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 我看贾平凹 2024-05-25 21:42:08 我跟平凹先生年龄差不多,出身也很相似,都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经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以及以后的改革开放的全部过程。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社会的动乱,人和人之间的互相的猜忌、斗争,以及在社会变革这种大浪潮当中,各种道德、价值观的碰撞、混乱、发展、进步、沉渣泛起以及光彩照人等各个方面。所以我想我们这一批人的作品,实际上是跟我们的时代密切相关的,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时代,也就没有我们这样一批作家,当然也就没有我们写出来这样的作品。尽管我们有很多的共同点,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各自的特点。比如平凹先生的故乡在南北会合地,这种南方的灵秀、北方的粗犷之间,对一个作家的创作心理的影响,以及西北地区的文化跟中原、南方的文化之间非常微妙的一种结合,我觉得这形成了贾平凹先生的很多深层创作心得。这跟我们老家山东高密这个地方不太一样,他是听着秦腔、喝着秦岭的水长大的,我们可能是听着猫腔(流传在高密一带的地方小戏茂腔)长大的,他吃着稻米或者吃着小麦长大,我们可能吃红薯或者玉米长大,所以研究这些很具体很物质化的东西,也许是可以展开创作秘密的一把很有效的钥匙。平凹先生八十年代在全国已经很有名气,改革开放他是最早冒出来的一批作家,但是我们现在想一下,跟贾平凹先生同时出道的很多作家已经不写作了,很少看到他们的新作,即便偶尔有新作也很难有新的气象,而能够一直坚持不懈地写下来的作家屈指可数,平凹兄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而平凹先生的这种低调、谦和、厚道我也是很有发言权的。 文可雕心修学当应无止境 理能通人处世何须论短长 木南撰句 文理先生存 己卯年 平凹书长安 几年前,我曾经在日本读过一篇给日本人做教材的散文,就是贾平凹先生写的,他写的是关于名字的问题。1986年的夏天,他突然接到了一个叫莫言的人从新疆拍来的电报,让去迎接他。当时我跟他素不相识,没有任何交往,但是我们被困到兰州,要在西安落一下,找不到一个熟人。后来我说试一下,给贾平凹拍封电报,写陕西省作家协会贾平凹收。火车晚点四个多小时,到广场一看已经没有人了,我们几个同学在广场上转了一圈,喊贾平凹也喊不到,后来他们说你别在那儿自作多情了,你也不认识人家,也没有任何交往,人家凭什么接了莫名其妙的电报跑这么远接你呢?后来我觉得大家说得对。但是过了许多年之后我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平凹真去接我了,骑自行车去接我,举了一个皮包,皮包上写了两个字——“莫言”,到处问,没人回答他。这真是一段佳话。我知道后也在想,换到我身上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根本不认识这个人,干吗要接他。而且在广场转了很长时间。所以我觉得欠了平凹一顿饭。平凹先生在陕西作家、甚至在中国作家里,在他这个级别的、这个年龄段的作家里,是出国最少的一个,出了寥寥无几的几次国,而我们前几年经常一年出去五六次,最多的时候一年出去八九次。平凹兄在陕西省作家里面是出省最少的。他来北京的大学都是屈指可数。而我们这几年,可能全国的起码三分之一的大学都到过了。平凹先生出国少、出省少、应酬少,但是一直在闷着头写作,所以他的作品最多,作品的质量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而且在不断地否定自己。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将近40年的历程,短篇、中篇、长篇、散文,在各个方面、各种文体都有创造性的贡献。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如果把贾平凹漏掉,那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作为他的朋友兼他的读者,我出道要晚好几年,当年读他的《满月儿》《商州》那些大散文就感受到受益匪浅。我名字叫莫言,但实际上讲话很多,废话更多,平凹先生不叫莫言,他的讲话真少,但是名言很多。我记住他两段名言,一段是关于男人的装饰的问题。他说男人不要穿新衣服,男人关键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脚,一个是头,把皮鞋擦亮,把头发梳光就可以出门了,这让我们当年这些买不起衣服的人很受益。先买双新皮鞋,然后买一盒发蜡,出门把头发抹光,把皮鞋擦亮,就感觉到上下光彩照人了。另外平凹也讲过,关于他的普通话的问题,平凹先生曾说,普通人才讲普通话。毛泽东讲普通话吗?林彪讲普通话吗?周恩来讲普通话吗?他们都不讲普通话。所以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证明贾平凹先生是伟大的作家,不讲普通话。他的方言跟他的创作实际上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内容来源网络,侵删) 赞 (0) 相关推荐 《花本无心自在开》出版发行 .,著名作家马腾驰先生新作<花本无心自在开>近日已出版,正式步入发行阶段,由贾平凹题写书名并再次作序的散文集,收录马先生400多千字的百篇散文,得到阎纲.贾平凹.白描等先生的一致好评,文友 ... 贾平凹车站接人举牌“莫言”,遭受众多注视,却没有一人搭理他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 --贾平凹<自在独行> 提起贾平凹,这 ... 贾平凹与三毛:有的友情比爱情天荒地老 引言:有的友情比爱情天荒地老1991年1月4日日凌晨,三毛在荣民宗医院以肉色丝袜绕颈窒息身亡,终年48岁.离世前,床头还放着一本贾平凹的<贾平凹散文自选集>.当读到<撒哈拉的故事&g ... 范超:我陪平凹先生回铜川 黄堡文化研究 第384期 我陪平凹先生回铜川 范 超 作家范超.贾平凹.和谷(左起) 2018年1月13日,周六,渭河上下一带热土,雪后初霁,分外清丽.和谷文学馆在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设立.提前一周,和 ... 《酱豆》难产 平凹难安 接到京东客服电话,说是贾平凹的<酱豆>早已下单,货还到不了,是否考虑退款?我说:不急,可以等,实在出不了,再退吧. 今年是贾平凹创作的一个小高潮,<暂坐><酱豆>计 ... 【西南作家•散文】张用生/民刊里升起的旗帜——我眼中的《西南作家》及其主编曾令琪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民刊里升起的旗帜 --我眼中的<西南作家> 及其主编曾令琪 文/张用生(四川成都) 20世纪90年代我 ... 贾平凹,他从山里来,走得很深,转得很苦,却无法走出山外 作家贾平凹 图源网络 他从山里来 文/陈瑞琳 一直想写他,却怕写不好.写他的人又太多,亦不缺我.但是总想写他,感觉他身上有许多隐藏的空间,比如他的生动有趣,他的虚无空灵,他的红尘无奈,所以他真是值得 ... 读书周刊■《文汇报》:厚意自乎友情,相聚畅聊往事——贾平凹等日前看望阎纲先生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厚意自乎友情,相聚畅聊往事 --贾平凹等日前看望阎纲先生 文/魏锋 来源:2020年11月12日<上海文汇报.读书周刊> ▲贾平凹(右 ... 【卧虎说】好稿还要有懂稿的编辑(七题) ◎ 说李白杜甫苏轼毛泽东 李白的魅力,在人格的高度:安能摧媚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故为诗仙,是中国文人高耸入云的纪念碑. 杜甫的魅力,在感情的深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故为诗圣, ... 【悼念三毛】孙聪:我给三毛、贾平凹当鸿雁 我给三毛.贾平凹当鸿雁 孙 聪 30年前的元月四日,当代著名台湾作家三毛在台北去世,想起在她去世前的两个多月,和我的见面亲切交谈,仍然厉厉在记忆中无法忘怀,为了纪念这位影响几代人的著名作家三毛,把这 ... 贾平凹的文学成就与莫言不相上下,他有没有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 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贾平凹.陈忠实.路遥.高建群等,都是陕西了不起的大作家,他们的作品都很好,看后印象很深,很震撼.其中,贾平凹被认为是当今文坛上一个表现力很强的作家,而且是多年来颇受争议的著名作家之 ... 贾平凹的“凹”到底怎么读?“ao”还是“... 贾平凹的"凹"到底怎么读?"ao"还是"wa"?总算知道啦!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最后一课是<月迹>,作者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对于 ... 东篱‖你在时光深处回望——听孙聪讲三毛往事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印功,东篱 ,吴革,孙聪) (一) 2017年年底的时候,我在著名作家孙见喜老师家里,和他谈起了新出版的<贾平凹传>,孙老师是这本书的作者,我疑惑于贾平凹与三毛的一段故事 ... 文坛趣事:一个“对”字,里边藏着多少智慧 --周明.贾平凹.齐雅丽看望88岁评论家阎纲 畅聊文坛趣事 ▲贾平凹(右一).周明(右二).齐雅丽(右三)在礼泉看望阎纲(左一) 10月30日一大早,86岁的作家.编审周明,与作家吴兰兰.张兴海.鲁敏 ... 【西南文学•散文】曾令琪/四川/怀念尹西农先生 西南文学·散文 --微刊总第1324期--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简介] 曾令琪,中国辞 ... 品《暂坐》赏《装台》尽显商洛作家实力 原创散文天地 2020年即将过去,在这极不寻常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悲壮与奋进.进入年底,央视一套和八套同时热播陕西二部电视剧<装台>和<大秦赋>,深受全国观众喜爱和狂追.而在中 ... 视频+图文■贾平凹看阎纲来了——礼泉不仅是我成名作《满月儿》创作地,而且阎老也是终生的良师益友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贾平凹看阎纲来了 文/魏锋 马宏茂 <贾平凹看阎纲来了>视频拍摄:魏锋 0:00 周明专程从北京回来看望阎纲先生!视频拍摄:魏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