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118):谍影重重的谋反大案(4)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18)

太子党和秦王党相争,对上要争取老大李渊的支持,对下要不断壮大自己实力。

壮大实力主要干一件事:拉人。高端低端都要拉,高端组班子、低端建队伍。

杨文干的事情出来之前,太子曾从燕王李艺那里征调了三百名‘幽州突骑’,准备充实下卫队。‘幽州突骑’简单说就是幽州出产的一种突击骑兵,历史悠久、战斗力指数爆棚。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家的时候,就靠它打了不少胜仗,赞叹其为‘天下精兵’。打个比方吧,李世民那个著名的‘玄甲军’,就可以看作创新版的‘幽州突骑’。

幽州突骑

领导干部的警卫力量,那都是有编制的。什么级别该用多少,有严格的规定。私自超配警卫,可不象多配个保健护士那么简单,它是一项很敏感、很严重的违法行为。当然这个事大家其实都在干,李世民那边私下里也没少招,关键在于不能叫皇上知道。李建成保密工作可能大意了一点,很快有人把这个情况捅到李渊那里。李渊大怒,把太子喊来一顿臭训,具体操办的那个人,判了个流放,地点四川西昌。不知道西昌那里有点什么可怕的东西,流放犯都往那儿送。

挨完训李建成感觉要低调一点,‘幽州突骑’这样的名牌产品是不敢再弄了,一次三百人这样的大规模招聘会也不能再办了,于是就有了杨文干‘私使募壮士送长安’的事。你说要是又被李渊知道了,会不会火大呢?这时那副铠甲也派上用场了——这不是保家卫国的装备,而是武装私兵的证据。

以上皆是事实,尔朱焕他们只要如实报告就可以了。这次叫他们送甲,谁知道以前还派他们干过什么名堂?正好竹筒倒豆子一并交待。当着李渊的面,还可以演一出忠臣的好戏:“不是我们不侍奉太子,实在不愿意看见太子违背皇上命令、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也劝,可是太子不听啊!那谁谁谁,就因为多说几句被撤了职。撤职还没什么,听说某某甚至被灭了口!我们身死是小事,太子这样下去,危及国家安全是大事啊!”

告状的最高境界,每一句都是真话,然而凑到一块,给你一个错误的结论。小人难防,就难防在这些地方。

谈完告状的内容,回过头再说告状的动机。

很简单:不是被人收买,就是受人胁迫。谁会、谁又有能力做这些事呢?只有秦王党的人。至于具体是谁,后面也有线索。

事件的第二个疑点:太子没反,你杨文干反什么呢?还有:宇文颖你到底是哪伙的?

杨文干事件里,尔朱焕他们告状是第一步。太子的应对算第二步。面对险局,太子保持了清醒,孤身前往仁智宫,当面向父皇请罪。搞不好也作点解释:儿臣是有点越线行为,但绝没有犯上作乱的意图。你看老二,抓住一切机会培养自己的势力,我这不也是为了防着他点吗?

太子这边问不出什么名堂,保险起见,李渊派宇文颖去召杨文干。只要杨文干一到场,三方对质,真相不说水落石出,起码也弄个七八分清楚。

没想到宇文颖这一去,便把杨文干送上了绝路。事件,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宇文颖你到底说了什么?

谨慎的司马光在此处,只写下四个字:‘以情告之。

这写了等于白写。什么叫以情告之?说太子被诬告叫你去解释下也是‘情’,说太子被关起来形势危急也是‘情’,甚至说太子完蛋了下一个就到你也是个‘情’。以哪个‘情’告之,才是关键。这个司马光,实在是个打太极的高手。

我们现在也没办法找宇文颖来对质,只知道结果:他去后一谈,杨文干就反了。

站在杨文干的角度,宇文颖的突然来访显然不是什么好兆头。你想啊,他这边和东宫打得火热,来来往往都是太子的人,办得又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事。突然间,中央派来个部长这样的大官,说:走,跟我去见皇上!是不是有种干了坏事被叫去见班主任的感觉?

这时候,宇文颖的态度就是个关键。因为他的态度,就代表了中央的态度。

唯一对此有明确说法的是《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说宇文颖和李元吉好,李元吉私下交待:去了以后把这边情况告诉杨文干。然后,杨文干就反了(‘元吉阴结颖,使告文干,文干遽率兵反’)。

按他这意思,等于李元吉唆使杨文干造反。这是个什么逻辑!

李元吉是太子死党,太子没松口(史书中没有任何太子承认谋反的记录。如果有,哪怕只言片语,结局将完全不同),其他人打死也不能认啊!皇上将信将疑、底下暗流涌动之际,你鼓动杨文干起兵,不是坐实了谋反罪名、把太子往火坑里推吗?

我想宇文颖真要是太子党,李元吉一定交待:“去了千万要稳住杨文干啊!跟他说来了没事的,几个小问题简单解释下就完了。”顶多加一句:“有人在搞事。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太子无罪,一定要坚决顶住,将来太子不会忘记大家的。”

那是不是《新唐书》在瞎说呢?倒也不一定。可能李元吉确实和宇文颖交待了,宇文颖也确实就传话给杨文干了。只不过,这和杨文干的反没有什么关系。杨文干要反,或许得到其他方面消息,或许仅仅因为事情闹大了怕自己做替罪羊。此人据说一贯行事凶险(‘文干素凶诐<bì>’),搞不好脑子一抽筋想搏一搏。总之,这不过又是一个字字实情、凑到一块成了瞎话的例子。

不管宇文颖说了啥,总之他没能完成任务——把杨文干带回来。但杨文干也没有为难他,一直到杨文干被手下斩首、兵变平息,他还好端端的在庆州呆着。

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其实从杨文干起兵的那天起,宇文颖的命运已经注定,就是阎王爷也救不了他了。

无论他是太子党也好、秦王派也罢,哪怕你无党无派、又或者干脆就是一个双面间谍,杨文干一死,你找谁替你作证呢?谁又会在这时候出来替你说话呢?

有人说那我把幕后人物招出来还不行吗?且不说你参与党争、欺瞒皇上已经是大罪,关键谁会认呢。请问你有白纸黑字、或者什么谈话录音作为证据吗?没有证据,你供出秦王、秦王饶不过你;供出太子、太子饶不了你;谁也供不出来、皇上不能饶你。早知如此,不如被杨文干杀了,还能混个烈士啊!

司马光暗示宇文颖被李世民军当场诛杀,那大概说明他是秦王党的人。《新唐书》说他被抓回长安、李渊搞了个审问,结果‘颖无以对,斩之。’是啊,他拿什么来对呢?总之,随着杨文干、宇文颖两颗人头落地,宇文颖的真实身份,就成了千古之谜。

(0)

相关推荐

  • 大唐太子李建成真的是一个无能之辈吗?

    大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即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亲手一箭射死.李建成除长子早卒,其余五子都在玄武门之变被诛 ...

  • 李建成谋反事件揭发后,李渊为何仍让他当太子?背后真相是什么?

    唐朝武德七年(624年)六月,唐高祖李渊带着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等人一起前往长安以北宜君县境内的仁智宫避暑.同时任命太子李建成留守长安,负责帝国的日常行政事务.然而,就在李渊的銮驾刚离开长安不久,太 ...

  • 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真的只是被动反击吗?

    本 文 约 5417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在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生冲突,史称"玄武门之变 ...

  • 一夜,李渊来到张婕妤寝宫,正想好好享受一...

    一夜,李渊来到张婕妤寝宫,正想好好享受一下温柔乡,不料,张婕妤却哭得梨花带雨. 张婕妤哭诉道:"陛下要替臣妾做主啊!秦王殿下欺辱臣妾,将陛下赐给臣妾家的田抢了去,赏给了他的部下李神通.爹爹上 ...

  • 当你不能一次性击败对手时,记住

    玄武门之变两年前,太子李建成为了防范秦王李世民.让自己的亲信杨文干在外地训练勇士送到长安充实东宫守卫.这个事情被李世民探得,于是暗中让人告密上报说李建成招募死士要谋反. 李渊接到密报果然怒了,怒斥并关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20):谍影重重的谋反大案(6)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20) 杨文干事件,表面简单.底下复杂:时间不长,影响深远. 史书对这个事件的记载,还有更多细节,都是李渊怎么怎么生气.李世民怎么怎么大度.李建成他们怎么怎么使坏,但写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19):谍影重重的谋反大案(5)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19) 杨文干事件的第三个疑点:太子出问题,处罚李世民手下干嘛呢? 杨文干没起兵前,李渊火头很大,对太子又是责骂又是关小黑屋.杨文干一起兵,李渊反倒心平气和.安排他回长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17):谍影重重的谋反大案(3)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17) 李渊收拾完家里两个儿子,外面的事情倒很简单.七月五日,仓猝起兵的杨文干就不打自垮,被手下人斩杀.不知道司马光掌握了什么材料,紧跟着来了句'抓获宇文颖,斩首.'应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16):谍影重重的谋反大案(2)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16) 尔朱焕和桥公山带着铠甲走到豳州(bīn,陕西省彬县)这个地方,就停了下来.他们找到当地领导,说有个极其重要的情况,要立即向皇上报告. 紧急情况.又是太子府上的人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15):谍影重重的谋反大案(1)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15) 李渊这头操心着国事,另一头,家事也不让他省心.不过对他来说反正都一样,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四月一号颁布了新的律令.六月三号,忙活了几个月的李渊给自己安排了一次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71):唐朝不杀开国功臣吗?其实是个误会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71) 贞观八年(634年),一连串军事外交活动均告失败后,吐谷浑再次发兵侵扰凉州(甘肃武威).这次,李世民下决心作一个彻底的解决.11月21日,'下诏大举讨吐谷浑.'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72):西定慕容——李靖的最后一战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72) 贞观九年(635年)唐朝对吐谷浑的作战,比五年前打更厉害的东突厥,还要艰难得多. 这里面有多种原因:天时,东突厥遭受了连续天灾,国力受损:地利,突厥颉利可汗当时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73):消灭敌人,既开心,又操心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73) 打垮吐谷浑,估计李世民的心情和五年前差不多:既开心,又操心.当时也是李靖带队,三个月消灭东突厥,还活捉颉利可汗.要说有什么区别,可能这次开心少一点,操心更多一点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74):什么样的女子,能够成为百代楷模?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74) 贞观九年(635年)太上皇李渊去世,李世民更多的是一种礼节上的哀悼.而次年另外一位至亲人物--长孙皇后的离世,则给他带来深切的悲痛. 这个长孙皇后可不简单. 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