事你自己来。火星一跳,引来更大的火,没完没了的训斥,犯了天大的罪,不可饶恕。
寄回来的信,虽然不多,每次拆信,都会很认真。舍不得把邮票弄破,会剪下来。仔细一看,每枚都像幅缩小版的画,挺漂亮,就收了起来。普通邮票居多,偶尔来张纪念票,就会如获至宝。
会拿只小碗,用清水漂洗邮票。把背面的信封纸,胶水弄干净,晾干夹在旧书本里,弄平整后再藏好,生怕弟弟们摸走。后来知道,这就是信销票。亲戚朋友,邻居家的旧信封,也会去要过来。
外婆家隔壁,住着一女孩。爷爷当年单位上班,退休后在家,爸爸水利厅工作,妈妈老家当老师,有点厉害。她了解我的爱好,不声不响,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来一些民国期间邮票。
周未,帮外公自留地,种的洋葱浇水去。路上,女孩迎上来,悄悄塞我一信封,二话不说就调头走了。愣了一下,回过神来一看,里面有十多枚邮票。喜出望外,指的是邮票,不是女孩子。
那天,邻居女孩送的,有孙中山纪念票,民国邮政普通票。很是珍贵,爱不惜手,心情无比愉悦,不由自主,亨上了快板婺剧。后来,女孩还用白线,有倒扣的钢针,钩了一只大网兜,送给我。
那时,读高中,邮票一直珍藏至今。回想起来,女孩,应该化了不少心思,雪白网兜,用起来很显眼。其实,舍不得用,省城求学都带着。偶尔想起,心里会隐隐作痛,欠了一份特纯的情。
那时,真的很傻。有心女孩,碰到一木头男生,居然收了礼物,无回音,更无回赠。由于不太善于言辞,就连谢谢这么一句简单的话,也没有表示过,估计伤心了。木纳到了极点,太不应该。
杭州读书后,不像在家里。放学后,帮妈妈干活外,还可以摸摸这,修修那。省城校园生活,单一紧凑,收集邮票,一直延续着。每月伙食费,会尽量省点下来。而且定期去看,有没有新票卖。
同桌,建德杨春桥人,四组最后一排。为了菜的花样多一点,饭菜票併在一起。过年回来后,送我一只旧信封,角上贴一枚蒋介石头像。文革期间未毁,冒着被斗争的风险,应该值得庆幸。
浙江教育学院,在文三街。一次进去串门,有位老师,三本集邮册,全是文革票。整页红彤彤,翻一翻都要流口水,转手需要三十元。自己东拼西凑,加起来才二十,好遗憾,不舍的离开了。
工作后,有了正常收入,订了三本杂志,演讲与口才,家俱与生活,集邮。收集邮票,变成了集邮。新票买,盖销票买,各种纪念封也买。还有小本票,小全张,四方联。后来,干脆预订全年票。
下班后,有事可做,邮票越集越多。周未进行整理,按自己的偏好分类。人物类,山水类,花鸟类,风景类;桥梁类,工业生产类,古董类,古装类;历史类,文化类,文革类,体育类。
这几天,又翻出来看看。开国大典,国庆纪念,伟人纪念票。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诗词,还有两枚林彪题词。好几轮的生肖票,上世纪八零年,第一版猴票。
斗牛节,火腿文化博览会,文化节。自己在活动主委会,参与筹办。个人爱好就起作用了,请柬封面,设计了金华斗牛,题款:金华斗牛,东方一绝。现存婺州公园,斗牛雕塑下的那行字。
见票忆景,见票思人,见票串起一路深沉的记忆。恰同学少年,惜男孩懵懂;历奋斗成长,蓄文化素养;放小窗大景,甚是欣慰。
从喜欢书画出发,写各种诗,写散文,写随笔,到集邮,乐此不彼。丰富了业余生活,厚植了精神家园,也充实了人生旅程。
小小方寸,风景无限!
俗夫 2020年11月1日随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