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成超级网红有深层文化支撑,就是他浑然天成的中华大智慧

朱之文是最近几年的超级网红现象。为什么说是超级网红现象?一般的网红他是没有持久力,火一把,然后很快销声匿迹。但是朱之文作为网红,持久力非常强,从1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第10个年头,而且是而越来越火。随着自媒体的兴盛,他是越来越红。那么这个背后一定是有更深的更深层的文化力量来支撑着他。

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是什么样的文化力量在支撑着朱之文成为超级网红。

一般的网红主要红在网友的猎奇。很搞笑很怪异,能够形成视觉反差,然后他能够类似于暴燃,瞬间的火起来。但是新鲜感、新鲜劲一过,大家也就没有兴趣了,就不火了、凉了。

朱之文他成为网红也是有猎奇的因素的。我们知道他所以叫大衣哥,就是在参加选秀电视节目时穿着破旧的军大衣,戴一个很破旧的帽子,就是一个农村的老大爷,而且是非常穷的农村老大爷的装扮,这个就是很怪异对吧?上电视节目选秀你起码咱不说专业的礼服,你得体面一点,这就显得很另类。更重要的是,他的歌唱得非常好,那和他这身装扮反差又很大,所以一下就火了。

后来我们知道他这个并不是人为设计,事实上,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谁敢如此设计,确实它是很很自然的。节目组说你得弄件像样的好衣服,他说我确实没钱,你要让我录我就录,你不要让我录我就回家。我再买衣服就没有回去的路费了。

反而后来很多人模仿他,故意穿很旧的衣服,故意穿成农民的衣服,故意一个穷人的装扮,但是都是都有做做卖弄、狗尾续貂之之嫌。

朱之文他这10年来一直在火,火10年之后还在火。他不仅说他自己火,他能够带动他周围的人,可以讲是“一人网红,全村网红”,甚至是“一人网红,鸡犬网红”。他的邻居,他的村子都是成网红。前一段比较刷屏,他儿子的婚礼也成网红婚礼,儿子儿媳妇都成网红了。

他的村成为网红村后,成为很多粉丝打卡的景点。他们也顺势而为,建了很多设施文化设施,像朱之文大舞台之类的东西,发展文化产业,造福当地。

靠着拍朱之文,他的邻居成网红邻居。拍朱之文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有巨大的流量,可以挣钱了。朱之文也是很乐于流量共享、分享,他认为邻居能赚钱是好事。

我们总结这10年来朱之文的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就是没有变化,或者说拒绝变化。拒绝什么变化?拒绝巨大的名利所带来的变化。他依然保持自己原来的生活的样子。

他在刚刚成名的时候就有一句名言,说是“出名不出轨”,就是表示对他的爱人的这种忠贞,当然这背后也有一些非常感人的故事。他当然做到了,他不仅做到,而且他整个的生活方式都不愿意去改变。他依然生活在农村,依然是农忙时候回家去收庄稼、种地。

所以网友也总结说,朱之文发达之后,他自己没飘,全村人都飘了。他也是唯有一一个唱歌当成副业的歌唱明星。他的主业什么?是农民、农业。

所以朱志文身上有一种世所罕见的巨大定力。外在的巨大的名利的改变,境遇的改变,并没有让他的内心出现改变。这不是人为可以设计的。一如他的成名本来就是无心之举,非人为设计,去穿一个破旧的军大衣。朱之文的持久力、定力也是无心之举,他自己真心愿意这么做。

如果他自己不愿意这么做,这个是装不来的。或许可以装一两年,但装十年而不漏破绽是不可能的。

这意味着,他的内心真的非常的强大,具备非常强大的定力,来拒绝外在的随名利高涨而带来的变化,我不会随外境的改变而改变。

他为什么具有这种心理素质?这个就来源于我们传统文化的大智慧。

我们传统文化、我们儒家讲的什么?讲的是心性独立、心性自由。咱们传统的学术是经学,以四书五经为核心,而经学也叫心性学、义理之学。

心是什么?心是主管思考的器官,也是思考本身。人的本质在心,人是一个思考主体、心性主体。

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你要独立的思考,按照你的本心本性去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独立的选择,最终是独立的行动,而不是跟着外境走,随波逐流。

义利之辩也是这个意思。我们要重义,以义为本,不能重利,不能跟着利走。义就是义理,也心性,是心的天然属性。义理和心性是同一个东西。我要按照我的本心走,而不要跟着外境走。

从外境上看,朱之文的生活在成名前后发生地覆天翻的变化,处于两个极端,由极端贫穷到极端富有,但面对此种变化,他的却很淡然、淡定,甚至心止如水。做到了范仲淹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成名带来了巨大名利,但是他却我心依旧,这是一个非常伟大品质。我们儒家最强调的心性独立、心性自由,他做到了。

这也是《中庸》讲的“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遵循我自己的本性,这就是道。所以朱子文是一个得道之人。

《中庸》还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什么意思?“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就是不强求,“其位”就是外在的东西。对外在的境遇不强求,怎么都行。富贵也好,贫贱也好,患难也好,身处蛮夷之地也好,我都坦然接受和面对。

外境无所谓,关键在我的内心,我是一个主动的思考主体,外境只是被动的思考对象,怎么去处理外境,我完全做主。“不怨乎外”,我不对外境有什么苛求和抱怨。“无入而不自得”,在任何条件下,我都可以自由的去安排。外境怎么无所谓,怎么去面对外境,怎么去处理外境,完全在我。我要按照我的心意来处理外境,而不是我跟着外境走。是我左右外境,而非被外境左右。

朱之文他贫贱的时候是这样,然后富贵的时候也是这样,有很强的心性定力,而心性定力来源于他的心性自由、心性独立。

支撑朱志文的可以持久火下去的,恰恰是我们最传统的东西。这种大智慧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所讲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朱之文成为网红也说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有强大生命力。传统很古老,但却依然可以成为网红,很红很火,历久弥新。

进一步看,朱之文他的这种文化修养来自哪里?

我有一个基本观点,观察中国社会一定要分实践层和学术层。在学术层从新文化运动以来是西学的、西化的,是否定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四书五经的,否定义理心性的,否定道德的。

但是新文化以来的、辛亥革命以来,并没有因为学术界的否定,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消失了,没有,她在实践层面被继续传承,并且支撑着中国实践的展开。

所谓的实践,就是通过我们的家庭的教育,通过我们的经济活动,也包括政治实践。我们中国文化基石在下层,在实践,即“礼失求诸野”。

既然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知识的权威在基层、下层,在实践,你上层的学术和政策可以否定它,但是下层依然在,在民间依然在,在实践中依然在。即在“野”中依然存在,所以“礼失”要“求诸野”。“礼失”只会发生在上层,发生在庙堂,而不会发生在下层,不会发生在实践。

朱之文读书非常少,小学二年级,这恰恰是他的优势,因为这使得他可以避免被现代学术所污染,而通过实践来传承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另外,我以前也讲过一个观点,从地缘区域上来讲,黄河和淮河之间的黄淮平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咱们中国的四大文化圣人,他们都来自一个很小的区域,就是黄淮平原。就是现在的河南的东部,山东的西南部,以及安徽的北部,江苏的北部。

同时在秦末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刘邦、项羽,他们全部来自这个区域。此后我们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袖的大部分也大都来自这个区域。你比如梁山的宋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黄巢等。

黄淮平原是中国的文化核心区,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在民间的传承在这里最好,而朱之文就是出生和成长于这一区域。他是山东菏泽,属于鲁西南。

所以朱之文是通过民间的,通过中国文化核心区的实践,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他做到了心性自由,做到了“率性”,做到了“素其位而行”,从而拥有强大的心性定力。

他没有被外在的名利所驯服,反而在驯服名利,让名利顺应我,而不是让我顺应名利。

这就是朱之文够成为超级网红的深层的文化支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