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极简史:这20首名作,惊艳华夏3000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

开周朝800年基业。

民心定,天下安,

为了解百姓生活,

周天子设采诗之官,

于春季行走于乡间、里巷,

收集人民唱出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的歌谣。

再加上一些贵族王侯的声音,

以及庆典仪式上的雅乐颂歌,

渐渐地积累出很多作品。

到春秋时期,已有3000多篇。

后来,孔子取精华305篇,

将其编定到一起,

就成了中国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

滋养华夏文学3000年。

窈窕淑女,宜室宜家,

新婚燕尔,琴瑟调和,

今夕何夕,亿万斯年,

哀鸿遍野,未雨绸缪,

高山仰止,楚楚动人

……

几千年过去了,

《诗经》中的文字,

仍大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梁启超说:

“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

《诗经》其首也。

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

轻吟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

似乎伸出手去,就能触摸到

3000年前的古老往事,

感受先民情动于衷的美好。

01

与今日常见的《国风》《小雅》《大雅》《颂》的排序不同,

《诗经》的写作顺序正好相反,

《颂》《大雅》被认为是诗集的最早部分。

《周颂·清庙》

於穆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周颂·清庙》是《颂》的第一篇,

即“颂之始”,

是周公率诸侯群臣告祭周文王的乐歌,

被奉为祭祀颂歌的典范。

周文王姬昌,在殷商末期为西伯,

虽未能一统中原,

却礼贤下士,广罗人才,

拜姜子牙为军师,制定军国大计,

为儿子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

周公是周文王第四子——姬旦,

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姬发去世后,成王幼小,

由周公辅政,

东征平叛、分封列国、

建东都洛邑、制定礼乐、

第七年还政于成王姬诵。

始有成康之治,天下安宁。

《周颂·有客》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

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周颂·有客》是周成王为微子饯行时的乐歌。

微子是纣王的同母兄长,

因为出生时,母亲还没有转为正妻,

只是个妾,就失去了继承权。

商亡后,微子被周成王封于

商朝发源地——商丘,建立宋国,

统治商朝部分遗民,

成为周朝宋国的始祖。

微子朝周之时,周成王盛情款待,

临去时不仅殷殷挽留,

还带领群臣饯行,

给足了对方面子和尊重。

宗庙祭祀,宫廷筵宴,

或歌颂祖先功德,

或敬告天地鬼神,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

是宣扬天命、功德

献给祖先的颂歌。

除了《周颂》,

《颂》还包括《鲁颂》《商颂》,

分别赞颂各自先祖。

《商颂·玄鸟》(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

在武丁孙子。

《商颂·玄鸟》是殷商后代宋国

祭祀其祖先武丁的乐歌。

开头讲的是商朝先祖诞生的故事。

玄鸟是神话传说里的神鸟,

一个叫简狄的女子,

因吞食了玄鸟蛋,产下一子。

这个孩子就是契,商的始祖。

他的第14代孙就是商汤,

商朝开国君主。

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

在位时,重用傅说,

商朝达到全盛期,

中原王朝成为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

史称“武丁盛世”。

02

大雅

孔子在谈到《诗经》时,

常说:“不学诗,无以言。”

对于那时的人来说,

学诗不是为了记诵,

更是为了在各种社会交往中有谈资。

他们最为偏爱的,就是《大雅》。

《大雅》比《颂》的内容更为复杂,

除了部分祭祀颂歌、宫廷颂词,

更多的是追忆周朝建立与兴起的王朝颂歌。

像是一部史诗,

把民族信念和家国情感建立了起来。

《大雅·生民之什·生民》(选)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

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yòu)。

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

环山之水,必有其源。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

一直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

和所有始祖传说类似,

周人的故事,也是从神话开始。

但不同的是,它不是武功的神话,

而是农业文明的神话。

故事里,「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帝喾,他的元妃叫姜嫄。

有一次,姜嫄外出,踩到了巨人的足迹,

不料,回来后发现自己怀孕,

姜嫄又惊又怕,却毫无办法。

十月怀胎后,孩子出生,

姜嫄以为是妖,就把孩子扔了,

可不管怎么扔,都扔不掉,

扔到巷道,牛马喂养他,

扔到山林,樵夫救了他,

扔到寒冰上,天上的大鸟都飞来暖着他,

最后,姜嫄只好让人把他抱了回来,

取名弃。这个叫弃的孩子,

就是大名鼎鼎的后稷。

弃天生自带种庄稼技能,

小小年纪就懂得除杂草、播良种。

在那个以采集、渔猎为生的时代,

这个技能,让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先民们

过上稳定的生活。

因为是唯一掌握农耕技术的专业人才,

当他长大后,很自然地被尧帝选为农师,

掌管天下农事。

舜帝继位后,

又赐予他“后稷”的称号。

封地邰,也就成了周人发源地。

《大雅·文王之什·绵》(选)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因为《封神演义》的传播度,

想到周文王他们,

我们总会想到「岐山」,

这是周王朝的龙兴之地。

然而从邰到岐山,

却是一条漫漫流浪路。

西北自然环境造成的农业不稳定,

游牧民族的入侵,

为了生存,周人不得不一次次离开故土。

到古公亶(dǎn)父时,

也就是周文王的祖父,

带着周人翻山渡水,

在渭河流域的岐山安顿下来。

亶父传季历,季历传姬昌,

姬昌继承先辈遗志,

将强周事业做大做强。

《大雅》其实是周朝的寻根文学,

也是周朝的民族教育,

雅者,正也,诗歌之正声。

所以称它为雅。

这种诗歌里有壮丽的山川,

有民族意识的觉醒,

平时大家不会唱,

一定是在庙堂朝会或者国家庆典的时候才唱,

教育下一代不要忘本,

要记住你是从哪里来的。

03

小雅

时间滚滚向前,

分封建制的周朝,

随着诸侯崛起、天子昏聩,

而日渐衰弱。

到周幽王时,峰火戏诸侯,终遭反噬。

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

公元前770前,

废太子姬宜臼迁都洛阳,是谓东周,

自此,开启春秋时代。

《大雅·召旻》(选)

旻(mín)天疾威,天笃降丧。

瘨(diān)我饥馑,民卒流亡。

我居圉(yǔ)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讧。

昏椓靡共,溃溃回遹(yù),

实靖夷我邦。

《大雅·召旻》是《大雅》最后一首诗,

讲的便是对周幽王乱政亡国的痛心之情。

主要创作于西周末年的《小雅》,

主基调也是这种现实主义精神,

将重点放在了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

以及婚姻爱情的叙写。

与《国风》不同的是,

它是知识分子、士大夫所作。

《小雅·鹿鸣》(选)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曾经,君臣和谐。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曾经,战士们纵思乡心切,

亦豪情满怀,不忘使命。

后来呢?

《小雅·小旻》(选)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谋犹回遹(yù),何日斯沮?

谋臧不从,不臧覆用。

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天子昏愦无道,

人们活得战战兢兢。

《小雅·楚茨》(选)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

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我仓既盈,我庾维亿。

以为酒食,以享以祀,

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

乐具入奏,以绥后禄。

尔肴既将,莫怨具庆。

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神嗜饮食,使君寿考。

孔惠孔时,维其尽之。

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礼乐将崩时,《小雅·楚茨》描写出了

所有宗庙祭祀活动的样本与精华,

再现了往昔的秩序。

「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向生者及子孙后代祷告,

好像只要子孙后代在祭祀时唱上这些祭歌,

一切还能保持原样。

但社会秩序大变,

「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早已成大势。

04

国风

《左传》里,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鲁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

因「无道」被赶出卫国的卫献公,

在外逃亡十二年后,复位成功。

当年,卫献公访问晋国,

结果被扣押。

曾收留过他的齐景公,就联合郑简公,

一起到晋国为其求情。

晋平公先是无动于衷,

直到郑国大夫子展赋诗一首。

《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一个要做天下盟主的国家,

一定要考虑社会影响,

不能因为这事失了大国风范,

毕竟人言可畏。

晋国君臣权衡了下利弊,

最终放了卫献公。

虽然,这首诗因这次事件名声大噪,

但其实,这首诗的诞生

和这些人都没有关系。

《毛传》(宋以前《诗经》权威解读)说,

它是在批评郑庄公,

刻意纵容自己弟弟篡权,

最后又以武力镇压。

到宋代,研究《诗经》的名家

则拒绝接受这种说法,

朱熹说,这是“淫奔之诗”。

到了现代,学者们更多则认为

这是出自一个姑娘之口,

她在担心情人的莽撞冲动

会损害自己的名声。

而这,就是《国风》,

应用场合不同,所指也不同。

比起《大雅》《颂》,少数《小雅》

对道德、美政没有疑义的叙述,

常被“断章取义”地运用着。

但无人否认,

《国风》就是《诗经》最精彩的华章。

它从民间来,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有人性的觉醒,有生命意识的产生,

有真诚的人生态度,

有人之初最纯粹的美好,

有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

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诗经》

也是《国风》的第一篇。

在《诗经》列入四书五经

成为必读书目的很长一段时间,

这首诗被认为是讲后妃之德的。

朱熹说,“淑女”指太姒,

“君子”指周文王姬昌。

姬昌对太姒一见钟情,

于是有了两人的结合,

后来的子嗣绵延,

周朝的基业。

好像如此才能解释

为什么先贤在编定诗经时

没选文人士大夫的《大雅》《小雅》,

也没选高高在上的《颂》,

而偏偏是它放在首篇。

却忽略了关雎之美,

美在青春,美在阳光。

男欢女爱,人伦之始,

这是自然而健康的情感。

而凡所有美,都是生命的指引。

《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这首诗像一幕生活剧,

一个妻子在催丈夫起床。

丈夫赖床不起,就说:

天还未亮呀。

妻子说:你起来看看,

启明星多灿烂。

待丈夫打猎归来,

二人一起享用一起饮酒,

让人很自然想到了白头偕老。

多美啊,一对普通的夫妻,

在星空下,在这片土地上,

把寻常岁月过成静好时光。

不管是周朝还是汉唐明清,

这份美好超越了时代。

中国文学里最浪漫的动作是什么?

不是亲吻,不是拥抱,

而是牵手。

《邶风·击鼓》(选)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邶风·北风》(选)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让我牵着你的手,

与你一起慢慢变老。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你要是喜欢我对我好,

就拉着我的手一起走吧。

不管风生云起,直到天荒地老,

当一个人牵起另一人的手,

是刻骨铭心的深情,

亦是亘古不变的承诺。

远古的人们,

还有着素朴的可爱。

对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

都有着基本判断。

《卫风·硕人》(选)

硕人其颀,衣锦褧(jiǒng)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

描写美女的开山之作和标杆之作。

被称“千古颂美人者,

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可这样的美人,卫庄公却不爱。

齐国的公主,绝世的容颜,

又是中国有记录以来第一位女诗人,

出嫁时引起轰动的庄姜,

没有人想到会是孤灯长伴的结局。

她的夫君,另有所爱。

她的养子卫桓公姬完,

虽继承了王位,

却又被夺位者谋杀。

于是含泪送桓公之妇归国。

《邶风·燕燕》(选)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依依惜别之情,

缠绵悱恻,鬼神可泣。

清代王士禛说它是

“万古送别之祖”。

《卫风·淇奥》(选)

瞻彼淇奥(yù),绿竹猗猗( yī)。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

美男子,不仅长得好看,

学问、修养、人品,

都经得起打磨。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是诗经里最美的公子,

一眼万年。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真正的兄弟,同仇敌忾、偕作并行。

《卫风·氓》(选)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爱错了人就放手,走错了路就回头。

孔子讲《关雎》时,

曾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实,整部《诗经》给人最大的感觉

就是没有绝望,无论多么悲哀。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特别典型的《诗经》风范。

它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不可得而作,

却没有哀怨,没有愤怒,

一切都是淡淡的。

他真诚、执著地去追求,

相信“她”在那里,

最后一定有希望;

他却并不强求,

明白“道阻且长”,

所以这份感情显得温暖而又深刻。

《王风·黍离》(选)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在中国文学里,

黍离是悲伤的一种方式。

古龙说:"或许只有无可奈何,

才是人类最大的悲哀。"

黍离之悲不仅无可奈何,

还无人能懂。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家国残破的悲伤,

无人言说的苦痛,

何以解脱?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就像冬天万物都会枯萎,

可总有春天到来的一天,不是吗?

农业社会的人们始终相信,

冬去春来,万物循环不息。

所以,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里,

我们始终看到,

在孤独无望里,也总有人继续前行。

而所有这些,也造就了我们中国人

对生活、生命珍视的人生态度。

《魏风·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这是一首战士思乡的诗。

他没有直接说自己有多想念,

而是想像着家中的父母兄长

在如何地思念着他。

和西方诗歌不同,

《诗经》里关于战士的诗,

大多都是这种:

不是疆场的厮杀,

而是对家庭生活的眷恋。

一个叫埃尔韦·圣·德尼的法国人说:

“也许在任何其他民族的诗文里

找不到类似(《诗经》)的作品。”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

最质朴的情感。

农耕文明的底色,

让我们热爱和平稳定,

千年不变。

蒋勋说:

“最好的文学并不是拿来做教科书的,

也不是拿来做考试范本的,

而是使多数人觉得活着有意义,

让人感觉活着是幸福的。”

带着3000年的美丽与哀愁的《诗经》,

从农业社会走出的《诗经》,

于是,就成了我们精神的故乡。

本号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