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探析:如何在静态或微动中练出力量和速度?

同样是一个桩,两个人练,外形上没什么不同,时间上也差不多;可是效果上大有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用意、用力的着重点不一样。

自古就流传,一个悟性不高的人,啥也不练,几年就傻站桩,最后成为一代高手,此类故事误人不浅。

视角不一的读同一本书,理解层次也自有高低。

譬如平步微曲的浑元抱球桩。

(一)

如果是求力,那么就得追求腕紧手紧,其余全松。

这里我们意在自身,要的是梢紧身松的力。

出于这种目的,站桩的基本姿势就位后,就要心无旁鹫,致力于十指抓球、腕子撑劲的功夫,你练别的比如一心求松到脚底,梢节力就没了。

力的松沉直至脚底,是为了生根,练不成拳掌的硬度。

练脚下生根的力,就得松手松上身。

这里面用力用意的着重点是可以移上移下的,看你求什么。

同样这个桩,外形没什么变化,就因为用意、力的重点上下调整了,意思、目的全变了。

站桩高手的境界是练哪有哪,意力搁到哪,哪就能出劲,可以任意转换。

紧出力量,松出速度;身上哪块肌肉想增力,仅仅放松是不够的,必须练紧,极紧还要迅速能松,要松不下来,就是僵。

(二)

求速度,通常是拳技的动态中求,站桩的静态或微动也能求吗?

有的人站桩,生怕自己练不对,不时低头看看,或者经常照镜子,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这样是求不出拳技速度的。

练速度,桩还是这个桩,只是意思变了,把意念放出去了。

意念放在前方三米开外的一个点上,略高于视线,意想两手腕轻轻的跟它牵住。

自身与身外有轻轻的拉力,不能大,意想中的拉力一大,自身就会紧,影响启动速度。

自己身体蓄有很大的力,似洪水随时决堤,但实际的身体不能有丝毫的紧。

心里很静,全身很松,没有根、梢之紧,只有蓄势待发。

这时的站桩,求的是含蓄轻灵,与前方目标的轻微牵拉的一紧一松。

意识中前方假想敌稍微一动,站桩者本身与外界蓄好的牵拉之紧随时即松,身上力沛然而出。

如此站桩,顶多表现出来是微动,全身哪紧哪松全不考虑,任其自然。

由上看来,站桩要想站出效果,首先要明确其目的性,不能单看外表的正确与否与单纯时间的长短,知道自己松为什么,紧为什么,为何而求轻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