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了一周才发现这个抗疫保险,是我的错!
抗疫战已进入要紧关头,医用酒精等防疫物资面临严重短缺。现在生产逐步恢复产能,医用酒精也在加紧生产,有的企业24小时生产全力保障供应,填补防疫物资短缺。可是对生产企业而言,这里面却隐藏了一丝隐忧。
作为医用酒精的主要原材料,玉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吨玉米可加工出0.33吨医用酒精。而医用酒精作为防疫物资,引发了玉米超出往年同期的备货需求。
可是玉米受种植进度影响呀,短期内可能看不出来,可是后期玉米的采购成本可能就要增加了。
因此,生产医用酒精的企业,未来将面临成本上涨的经营风险。
这个隐忧,其实可以通过"保险+期货"金融衍生工具来解决。
在2月19日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医用酒精原料成本保险",但因为没有什么宣传,没引起什么热度,小生差点错过了这种优秀的保险!过了一周多才发现它,这是我的错啊!
医用酒精原料成本保险
这个保险是中粮期货和太平洋保险合作推出的,免费提供给中粮生物科技旗下医用酒精生产企业——中粮生化肇东,目的是为了解决这家酒精生产企业对玉米价格波动的担忧。
这个保险是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合约2005价格为参考依据的,采用1个月美式平值看涨期权。
玉米合约2005,意思就是今年5月交割的玉米期货合约。查询今日的玉米2005价格,开盘价1927,收盘价1943。
今日玉米期货价格变动
这张保单看的是3个月的玉米价格。在保险期限内,如果玉米期货价格出现上涨,则中粮集团这家医用酒精生产企业可以要求理赔。
从近5日玉米2005期货价格变动来看,呈现上涨趋势,符合疫情物资生产原料紧缺的市场现状。
玉米2005期货行情
通过这个"医用酒精原料成本保险",覆盖保障了中粮生化肇东这家生产企业1000吨的医用酒精,折合玉米3000吨。
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医用酒精生产企业规避原材料的价格上涨风险,让企业可以加足马力,全力生产医用酒精,确保防疫物资的生产和供应。
这样的保险,真希望能给所有酒精生产企业来一打!
上面提到的"医用酒精原料成本保险",其实属于"保险+期货"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新颖,但是很实用。
光说保险,你肯定知道,它可以起到风险转移的作用;光说期货,你也肯定知道,它是投资货物未来的远期价格,可以看涨,也可以看跌,风险很大。
可是当"保险"和"期货"结合起来,它却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帮助企业降低生产风险。
这一模式最早是大连商品交易所在2015年推动的。后来在2016年,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相继开展了"保险+期货"试点,主要目的是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
比较有名的是2017年海南白沙县天然橡胶精准扶贫试点,这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
两年间,该项目总保费达2160万元,上海期货交易所出资1755万元保费,白沙县政府出资405万元,保障了当地2.4万吨橡胶,确保了22747户农户的生产收入,最终实现理赔418.2万元。
2019年海南白沙县项目橡胶销售现场
和前面说的"医用酒精原料成本保险"不一样的是,"医用酒精原料成本保险"是防涨型价格保险,以应对酒精原材料上涨风险。而用于精准扶贫的则是防跌型价格保险,确保农民的收入。
因为是精准扶贫,所以农民基本不承担保费或者承担极少的保费,主要还是由期货交易所和财政补贴来承担。
而财政补贴保费,自然比直接补贴农民要省很多钱了,对我国财政减负也能起到大作用。
"保险+期货"模式改变了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各自为战,结合了两者的专业优势。模式虽然在国内比较新颖,但非常实用!
"保险+期货"实质上运用了价格保险、场外期权和场内期货三个工具,实现农产品企业或个人、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三方受益的目的。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保险公司会根据农产品的市场期货价格,开发出价格保险。这里的保费可以是阶梯型的,农产品企业或个人如果想保一个更高的远期价格,付出的保费也会更多。
比如下面这张表,就是某家保险公司去年5月份开发的4个月远期的玉米和大豆价格保险:
某保险公司去年5月的生产原料保险定价
价格保险设计好之后,农民、农产品企业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期望价格来购买了。
保险公司承保后,如何转移自己的风险呢?这就需要保险公司通过期货经纪公司,购买场外看跌期权产品,和承保风险形成对冲。
紧接着,期货经纪公司又会在期货交易所重复一次保险公司的操作,把自身的风险进行转移。最后实现风险分散,三方受益。
"保险+期货"的运作模式
既然三方都受益了,那谁受损呢?自然是期货市场中猜错了涨跌的散户了。因为保险公司和期货经纪公司已经把风险充分转移到了期货市场中了!
保险公司运用期货期权工具,是通过风险对冲来降低自身的承保风险,期货市场本身的风险并没有降低。
这里也再次提醒了我们,机构玩期货可以把风险越玩越低,普通投资人玩期货,风险可能会越来越高,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去操作哦!
但是这种"期货+保险",对我们生产抗疫物资的企业有着莫大的帮助。这里提个不情之请,保险公司们能不能考虑多赠送一些给生产企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