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方子,化掉寒湿!治腰发麻、屁股凉!
常见症状屁股上半部总是发凉,而且腰部连带着发麻。稍微有点痛,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舒服,发木,一大片的凉。好像被什么东西给蒙住了,罩住了,特别难受。
从中医的角度说,这个症状要考虑痰注木痛。这是常见腰痛症候的一种。中医用二陈汤加减会有效果。
在生活中,有大量的患者,腰部臀部麻木、冷痛、发凉、沉重,特别不舒服。症状在阴雨天可能较明显。
首先看看舌苔,是不是白腻而厚的。再看看身体是不是超重或者肥胖。有没有咳嗽痰多、头晕头胀、恶心、食欲下降、胸闷、心悸心慌等症状。还有就是脉象。容易出现沉滑的脉象。如果上述几个要点基本吻合,可以考虑所谓痰注木痛这个问题。
痰注木痛是腰痛症候的一种。这种人的腰痛,不是着凉了,不是气滞血瘀,而是痰湿之邪,下注腰间臀部,导致的症状。
痰湿之邪,在人体内,哪儿都会去。有可能下注到腰间、臀部。痰浊,黏稠,属阴邪,伤阳气。它会“罩在”身体局部,影响阳气的升发、气血的运行。给人的感觉,就是局部麻木、发凉,甚至有感觉迟钝的倾向。阴雨天寒冷刺激,会让症状加重。
痰湿除了下注腰间,还会到别的地方。上犯于心,是心悸。困于中焦,想欲呕。上犯头面,是头晕头胀。舌苔白腻,脉象沉滑,这些都是痰湿内蕴的症状。
二陈汤配上香附子就是把痰湿化掉。
标配:制茯苓、香附各9克,半夏、橘红各15克,炙甘草4.5克。可以有加减增损。
半夏、橘红、茯苓、甘草,是二陈汤的配伍。二陈汤,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配伍,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半夏燥湿化痰,橘红行气除湿,茯苓健脾利湿。是中医“治痰总剂”,临床应用几率特别大。
对于痰注木痛的患者来说,问题出在痰湿太盛,那就化痰湿。半夏、橘红、茯苓、甘草这样的配伍,就已经可以了。
再加一个香附来行气止痛,就更加周全了。
这个配伍,化痰行气除湿之力强,止痛之效弱,更适合腰臀部位麻木、发凉之感强,但疼痛之感弱,同时伴随重坠不适,以及痰湿内蕴的其他症状者。舌,必然见舌淡苔白腻,脉,必然偏滑。阴虚有火、气虚血虚之人,不能用。
这个是小经验,仅供读者朋友借鉴参考。
人上了年纪,腰臀部位的疼痛不适,是常见的症状。中医在这面,是比较有心得的。在研究阅读冷方南教授所著《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就可了解到,气滞郁痛、淤血刺痛、风湿痹阻、寒湿浸淫、湿热留恋、以及肾虚劳倦等,都可以引发腰痛。治疗的时候,也是用辨证论治的思维来进行。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