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心血管病变得凶猛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以往的观点认为,心脏病是“男人病”,女性风险较低。但在过去十余年中,男性冠心病死亡率逐年下降,女性不但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上升趋势。尤其当心血管病遇上女性更年期,会变得更为凶猛。近日,美国心脏病协会发布了一份“关注女性绝经过渡期”的科学声明,强调要将绝经过渡期作为心血管健康干预的重要窗口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绝经前后可以说是养护血管的关键期。

通常,女性在50岁左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雌激素保护作用减弱,即进入绝经过渡期。在这一阶段,女性心血管病风险随之增加。研究发现,更年期后,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比之前增加3倍。一般来说,以下问题最为常见。

血压波动大。女性在围绝经期月事紊乱,血压波动较大,特别是情绪激动、身体疲倦或睡眠质量差等情况下,血压会忽高忽低。

血脂升高。受雌激素变化影响,女性脂质代谢会发生紊乱。绝经是女性独有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绝经后,血脂异常率明显上升,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高于同龄男性,而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心律失常。女性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问题,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心悸、心慌,常无诱因,发作时间一般持续几十秒或几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但有些心慌是因为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等自主神经系统处于紊乱状态所致,这些都与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围绝经期女性还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张海澄表示,此时期的女性往往有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特别容易紧张,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去看急诊,大大影响了睡眠质量、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另一种是很不重视自身身体变化,潜意识中认为这是更年期的正常现象,进而忽视心血管病,延误治疗。

张海澄提醒,年轻时,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确实有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血压的作用,血管不容易变硬。而且,绝经前,男女发生冠心病的比例约为7:1,女性患心血管病也主要集中在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多项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但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女性一下子失去了“天然保护伞”,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就会急剧增加。到70岁左右,男女患病比例基本持平,且一旦罹患冠心病,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

根据“关注女性绝经过渡期”的科学声明,张海澄建议更年期前后,女性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保护血管健康。

控制饮食。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特别容易发胖,所以更要控制饮食,将体重、体脂、血压、血糖等一系列与体重相关的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饮食宜少油少盐少糖,每天吃够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250~400克谷薯类食物,40~75克水产类,限制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摄入量。此外,要戒烟限酒,少喝咖啡及带有咖啡因等对心脏有一定刺激作用的功能饮料。

坚持锻炼。每天至少要有30分钟以上的连续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且保证睡眠,养成定时上床,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适当减压。焦虑和抑郁是心血管病的常见精神诱因,女性因情感细腻、敏感,更易出现不良情绪。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工作劳逸结合,积极发展兴趣爱好,尽量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家人之间的关爱对心理减压有重要作用,此时丈夫及家人可以帮忙分担家务,以减轻女性的心理压力与负担。

最后,张海澄提醒,绝经前后,女性一定要每年检查血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有助尽早发现心血管病的蛛丝马迹,及早治疗。(本报记者 石筱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