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平平无奇的钢针,引发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两大汽车动力电池巨头的隔空“互怼”。
故事源于两周前的宁德时代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
会上有投资者问到电池安全检测问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答复是:“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但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
而就在今年3月底,比亚迪正式发布了刀片电池,并在动力电池最苛刻的针刺测试中,以无烟无明火和无变形的优秀表现,与三元锂电池起火、燃烧、面目全非的剧烈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证实了比亚迪刀片电池极高的安全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曾毓群所说的“有些人”正是风头正劲的比亚迪。其言下之意也就是通过针刺测试并不代表电池就绝对安全,而比亚迪正在带偏行业标准。接着,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潘健也出面称,旗下“三元和铁锂都有可通过针刺测试的产品。”话音刚落,就引发了一众网友的热议:空口无凭,多说无益,敢不敢直接来一针试试?或许是久久未得到宁德时代的回应,微博认证汽车博主@小鱼锂电率先发起行动,而故事的高潮部分也是从这里开始的。5月21日,@小鱼锂电用自行购买的宁德时代811电池,按GB/T 31485标准的要求进行针刺测试,并公布了相关视频。视频记录了整个刺穿测试的全过程,只见钢针穿刺电池瞬间,电池快速膨胀,随即喷火,注意是喷火,而不是单纯的起火,其中还伴随着单体的剧烈燃烧。这一幕一时间将宁德时代推向了电池安全问题的舆论旋涡中心,宁德时代急了!5月22日晚,宁德时代官方发布了一条微博:是什么阻碍宁德时代做针刺测试?是技术?是体制?是巨头的面子?不,是钢针!配文下方是一段电池包针刺实验视频,等等,电池包针刺?好像哪里不对了。接着往下看,钢针在碰到电池包外壳时直接断了。我猜你此时的表情如下。没错,这一段由宁德时代官方微博发出来的视频基本毫无意义,将原应作为试验样品的“电芯”换为了“电池包”,最终只为验证宁德时代电池包外壳的坚硬程度?完全避开了针刺试验以模拟电池短路的核心目的。按照宁德时代的意思,那就是电芯安全其实不太重要,只要电芯受到足够的外部保护,例如外壳够硬,你就别想扎到我,自然就不会起火了。不少网友看完纷纷感受到了智商被侮辱的感觉。有的则吐槽道:“宁德时代,掌握电池外壳核心技术!”还有人为折断的钢针打抱不平:“这是钢针被黑的最惨的一次。”随后,宁德时代在5月23日晚告诉我们,这原来是部连续剧: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就已掌握三元电芯通过针刺测试的技术,但是为什么没有推广?通过针刺测试=电池安全吗?并放出了一段宁德时代两款三元电芯的针刺实验视频。但很快宁德时代迎来又一次翻车,因为视频中我们根本无法看清钢针是否完全贯穿电池单体。其次,根据宁德时代在视频中公布的数据,两个样品的初始电压均为4.15V,针刺后仅分别下降了0.48V和0.08V,并没有引起明显的短路。而根据相关国家标准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5-2015)。在针刺测试流程中明确指出,要让钢针“贯穿”极板,以便使电池短路,然后观察电池的热失控情况。但显然,在第二次穿刺测试中宁德时代依旧沉浸于自己的迷之标准中,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完全贯穿,未引起明显短路,观察不到热安全性情况,又是一项毫无意义的针刺试验。“断针试验”+“针灸试验”一连两集的“洗白”大戏下来,宁德时代都在一味地避重就轻偷换概念,不仅没辩白成功,还输掉了大厂的颜面。有人说,宁德时代在打压友商和避重就轻的两个试验中有失格局。但其实,人家的格局大着呢。在最新版的GB《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取消了强制执行严苛的针刺试验。而这份《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就是宁德时代。一边敷衍应付针刺实验,一边取消严苛的针刺试验,宁德时代的做法确实有点游戏规则定制者的意味。不过从积极意义来看,新规之所以取消针刺的强制,最主要理由还是难度太高,为的是放开严苛的标准,使得电池的研发成本和难度降低,促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争取一举超越国际水平。引用曾毓群此前的话:“我们要关注真正的市场安全,我们的设计、生产、检测等安全措施都要集中在市场上的汽车碰撞、汽车充电、汽车进水、汽车结露、电池包整体设计等全场景、全周期、全方位、全系统安全。”这一切看着都是那么的美好,但是,近期频发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却让宁德时代这套认为关于电芯问题的单体安全无足轻重,而电池包、系统的整体安全才至关重要的理念不攻自破。针刺试验被誉为动力电池界的珠穆朗玛峰,为的是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如果说针刺试验是“滥用测试”,带偏行业标准,那么将安全性往更高的标准上带又有何不妥?目前宁德时代官微的评论区已经开始着手“优化”了,高赞评论全部都是自家人。而他们的观点无非就是一味强调宁厂的江湖地位、世界第一、市占率领先等等,再附带黑一波友商,但对于针刺试验的技术问题只字未提。
轱辘哥认为,作为一家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应该以更诚恳的态度面对问题,积极改善产品,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稳住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