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118):谍影重重的谋反大案(4)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18)
太子党和秦王党相争,对上要争取老大李渊的支持,对下要不断壮大自己实力。
壮大实力主要干一件事:拉人。高端低端都要拉,高端组班子、低端建队伍。
杨文干的事情出来之前,太子曾从燕王李艺那里征调了三百名‘幽州突骑’,准备充实下卫队。‘幽州突骑’简单说就是幽州出产的一种突击骑兵,历史悠久、战斗力指数爆棚。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家的时候,就靠它打了不少胜仗,赞叹其为‘天下精兵’。打个比方吧,李世民那个著名的‘玄甲军’,就可以看作创新版的‘幽州突骑’。
幽州突骑
领导干部的警卫力量,那都是有编制的。什么级别该用多少,有严格的规定。私自超配警卫,可不象多配个保健护士那么简单,它是一项很敏感、很严重的违法行为。当然这个事大家其实都在干,李世民那边私下里也没少招,关键在于不能叫皇上知道。李建成保密工作可能大意了一点,很快有人把这个情况捅到李渊那里。李渊大怒,把太子喊来一顿臭训,具体操办的那个人,判了个流放,地点四川西昌。不知道西昌那里有点什么可怕的东西,流放犯都往那儿送。
挨完训李建成感觉要低调一点,‘幽州突骑’这样的名牌产品是不敢再弄了,一次三百人这样的大规模招聘会也不能再办了,于是就有了杨文干‘私使募壮士送长安’的事。你说要是又被李渊知道了,会不会火大呢?这时那副铠甲也派上用场了——这不是保家卫国的装备,而是武装私兵的证据。
以上皆是事实,尔朱焕他们只要如实报告就可以了。这次叫他们送甲,谁知道以前还派他们干过什么名堂?正好竹筒倒豆子一并交待。当着李渊的面,还可以演一出忠臣的好戏:“不是我们不侍奉太子,实在不愿意看见太子违背皇上命令、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也劝,可是太子不听啊!那谁谁谁,就因为多说几句被撤了职。撤职还没什么,听说某某甚至被灭了口!我们身死是小事,太子这样下去,危及国家安全是大事啊!”
告状的最高境界,每一句都是真话,然而凑到一块,给你一个错误的结论。小人难防,就难防在这些地方。
谈完告状的内容,回过头再说告状的动机。
很简单:不是被人收买,就是受人胁迫。谁会、谁又有能力做这些事呢?只有秦王党的人。至于具体是谁,后面也有线索。
事件的第二个疑点:太子没反,你杨文干反什么呢?还有:宇文颖你到底是哪伙的?
杨文干事件里,尔朱焕他们告状是第一步。太子的应对算第二步。面对险局,太子保持了清醒,孤身前往仁智宫,当面向父皇请罪。搞不好也作点解释:儿臣是有点越线行为,但绝没有犯上作乱的意图。你看老二,抓住一切机会培养自己的势力,我这不也是为了防着他点吗?
太子这边问不出什么名堂,保险起见,李渊派宇文颖去召杨文干。只要杨文干一到场,三方对质,真相不说水落石出,起码也弄个七八分清楚。
没想到宇文颖这一去,便把杨文干送上了绝路。事件,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宇文颖你到底说了什么?
谨慎的司马光在此处,只写下四个字:‘以情告之。’
这写了等于白写。什么叫以情告之?说太子被诬告叫你去解释下也是‘情’,说太子被关起来形势危急也是‘情’,甚至说太子完蛋了下一个就到你也是个‘情’。以哪个‘情’告之,才是关键。这个司马光,实在是个打太极的高手。
我们现在也没办法找宇文颖来对质,只知道结果:他去后一谈,杨文干就反了。
站在杨文干的角度,宇文颖的突然来访显然不是什么好兆头。你想啊,他这边和东宫打得火热,来来往往都是太子的人,办得又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事。突然间,中央派来个部长这样的大官,说:走,跟我去见皇上!是不是有种干了坏事被叫去见班主任的感觉?
这时候,宇文颖的态度就是个关键。因为他的态度,就代表了中央的态度。
唯一对此有明确说法的是《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说宇文颖和李元吉好,李元吉私下交待:去了以后把这边情况告诉杨文干。然后,杨文干就反了(‘元吉阴结颖,使告文干,文干遽率兵反’)。
按他这意思,等于李元吉唆使杨文干造反。这是个什么逻辑!
李元吉是太子死党,太子没松口(史书中没有任何太子承认谋反的记录。如果有,哪怕只言片语,结局将完全不同),其他人打死也不能认啊!皇上将信将疑、底下暗流涌动之际,你鼓动杨文干起兵,不是坐实了谋反罪名、把太子往火坑里推吗?
我想宇文颖真要是太子党,李元吉一定交待:“去了千万要稳住杨文干啊!跟他说来了没事的,几个小问题简单解释下就完了。”顶多加一句:“有人在搞事。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太子无罪,一定要坚决顶住,将来太子不会忘记大家的。”
那是不是《新唐书》在瞎说呢?倒也不一定。可能李元吉确实和宇文颖交待了,宇文颖也确实就传话给杨文干了。只不过,这和杨文干的反没有什么关系。杨文干要反,或许得到其他方面消息,或许仅仅因为事情闹大了怕自己做替罪羊。此人据说一贯行事凶险(‘文干素凶诐<bì>’),搞不好脑子一抽筋想搏一搏。总之,这不过又是一个字字实情、凑到一块成了瞎话的例子。
不管宇文颖说了啥,总之他没能完成任务——把杨文干带回来。但杨文干也没有为难他,一直到杨文干被手下斩首、兵变平息,他还好端端的在庆州呆着。
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其实从杨文干起兵的那天起,宇文颖的命运已经注定,就是阎王爷也救不了他了。
无论他是太子党也好、秦王派也罢,哪怕你无党无派、又或者干脆就是一个双面间谍,杨文干一死,你找谁替你作证呢?谁又会在这时候出来替你说话呢?
有人说那我把幕后人物招出来还不行吗?且不说你参与党争、欺瞒皇上已经是大罪,关键谁会认呢。请问你有白纸黑字、或者什么谈话录音作为证据吗?没有证据,你供出秦王、秦王饶不过你;供出太子、太子饶不了你;谁也供不出来、皇上不能饶你。早知如此,不如被杨文干杀了,还能混个烈士啊!
司马光暗示宇文颖被李世民军当场诛杀,那大概说明他是秦王党的人。《新唐书》说他被抓回长安、李渊搞了个审问,结果‘颖无以对,斩之。’是啊,他拿什么来对呢?总之,随着杨文干、宇文颖两颗人头落地,宇文颖的真实身份,就成了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