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周末评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未来的多维影响(上)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肇始于2019年的新冠病毒肺炎在世界各国蔓延,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也对中国未来产生了多维影响。

一、传统中医文化绝境逢生

这次新冠病毒不同于以往的病毒,迄今为止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我国许多医院最初大多使用西医的治疗方式,但结果并不理想。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中医逐渐介入治疗,许多医院开始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有的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在中医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组织中医专家和医护人员多次奔赴武汉投身到各重点医院参与治疗,取得可喜的成就。2020年1月2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1月22日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3月20日又颁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医方案部分》,逐渐完善中医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疗方案。

在这期间,钟南山院士大力提倡用中医治疗新冠病毒肺炎;国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介绍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救治情况;广东省和全国许多省份和医院也纷纷介入中医治疗,并且公布了中医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方案和验方。其中,根据余艳红介绍,在治疗方案中,中医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首先,中医药防治瘟疫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鉴于早期防治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和疫苗,运用中医药防治瘟疫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提高免疫的作用,激发自身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近年的抗击SARS、甲流中,都已经证明了中医药的作用。第二,大量病人治愈出院的事实充分证明,中西医结合效果显著。在最初出院的5万余名确诊患者中,大多数患者使用了中医药,在已经出院的近百例中医药治疗的病人,其中有不少病人都是重症,他们都是运用中药为主的治疗。

随着中医对治疗新冠病毒的普遍介入,国家媒体和地方媒体以及自媒体纷纷宣传中医对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重要性,极大地推动了全国用中医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经验的传播,让传统的中医文化绝境逢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在《求是》杂志撰文强调了优化中医药服务:“推动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治疗,筛选出'三方三药’,形成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诊疗方案。指定湖北省42家中医院作为定点医院,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8个重症病区和江夏方舱医院,其他方舱医院都派驻4—8名中医专家。督促各定点医院把中医药纳入使用范围,对轻症患者,中医药早介入早使用;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医医师全程参与救治方案制定、病例讨论和查房;对医学观察的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主动送药上门;对出院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方案。湖北省中医药使用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都超过90%。”[1]孙春兰副总理充分肯定了中医对新冠病毒的重要疗效,为振兴中医将会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中医受到严峻挑战,在西医占有绝对地位的同时,中医的发展步履维艰,日益萎缩。与西医相比,中医院校培养人才数量较少,中医在职称晋升和评选院士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影响。有些人认为,中医的疗效不够精确,也难以量化,甚至没有经过双盲实验。但实际上,许多中药不但经过了双盲实验,而且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认为“临床疗效是评价中医优势的金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琦认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应充分重视中医药价值,利用好中医药这一独特资源,形成中国特色疾病防控体系。”从中医理论来看,中医的辩证思维是整体性思维和系统思维,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防患于未然,对于强身健体,增强疾病抵抗力,都是非常有效的。

根据医学未来发展的要求,中医现代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据报道,科技部已经完成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立项工作,此次共立43项,中央财政投入经费4.27亿元。这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唯一的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该重点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和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六大任务,旨在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助力。

以笔者愚见,中医未来的发展需要抓住三点:第一,对各种中药材的成分、药理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第二,对各种中药材、药方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化合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双重定量分析;第三,运用各种中药、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手段对人的肌体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把传统中医精华与现代医学科技有机结合,能够促进中医的现代化。

二、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

这次新冠病毒肺炎以人际传播为主,涉及多种传播方式,蔓延迅速,致死率较高,客观上检验了世界各国应对疫情的能力,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减少病毒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首先,建立完善高效的疾病防控体系,这是优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涵。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来看,要从根本上防患疫情,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根据《光明日报》的报道,早在2002年,我国已建立起中央—省—地—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4]国家卫生部第 40 号《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2004年12月9日发布施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2018年1月9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发布会上介绍“中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因此得到提升,实现了中国能在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和未知病原。”我们应该看到,“经过60多年发展与改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健全发展,为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自2009年至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对新冠病毒人传人的现象认识滞后,防控措施还不及时,需要引起深刻反思和总结。从预防疫情传播的角度来看,在应对未来疫情时,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及时、透明、客观地公开相关信息,让每个人都有知情权,力求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其次,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还需要统筹协调社会治理能力,既能完成局部的攻坚克难,又能打赢全局性大规模的抗疫战争。辩证思维启示我们,解决问题有三种思维方式:第一,防患于未然;第二,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第三,问题严重,矛盾激化,冷静化解。从乐观主义和增强自信心的角度来看,虽然可以说这次疫情可防可控,但鉴于既无特效药,又存在人传人的危害性,实际上是难防难控,我们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就武汉疫情来看,我们也没有把疫情防控于萌芽状态,失去防控的最佳机遇;就全国疫情来看,全国各省市通过封闭居民小区和停工停产等方式,春节后又通过延迟开学和延迟开工的方式,努力做到把疫情防控于萌芽状态,切断病毒人际传播的途径,基本控制住了疫情。通过这次疫情的考验,我们在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方面,应该居安思危,具有忧患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或者把疫情防控于萌芽状态,从根本上杜绝疫情的快速蔓延。因此,我们应该落实防控措施,做好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和疫苗研发等诸多方面的预案,力求做到有条不紊,以变应变,以动制动,有备无患。

此外,这次疫情给我们城市建设和人口规划也有重要启示。一方面我们的城市建设规模要科学规划,规模要适度,不能一味地讲究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要控制人口的密度。这次疫情具有传染性,人口密度很高,客观上难以预防人际传播。另外,在小区隔离以及村庄隔离过程中,有的在严防死守中矫枉过正,随意挖路断路;有的防控人员方法简单粗暴,激化矛盾;有的居民缺乏自律,不遵守防控规定等,不利于防控疫情。

建立完善高效的疾病防控体系,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是一项关涉全局的系统工程。为此,政府要提高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理的能力,每个人都要增强全局意识,提高法律修养和道德自律意识。

(该文写于2020年4月,刊发于海外刊物《文化中国》2020年第4期,因为原文较长,拆为三部分分享给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