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行原创散文丨让故乡走向远方

让故乡走向远方

文/周长行

想回老家定居多年,真正开始拾掇老屋老宅才是近期的事情。故乡“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把危屋破墙翻新换样,这样一来,我才下定决心回去将残垣断壁和那座几乎塌架的老屋统统做了处理,并着手准备把我的创作室从济宁闹市区搬到父母留下来的宅地上。

屈指算来,我离开老家已半个多世纪,与当年相比,如今的村庄基本上是面目全非。我熟识的老人们大都相继离世,年轻人也都到外地谋生。老了的我想回去,村子里的年轻人想出去。但是,这与所谓的“围城现象”有所不同。正如我去年发表的那篇纪实散文《回不去的故乡》中所描写的:村庄变大了(向外扩展了一倍多);变高了(有不少二层楼房);道路变宽变直变平了,都是柏油路;然而,村子却变空了,真正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大白天也很少见到人来人往;变寂寞了,原来的学校撤销合并到另一个村庄去了,没有了孩子们的歌声、笑声和读书声,村里白昼的静寂比夜晚更令人不安。《回不去的故乡》发表后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说明类似状况比较普遍,甚至还会带来一系列值得上下关注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进了城的乡亲一旦经不起越来越昂贵的房费、学费、医疗费等等无法预料的困难,大概还会有一些人要重返故里,在村里毕竟还有他们可以耕种的土地。一些随子女进城的老人,他们大都还要回到故乡来打发余生。当下全国方兴未艾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我看来,好像是在为不可预知的“未来”做着让人难以置信的准备:一旦发生比新冠病毒更厉害的疫情,发生大地震似的灾难,爆发毁灭性的战争,等等不可掌控无法预期的天灾人祸,那么一个个原本分散的所谓“变空”了的村庄,就极有可能华丽转身为难得的温柔之乡、避难之所,人头攒动之地。大聚集必然导致大分散,大“裸露”必然导致大“藏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来如此。

我不希望灾难,甚至害怕灾难,但是,灾难正以防不胜防你方唱罢我登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架势向人类袭来。这个庚子年轮番上演的“空城现象”,新冠病毒的“刁滑”特性都在警告人类:不要过分聚集,不要扎堆,不要都拥挤在空间逼仄的城市里……而高度分散的,暂时“空荡”的广大农村正在默默孕育着我们难以想象的“承接”与“容纳”功能!当下“美丽建设”的高歌或许正是农村未来分外受用的预言和预演。

我对“美丽乡村”的种种观察和思考,不仅曾经让我写作发表了一些文章和诗歌,它还决定了我事关余生的选择。我想身体力行地上演一把现实版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活报剧。五十年前,即1969年2月我坐着生产队的马车去当了兵。五十年后,我将要坐着搬家公司的皮卡回到故乡,从此落定心绪,不再漂泊。算不上衣锦还乡,但我将抱着我的几部作品履行一个中国作家一个老记者的使命而回到故里。走时我是一个20岁的青年,回来时已年届古稀。然而,我在写作上却正值旺年。我的那部以故乡为背景已写了15万字再也写不下去了奄奄一息的长篇小说《浑人八斤》,或许在故乡能够找到活路。另一部被我搁置了多年的长篇小说《故乡的凯旋门》也或许在故乡能够寻找到凯旋之门。或许不再是什么“或许”,而是根据自己的力所能及,去直面故乡真实的生活,以“短刀快枪”喜闻乐见的叙事风格,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大事小情,家长里短,奇闻异事,蚂蚁上树,鸡飞狗跳,记录下来,发表出去,让故乡故事走向远方。

设若如此,回到故乡的我,岂不是又开启了一次从故乡的再出发啊……

(写于2020年12月1日)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1949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黄南村。1969年2月参军入伍。1990年9月转业回地方供职于济宁电视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诗人。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鲲鹏腾飞的地方》、长篇传记文学《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乔羽恋歌》《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等。曾主笔撰写中央电视台39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其由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京九解说词》已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正式教材使用。退休后,致力于网络文学的写作,以其接地气、独立特行的作品获得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作品至上,读者至上,生活至上”的理念,正是他奋力笔耕下潜民间的动力和目标。

(0)

相关推荐

  • 禾 叶丨最美的地方只有一个

    浙江有个微派建筑的小村庄,很多网上都说那里是中国最美的村子.云南有个梯田隐藏在大山之中,也有最美的梯田乡村.一日,有人驱车到中国最北端,途径一个县城,该县城政府网站和道路两边写有显眼的大字:中国最美县 ...

  • 熊向阳 | 故乡的冬

    故乡的冬天,像是一个剑客,既狂放不羁,又清冷寂寞.风从北大沟吹过来,缓缓的,软软的,细腻的恰如吃上一口烤红薯的感受,丝丝入喉.风急促的时候,通常带着尖哨,如刚开始学习拉据的徒弟,着急而又不得要领,吱吱 ...

  • 【天府作家·诗苑】熊向阳(河南)||故乡的孩子(外二首)

    故乡的孩子(外二首) 文/熊向阳(河南) 我是故乡的孩子 走出山坡的泥泞,头也不回 肩上沾满叛逆的色彩 村庄里有思念的泪眼 妈妈的话语棉花一样温暖 抗过雪雨风霜的普通 回望小路上唱歌的星星 指引烟火里 ...

  • 访谈 | 王选:用文字在泥瓦盆里发面的人

    王选:用文字在泥瓦盆里发面的人 向度访谈 王选,甘肃天水人,1987年,是国内新一代青年作家中的代表,出版有<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大量作品刊 ...

  • 散文︱杨辉峰:炊烟

    啸鹤艺术|啸鹤文字-- 温 暖 · 真 诚 · 乡 愁 [编者按] 炊烟大概伴随着我们乡村每一个生命的降生,也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完结,作者以较为开阔的思维展现了炊烟的性格.品质--集中表现出作者对农耕 ...

  • 【西南文学•散文】熊向阳/河南/故乡的那些人,那些事

    西南文学·散文 --微刊总第1345期--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简介] ...

  • 郭进拴:郭旭峰和他的《此时此地》

    认识郭旭峰,是在去年10月在鲁山县召开的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议上.郭旭峰是我的一家子,也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他前几天托他在平顶山市委上班的妹妹给我稍来了一部印制精美的散文集<此时此地>,读 ...

  • 回乡笔记:即使离乡万里,仍是村中少年

    文 / 悠悠我心 巨变中的中国,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我们对周围环境.周遭生活的观感. 这几年,农村议题骤然以大份量闯入人们的视野,春节期间更甚.这不仅在于农村的变化逐年加大.吸引力日益增强, ...

  • 当代散文‖【冬日小语】◆霍艳丽

    作者简介 霍艳丽,笔名坐看流年,山东人,喜爱文字,热爱生活. 冬日小语 日沉云开,暮烟鸟归巢.田野,村庄,远远近近的树木,都沐浴在冬日黄昏的余光里,氤氲出一份温馨与安详. 晨晓,日暮,袅袅的炊烟,是乡 ...

  • 散文天下|听不见狗吠的乡村

    温 暖 · 真 诚 · 乡 愁 现在的乡下,人越来越少,狗也越来越稀. 路过几个村庄,狗的影子全无.人们扎堆的地方不再那么温暖,摇着尾巴狗的几乎销声匿迹.人类移居城市的高楼大厦后,他们的目光,却常常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