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啥而活?人生有什么意义?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在这个星球上,人作为一个物种,同样受到生命时间的限制,有生就有死,没有人能够逃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法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虽然是这样,可每个生物都在渴望生命的延续,而这种延续,从古至今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繁衍、血脉的传承,一种是薪尽火传,精神、文化和文明的传承。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简单点说就是当一个男人有了后代,那他就算立即死去,也不算不孝,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
可是,人生在世,如果只是为了这个目的,那人和动物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很多人都是享乐主义者,他们认为人生在于享受,他们追求更多的物质刺激,更好的物质享用。
除了基本是衣食住行需求之外,大多数消费的本质都是在购买一种感觉。如果你不在乎这种感觉,那10万块的包和100块的包就没有什么区别。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表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别人所追求的那些东西——财产、外在的成功以及奢侈的享受,都不屑一顾。爱因斯坦把那种以安逸和享乐视为终极目标的追求,视为“猪栏的理想”。
季羡林应该很赞同爱因斯坦的这个观点,“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我们看他下面这番话,简直是把很多人的一生批判到了骨子里:
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如果我们拿这番话到社会上去对照,就会发现很多人的一辈子都是这么活的。他们的人生追求,根本就在于多捞一点,或者起码比别人多捞一点,多占一点便宜。这样他们就高兴了,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很多。
人性是自私,可如果只是为了自私自利,那人生在世数十年也是肤浅、浅薄的。其实,自私意味着短视,贪婪是一种蠢笨,如果从更长的时间去衡量,我们就更难能理解和认同爱因斯坦、季羡林的理念。
杜甫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只有血脉繁衍这个使命,还应该有“薪尽火传”的 追求。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受益于别人的劳动的成果。你说只管自己就够了,可你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用的手机,大脑里的文字、逻辑、数学、认知等等,都是源于过去和现在的人们的贡献。
没有人是孤岛,我们都是整个大陆的一块,我们都有为他人尽心尽力的责任和义务。
“不要去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索取什么。”爱因斯坦对一个人的真正价值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
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自豪地说,“我所贡献的东西要比我消耗的东西要多”。所谓承前启后,我们应该尽责,不负过去和未来。
但很多人是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他们想过轻松一点的日子,他们只想得到,却不想付出。而这就导致了他们人生的无意义,无价值。
芸芸众生,匆匆过客,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我们是为其他人而活着的”,人这辈子,要想不枉此生,就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找到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