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话,深了去了!!!
悄么声儿的哥们儿颠儿了,
就跟我悄么声儿来的时候一个样儿,
甩甩我内俩袖子,
连片儿云都敛不走。
——徐志摩《这不是我写的 · 再别康桥》
以上是《再别康桥》的北京话版,您读懂了吗?
语言是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方言也不例外。现如今地道的北京话,说的人少、懂得人更少,好不容易发现个满嘴京片子的老大爷,结果还搬得齁儿老远!
有人以为“普通话不就是北京话么?”这就好比松花蛋和松花江的关系,差姥姥家去了。还有更邪乎的,以为只要在每个词儿后面挂上儿化音就是北京话!其实真不是!
再看看,这张在网上疯传的图
↓ ↓您能“翻译”出几个?↓ ↓
怎么感觉没听哪个北京人这么着说话啊!?
这只是北京话说快了才会吞音成这样式儿!
其实,适当吞音和恰当的儿化音才是北京话的难点!
那么,
如何能说出一口地道、流利的北京话,
这些细节您要注意了!
“儿化音”和“吞音”
北京话之“方言词汇”
有些北京话意思很好猜,比如“点儿背”“跌份儿”“倍儿爽”,但也有很多听音看字都难以理解的方言词汇,一起来学几个。
趁:拥有。
例:“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呢。”
撮:吃饭。
例:“今天去撮烧烤。”
瓷器:特指朋友间的感情像“瓷器”般坚固,紧密。
套瓷:拉近乎,搞好关系。
例:“别跟我套瓷,没用。”
吃心:多心。
例:“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
点补:指吃少量的东西以减轻饥饿感。
例:“饭没好,先点补点儿。”
顶缸:来比喻承担转嫁而来的灾祸,代人受过。
点卯:到那儿报到,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颠儿:北京话里是动词,“走了”“跑了”的意思。
葛色:怪癖,不好相处。
局气:形容某人很仗义。
硌应:厌恶、厌烦。
例:“这人真让人硌应。”
裹乱:从中插入干扰的意思。
例:“你别瞎裹乱了!”
齁儿:味道太过了。
例:“这个糖齁儿甜齁儿甜的。”
鸡贼:形容人小气、能算计、暗藏私心。
不是用来形容偷鸡贼的。
开涮:开玩笑。
例:“没事老拿我开涮。”
杵窝子:见人是生性怯懦、腼腆、胆儿小的意思。
大马趴:形容摔跤的一种姿势,身体前倾,趴在地上,脸朝地摔倒。
底儿掉:形同非常彻底,一干二净,类似“底儿朝天”。
例:“他打牌输个底儿掉。”
点儿背:运气不好的意思。
逗闷子:寻开心。
门儿清:形容对事物特别熟悉、清楚。
原为麻将术语。
拔谱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搓火儿:生气、憋气。
打奔儿:说话或背诵接不下去,中途间歇。
跌份儿:是丢人现眼,不体面、失身份的意思。
逗咳嗽:耍贫嘴。
例:“没事少跟我这儿逗咳嗽。”
吊腰子:是指一种态度,故意找别扭,不肯配合。
例:“甭跟我这儿吊腰子。”
二把刀:指的是工作中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跟刀没关系。
发小儿: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尖果儿:漂亮女孩。
假招子:指虚情假意。
例:“净来这假招子。”
侃大山:高谈阔论、无所不谈。
撂挑子:扔下事情不管了。
例:“你又给我撂挑子。”
老尖儿:老辈的人,多指父母。
末了儿:最后。
例:“末了儿,还挨了一顿批评。”
猫儿腻:隐私,私情。
例:“就你们俩儿那点儿猫儿腻。”
没溜儿:不着边际,没正经。
念秧儿:求别人,但又不直说,而是在闲聊时总提及某事,给人暗示。
幺蛾子:指馊主意、耍花招儿。
燕么虎:指的是指蝙蝠。
不是燕子也不是虎。
炸了庙:在北京话中指的是突然惊愕、急眼的意思。
闷得儿蜜:指的是个人独自享受,一般指睡觉。
和喝蜂蜜没关系。
歇了虎子:壁虎。
跟蝎子、老虎没关系。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连累、牵连。
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
打水飘儿:行动没有回报的。
盖了帽儿:是一种称赞,表示好极了。
与戴帽子没关系。
塌了秧儿:倒闭,关张,事情不成功。
北京人会说不会写的字
北京老话就是这么有意思,外地友人听不明白,北京人忘不了。话里话外藏着北京人的幽默、风趣和北京城的文化。即使城墙没了,胡同四合院拆了,这韵味十足的京片子依旧会“骄傲着”!
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