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帝刘肇:在政治领域,他是天才中的天才
衣赐履按:这一回,对汉和帝刘肇作个总结。上一回我们讲过,从章帝刘炟开始,东汉王朝的吏治、风气已经显现出下滑的趋势,但是,十四岁的刘肇登基之后,竟然阻止了这个势头儿。可惜的是刘肇寿命太短,二十六岁就死了,但是他几乎具备所谓雄主明君的一切素质,文治武功,都有巨大建树,有人把他统治时期称为“永元之隆”,这是一个高度的肯定。
武功的部分,前面已经讲过,这一回,只讲文治。
老实说,读和帝刘肇这段时,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即,一个十四岁的娃娃,怎么可能在如此凶险的宫廷斗争中,兵不血刃,取得完胜?这个过程中,当然有一些亲王、大臣,包括宦官,从旁协助。但是,在这场政治角力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干掉豺狼、猛虎入室的情况——刘肇在干掉窦氏集团之后,立即把所有权力收到自己手中,一秒钟都没耽误,并且,从史书上找不到一个有可能在背后遥控他的人物。因此,我只能说,刘肇,在政治领域,是天才中的天才。我们先讲他的——
收权
公元92年,六月,刘肇一举灭掉窦氏兄弟,软禁了窦太后,然后把窦氏一党清理干净。我们所熟悉的《汉书》的作者班固,也是在这个时期被干掉的。
【汉和帝刘肇,天才中的天才】
此时,朝廷地位最高的大臣有四位:太傅邓彪,太尉宋由,司徒丁鸿,司空任隗。
七月二十三日,太尉宋由被指控为窦氏党羽,免职,自杀。
八月十五日,司空任隗去世。
八月十七日,任命大司农尹睦为太尉。
太傅邓彪,因年老多病,请辞录尚书事(主管宫廷机要)。刘肇大笔一挥,批准,随后令尹睦录尚书事。
十月四日,任命宗正(皇族事务部长)刘方为司空。
衣赐履说:此时,朝臣地位最高的是太傅,也就是邓彪。但太傅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荣誉职务,地位尊贵,位列三公之上,并没有多少实际权力。前面我们说过,东汉时期,“录尚书事”这四个字很厉害,总领尚书工作,直接对皇帝负责。三公如果录尚书事,权力倍增,如果没加这四个字,权力就大打折扣。窦宪当大将军的时候,史载,他和老妹子窦太后认为,邓彪这人,资格老,人厚道,好使唤,让邓彪录尚书事,窦家通过邓彪来行使权力,既顺畅,又能堵住臣僚的嘴。现在,窦氏倒台了,刘肇亲政了,邓彪虽然是老实人,但毕竟是窦家扶起来的,必须换掉。于是,邓彪请辞“录尚书事”,不管这个请辞是真心的还是被逼的,总之,辞了。那“录尚书事”的权力,应该给谁呢?刘肇可能谁都不想给。因为,从我们以前的分析来看,扳倒窦氏出力最大的朝臣,应该是司徒丁鸿,发动政变的时候,刘肇“命司徒丁鸿行太尉事,兼卫尉,屯兵洛阳南宫、北宫”,之后,尽收窦氏党羽(详见拙文《十四岁的汉和帝刘肇,一夜之间铲除大将军窦宪的谋反团伙》),理论上,“录尚书事”,非丁鸿莫属。然而,突然冒出一个尹睦来,任太尉,录尚书事,把丁鸿给晾那儿了。刘肇,他不按牌理出牌诶!
第二年,公元93年,十月,太尉尹睦去世,任命太仆张酺(读如璞)为太尉,但是,没有再“录尚书事”!
衣赐履说:不得不说,这个十四五岁的娃娃皇帝,太厉害了!扳倒窦家之后,要收太傅邓彪的权,直接把“录尚书事”收了,可能觉得有点露骨,于是,把这个权力交给尹睦。我们可以推断,这个尹睦要么身体不好,要么年龄很大了,总之就是活不了多久了。刘肇先让活不了多久的尹睦录尚书事,等尹睦挂掉,新太尉上台后,就不再录尚书事了,顺理成章收回权力,这心机得有多深啊!实际上,直到刘肇死,三公中再也没有出现录尚书事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刘肇把权力紧紧攥在手里,谁也不给。大家看,这个娃娃皇帝厉不厉害?
那么,权力收到自己手中,刘肇通过什么方式来使用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借助两方力量:一是尚书令;二是宦官。
先说尚书令。
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黄香。这名字让人想起“战地黄花分外香”来,呵呵。
黄香是江夏郡人,很小时就以“孝”出名,很年轻就到郡里去工作,当了一名机关干部。黄香博学经典,研究道术,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名声传到京师,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二千石的尚书令黄香】
后来从地方政府上调中央机关,当个小干部(郎中),章帝刘炟很赏识他,任命为尚书郎(也是郎官,但接触宫廷核心了),多次陈述朝廷得失,深得帝心。对待工作,黄香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下班不爱回家,加班晚了就在办公室对付一宿,刘炟听说之后,很是赞许。公元92年,担任左丞(应为尚书左丞,尚书令的副手),因工作突出,应该调职了,此时和帝刘肇已经亲政,他没放黄香走,而是让他继续呆在原职上,但增加了俸禄。公元94年,黄香任尚书令。后来,刘肇打算让他当东郡太守,黄香上书辞让,说:
我蒙皇恩,一路升迁,做到尚书令,我觉得死都报不完这份儿皇恩。现在,皇上又升我的职,让我当郡太守。我认为一个人的岗位应该与其能力相匹配,我的能力素质不高,做太守不能胜任,我怕辜负了皇上的恩德。尚书令这个岗位机密尊贵,也不是我应当长期担任的。我斗胆向皇上请求,您就跟宫里给我安排一个岗位,做点杂事,实现我蝼蚁一样的小志向,这就是我平生之愿啊。
刘肇接了黄香的上书,大笔一挥,黄香留任尚书令,俸禄增加为二千石,赐钱三十万。黄香通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都很适当。刘肇多有赏赐,有病慰问,赐医药。黄香向刘肇推荐很多干部,都得到使用。刘肇对黄香的宠信,一时无双。公元105年,刘肇去世。公元106年,邓太后提升黄香为魏郡太守。
衣赐履说:看了这段,我们就明白了,刘肇从公元92年亲政,到公元105年去世,朝廷中枢、尚书台的首脑人物,一直是同一个人:黄香。尚书令这个岗位以前介绍过,地位不及三公九卿,但权力之大,可以说是百官之首。尚书令俸禄一千石,九卿则是二千石。因此,黄香外放东郡太守,他不去,刘肇批准,然后把俸禄增至二千石,这样在品秩上就达到卿的级别了。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黄香外放—上书要求留任—刘肇批准—增加俸禄,整个过程可能是刘肇跟黄香两个人演的一场戏。好比领导秘书,一般都按部就班几年调一职,但有的秘书确实能干,领导舍不得放他走,又不能耽误了人家个人进步,就变通一下,把命令下在别的地方,职务可能已经是某副局长、某副主任了,但干的还是秘书的活儿。黄香的情况差不多,刘肇用着顺手,不想换人,但尚书令工资一千石,郡太守可是两千石,两个人搞了这么一场,黄香就成了两千石的尚书令,而且一直干到刘肇去世。
再说太监。
公元102年,刘肇封宦官郑众为鄛(读如潮)乡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郑众是谁?公元92年,刘肇想要扳倒窦氏家族,但是觉得满朝都是窦家党羽,没有可商量的人。四下一扫听,看见一太监,就是这位郑众。这太监平时独来独往,谁也不搭理,刘肇觉得他挺靠谱,于是,就跟他一起,密谋,云云,把窦家给办了。
郑众字季产,南阳郡人。为人谨慎机敏,有心计。明帝刘庄在位时,郑众在时任太子刘炟家做事。刘炟即位后,郑众做到了中常侍。
刘肇即位不久,郑众又兼任钩盾令(宫廷花圃器具管理官)。郑众协助刘肇诛灭窦氏有功,升大长秋(皇后宫总管)。刘肇每次论功赐赏,郑众则诚恳推辞,实在推不掉,就稍微接受一些。刘肇经常与他议事,史称:宦官用权,自郑众开始。
【中常侍郑众,可能不但能力超群,而且人品恐怕也不算下作】
公元102年,郑众封侯。
公元105年,刘肇去世。
公元107年,邓太后增封郑众三百户。
衣赐履说:太监封侯,郑众倒不是第一例,西汉时就有,宣帝刘病已的岳父许广汉就是太监,后来封了侯。不过,许广汉毕竟是皇上的岳父诶。此番,刘肇给郑众封侯,真正是划时代的举动啊。史书上对郑众记录得不多,但刘肇给他封侯,邓太后给他增户,说明郑众能力素质不一般。从此,东汉的太监们有了新的目标——封侯。到了东汉末期,太监封侯,比比皆是,封地动辄几万户。我个人认为,不管刘肇有什么理由,给太监封侯,恐怕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儿。
另外还有一个太监,刘肇也委以重任,大家都很熟悉,对,就是那位发明家蔡伦。刘肇即位后,蔡伦升为中常侍,参加政令的制定。蔡伦有才,有学问,认真负责,敦厚谨慎。多次触犯刘肇的意旨,辅佐匡正得失。蔡伦我们以后会专门讲,这里就不多说了。需要交待的是,刘肇时期,中常侍只有四个编制。
有读者恐怕会问,我凭什么说刘肇通过太监用权?有什么根据没有?
根据还真有一点。《后汉书·李法传》载,光禄大夫李法,博通群书,性情刚而有节。公元99年前后,给刘肇上书,反映了一堆问题:朝政苛碎,有违刘庄、刘炟时代的政事;后宫的妃子太多;史官记事不实,等等,另外还有一条就是,宦官权势太重。之后,李法就被免职为平民。
衣赐履说:李法的奏章,直指宦官权重。而李法被免职,则基本上说明,他说的是对的。李法说当时“史官记事不实”,恐怕也是对的,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我们读这段历史时出现的许多疑问。
妥善处理窦太后的后事
公元97年,窦太后去世。
窦太后这一去世,就乱了套了,一拨儿接一拨儿人上书要求废掉窦太后的尊号!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啊,窦太后不但不是刘肇的亲妈,而且把刘肇的亲妈给害死了。
【窦太后,小看了自己这个儿子】
最初,章帝刘炟立宋贵人生的儿子刘庆为太子。公元79年,刘炟封窦贵人为皇后,就是咱们讲的这位窦太后。当时,陵乡侯梁松的弟弟梁竦,有两个女儿都是刘炟的贵人。本年,梁小贵人生了个儿子,起名刘肇。窦皇后自己没有儿子,但又想要儿子,怎么办呢?好办。她先把刘肇收养过来,然后,逼死宋贵人,再然后,想办法废掉太子刘庆,改封刘肇为太子(详见拙文《宫斗圣手窦皇后:美丽聪敏只是包装,阴狠毒辣才是内核》)。到了公元83年,一封匿名信,检举梁贵人姐妹的老爹梁竦谋反。这还了得!梁竦立即下狱,死在狱中,家属全部贬谪到九真郡(越南清化市),梁贵人姐妹忧愁而死。
史书上说,刘肇是梁贵人所生这件事,属于高度机密,大家都不知道,连刘肇自己也不知道。舞阴公主(刘秀女儿刘义王,梁松的老婆,两位梁贵人的婶婶)的儿子梁扈,派人向三公府申诉,指出按照汉家旧典,崇贵母氏,而梁贵人是皇上的亲娘,却没有尊号,请求朝廷讨论。太尉张酺就向刘肇汇报此事,刘肇感恸良久,说,老张,你说怎么办?张酺就请为梁贵人追封尊号,同时把刘肇那些舅舅们,都登记名册,送入宫中。刘肇同意。
又有梁贵人的姐姐梁嫕(读如意)上书喊冤,刘肇接见这位大姨,才知道老娘梁贵人是怎么死的。之后,三公联名上奏,建议依照光武帝刘秀罢黜吕太后的先例,免去窦太后尊号,不许与章帝刘炟合葬。文武百官也都是一大轰,一轮一轮上书支持。
照理说,在这种情况下,刘肇应该是含泪接回亲娘的灵柩,与老爹刘炟葬在一起,追封为皇后,然后把窦太后批臭,取消尊号才对啊。然而,刘肇没这么干,他亲笔写下诏书说:
窦氏虽不遵法度,然而太后常常自我克制。我把她当做母亲,侍奉了十年,按照礼教,做儿子的,不可以贬斥父母,我也不忍这么做。前世上官太后的父亲和燕王谋反被诛,太后年少,又是霍光外孙,也没有受到降黜,大家不要再议论了。
之后,将窦太后与章帝合葬于敬陵,谥号章德。窦太后在位十八年。
衣赐履说:个人感觉,刘肇是臣子无法判断的皇帝。当所有人都认为,刘肇一定会办了窦太后时,结果不但没办,还风风光光和章帝葬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一个胸怀的问题,这也是保持帝王神秘感的一种方式啊。通过他的这个举动,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他已经软禁窦太后五年了,我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作出这个判断。
九月二十八日,刘肇追尊亲娘梁贵人为恭怀太后。十月十九日,把梁太后和她姐姐梁大贵人,改葬在敬陵之西(敬陵是刘炟的墓,河南省孟津市东南三十里铺南),仪式与敬园葬窦太后相同。
用干部
用干部是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
公元93年,三月二十五日,刘肇下诏说:
选拔人才是为政之本。然而各郡、各封国推举官吏,不加选择,所以先帝(章帝刘炟)专门敕令,建立干部试用制度,拟任用的官员经过实际工作,确实能够胜任的,才可以正式任命;对那些品德特别好的,则不必经过试用,可另外上报。然而宣布以来,到现在已经九年了,二千石官员没一个这么办的,全都只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司隶、刺史从来没有检查纠正。现在,重新颁布赦令,对过去我不加追究,但从今以后,再有人违反这道命令,不按这个来的,一定严惩。在职的领导干部,不把推荐人才当一回事儿,督察人员也不把查究这种错误作为自己的职责,上下全是如此,搞得很多官员都不称职,最终受苦的都是老百姓,这全是由于法制得不到执行的缘故。
【用干部,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衣赐履说:我们在讲章帝刘炟时曾经讲过,刘炟对用干部提出了要求,但是由于他比较仁厚,官员们逐渐怠惰,越来越不尽职。此处,刘肇的诏书告诉我们,皇帝如果对干部管理不严,那么,什么政策都落实不下去。刘肇敏锐地看出朝廷用干部的弊端,立即加以纠正,本年,他刚刚十五岁。
最初,各郡每年向朝廷推荐孝廉,每个郡可推荐二人。但是,五六十万人口的郡二个指标,十几万的郡也是二个指标。刘肇觉得这种情况有失公允,就把这个问题下交公卿讨论。司徒丁鸿、司空刘方上报说:
凡按人口作标准的,应有阶品,蛮夷错杂,不得列入数内。自今郡、国一律每二十万人每年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举二人,六十万举三人,八十万举四人,一百万举五人,一百二十万举六人。不满二十万的二年举一人,不满十万的三年举一人。
刘肇批准,这一年是公元94年。
公元101年,十一月十四日,刘肇下诏说:
幽州、并州、凉州地区户口大多稀少,而边境差役繁重,奉公守法的优秀官吏升迁困难。安抚外族和与异国交往,人才最为重要。现规定:边疆人口十万以上的郡,每年推举孝廉一人;人口不足十万的郡,每两年推举孝廉一人;人口五万以下的郡,每三年推举孝廉一人。
衣赐履说:从这一段,我们看出,刘肇不但能够敏锐地发现老爹在用干部上的弊端,并且加以纠正;而且,他对自己的政策也在不断观察、研究,他的政策具有连续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考虑了不同地域的特殊性,不搞一刀切,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政策。公元101年的政策,是对公元94年政策的有益补充,边疆不同于内陆,需要更多的官员,于是,将不满二十万的二年举一人,修正为不满十万的二年举一人;将不满十万的三年举一人,修正为不满五万的三年举一人。
刘肇务实。
创制了标准化试卷
公元99年,刘肇利用朝会之机召见儒生,让中大夫鲁丕和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就儒家经书中的难点互相质疑。刘肇赞同鲁丕的观点,散朝后,特别赏赐他礼服冠帽。鲁丕上书说:
我听说,讨论经书,乃是传述先师的理论,并非发表个人见解,不能相互退让。如果相互退让,道理就难以明白,如同圆规、方矩、秤锤、尺寸的标准不可随意增减一样。质疑的一定要说清根据,解答的务必讲明观点。意见不一致时,各自用老师的理论加以说明,以了解经典的大义。
公元102年,司空徐防上书指出:
汉朝设立十四家博士(《易经》四家;《书经》三家;《诗经》三家;《春秋》两家;《礼经》两家),设立甲乙等级,用以鼓励学者。但是,我发现,很多博士弟子都不研究本家的理论,他们各持一套古怪见解,相互包庇纵容,生出歪理邪说。每次策试时,这帮家伙总是争吵不休,互相批驳,议论纷纷。现在,人们不依照经书原文的章句,而是自己妄加发挥,认为遵循先师是错误的,自己的意见才是正确的,对传统经典学术轻蔑不敬,逐渐成为风气,这实在不符合陛下遴选人才的本意。我们要遵循的大道,应该是专注于研究经典大师的理论,是儒家学者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对于博士和科别等级的策试,应当依从各家的经典传本,设立五十个问答来考试他们,解释周详的为上等,引文出处明确的为优秀。如果不根据先师学说,而是个人见解发生冲突,都一律作为错误予以纠正。
刘肇一看,心说徐防你个老小子行啊,整个标准化试题啊,行,准了!
【不得不说,这套标准化试题,还真是有划时代性】
柏杨先生评论:公元前140年,西汉政府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国灿烂辉煌、百花怒放的学术自由,告一结束。学术界成了儒家学派一家的天下,经过两百年的漫长培养,前有鲁丕(参考99年),后有徐防,蓦然出现,花样翻新,更要求知识分子——当然是儒家学派知识分子,不但不可以跳出儒家学派大圈圈,还不可以跳出“师承”小圈圈。
儒家学派自从献身政治,跟统治阶级合作以来,帮派即行林立。只因对儒家经典,必须有点特殊的见解,才能在政治上插上一腿。师傅跟学生之间,不仅是教育关系,而且成了利益集团;两汉王朝时代儒家学派五经研究,最重家法,师傅传授学问,成为一种标巾,只要他张口,立刻可以发现他属于某个门派。最后,东汉政府核定十四个标准学说,作为法宝的知识规范,十四家之外的学说,全属左道旁门。
然而,在那个狭小的天地里,学者们仍可以小有出入,使奄奄一息的儒家学派,仍有微弱呼吸。想不到,鲁丕、徐防,出手一击,连这微弱的呼吸,也被窒息。从此,儒家学派的学者,不准有想像力,不准有创意。在二十世纪被视为瑰宝的想像力,儒家学派却认为是一种邪恶,价值连城的创意,却被认为是轻视侮辱道统。儒家学者们惟一可以做的事是:效法孔丘的“述而不作”。用圣人的经典,解释圣人的经典,用古人的话,证明古人的话。以“圣言量”取胜,什么人的意见都有,独没有自己的意见。自己的意见,即令正确,也是错误。
董仲舒是扼杀中国学术自由的罪魁,鲁丕、徐防则是扼杀中国知识分子复苏的凶手。从此,中国知识分子用不着思考,因为圣人古人已经思考得很精密了,年复一年,中国人的思考能力,遂完全僵化,直到十八世纪清王朝末叶,所谓“八股文”,一脉相传,字字都是死尸。
这种精神在中国社会流行最广的武侠小说上,充分表达,江湖好汉醉心的是,从古人“秘笈”中寻求武功,很少自己发明武功。而且,门徒的武功再高强,也永远高强不过师傅。这件事情如果倒转过来一想,事态就十分严重。那就是中国人已被命中注定:一代不如一代,精华在“古”,越现代越功力不济。这种发展违反进化原则,祖师爷如果可以一跳三丈的话,最后 一个徒孙,大概一寸也跳不起来,只因门徒不能胜过师傅。于是“尊师”跟“重道”同等,“师”与“父”合一,有创见或企图突破,就是“背叛师门”,将受到唾弃和诛杀。
儒家就是这种结构,不同的是,侠客用剑,儒生用笔,侠客用血遏阴,儒生则借用政治力量。柏拉图那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高贵挑战精神,直到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里,不但找不到,反而豢养出来成群结队的“护师动物”,眼中只有师承,没有真理。所以儒家的高级知识分子,最勤奋经营的一件事,就是广收学生,招揽门徒。学生门徒不但成了传播他学问的宣传员,也成了保护他荣耀的锦衣卫。
国家民族的叛徒是可厌的,但学术界的叛徒却是促使学术发出万丈光芒的火炬。一直在“师承”中旋转折腾,不过是终于要沉淀在酱缸缸底的虫蛆而已。
衣赐履说:柏杨先生的评论很有道理,不过,我和他看问题的角度不太一样。我只能说,刘肇的出发点,从来就不是鼓励创新,他不需要儒生标新立异、追求科学、发明创造,他需要的是他们的忠心,朝廷的平衡,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他觉得这套标准化试题,管用,所以,批准。
关注民生
刘肇对老百姓还是不错的,赈灾啊,给老百姓普调级别啊,照顾鳏寡孤独啊,减免税收啊,等等等等,确实做了不少,我们这里举两个比较特殊的例子。
公元93年,二月五日,诏令有关部门……上林苑、广成苑等皇家园林,全部向贫民开放,准许他们采集果实,捕捉猎物,不许收税。
十四日,再下诏令说:
去年秋麦收成不好,老百姓恐怕粮食不够吃。有关部门赶紧上报特别贫困不能自给的户口人数。过去郡国上报贫民数时,就连百姓家里的衣服鞋袜、锅碗瓢盆都计为财产,这么一算,很多贫苦百姓就都“脱贫”了,享受不了政府给予的救助。因此,百姓们为了保住“贫民帽子”,就把这些东西全都卖了,而大豪富户正好贱价买入,大得其利。朝廷下令核实数据,目的是救助贫苦百姓,但是官吏们不能深入一线办理,反而把老百姓叫到政府机关来办理,耽误农时,扰乱百姓。如果再有这样胡搞的,首先拿二千石官员论罪。
衣赐履说: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十五岁孩子下的诏书!身在深宫,对百姓无奈的选择,对基层官员的不作为,了然于胸,洞若观火。实际上,只要看到这两分诏书,就可以断言,和帝治下的百姓,未见得比明帝、章帝时期过得不好。
以往,岭南地区进贡鲜龙眼和荔枝,十里设一个驿站,五里设一个岗亭,日夜不停快马加鞭,送往洛阳。公元103年,临武县长汝南人唐羌上书说:
我听说,在上位的人不因享受美味而为有德,在下位的人不因进贡美味而为有功。我看到交趾州的七郡进贡鲜龙眼等物,一路疾驰,鸟惊风动。南方州郡土地炎热,毒虫猛兽在路上到处可见,运送贡物的人甚至会遭到死亡的危害。已死的人不能复活,后来的人仍可挽救。而将这两种水果献上殿堂,也不一定能使人延年益寿。
【跟刘肇一比,李隆基就有点Low了诶!】
刘肇下诏说:
边远地区进贡珍奇的美味,本是用来供奉宗庙。如果因此造成伤害,岂是爱护人民的本意!现在下令,太官不再接受此类贡品!
那么,刘肇的各项政策,能不能切实有效地落实下去呢?我觉得应该落实得还是不错的。因为,刘肇跟他爹不一样,他不但对官员管理严格,能下得去狠手,而且——
不吃马屁
史书载,刘肇亲政之后,每有灾异,往往咨询公卿,畅谈得失。前后出现祥瑞八十一处,刘肇都自称薄德,不作宣扬。而章帝刘炟时代,京城和四方不断发现祥瑞,前后有千百次。
衣赐履说:虽然很短,我还是将其作为一个单独部分来说,因为,能做到这一点太难了。章帝刘炟,性格仁厚,对谁都下不去狠手,以致于马屁满天,到了祥瑞云集的地步。换句话说,就是他听到的,全部都是假话,他还挺美。而刘肇虽然年纪小,但是城府极深,从十四岁开始亲政,到二十六岁去世,十二三年期间,只有八十一个祥瑞,而且下令不许宣扬,说明刘肇不吃马屁,狠刹浮夸之风,这才能掌握到各地真实的情况。
《后汉书》作者范晔评论说,汉自中兴后,一直到永元年代(和帝时期),国事虽有张有弛,却没有出现大的纷扰,所以人口年年增加,开辟疆土,百姓安乐。大军出塞,匈奴远遁,漠北地空;都护西域,五十余国归降,来往国家远达四万里……云云。
衣赐履说:东汉皇帝,除了光武帝刘秀和献帝刘协之外,基本上都没什么名气。我也是在读通鉴的过程中,才逐渐对这一时期有所了解。明帝、章帝、和帝时期,史书记录内容不多,笔墨多集中于大狱、战争、夺嫡等冲突比较强烈的部分,对于吏治、民生之类的内容,着墨较少,因此,这几位帝王都没啥存在感。
存在感不强的朝代,不见得不是“治世”。据有关资料统计,东汉初年大约367万户、1800万人口(袁延胜《东汉初年和末年人口数量》),而到了汉顺帝刘保时期(公元125年-144年在位),已经达到970万户、4900万人口(《后汉书·郡国志》)。
合理估计,到和帝末(公元105年),全国人口应该达到了四千万以上。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彼时的老百姓除了谋生之外,还有时间、有精力自娱自乐,并且有能力抚养他们自娱自乐的副产品。这一时期,称为治世,不为过也。
好了,《衣赐履读通鉴》明章之治单元,就到这里,从下一回开始,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单元——短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