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1757-看过傅仪退位诏书,才知道什么是大格局、大手笔
1911年(宣统三年)夏末秋初,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湖北等13个省积极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其后不久,各省军政府代表齐聚南京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民国,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年正是中国农历辛亥年,因此,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统治中国268年的大清王朝寿终正寝,更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社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廷发布宣统皇帝退位诏书如下:
据阎崇年先生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中记述,清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诏书是由当时清中央政府江苏咨议局议长张謇幕僚杨廷栋亲自捉刀。杨廷栋起草后由张謇润色,然后再由清廷重臣袁世凯审阅,最后由隆裕太后发布。
诸位阅读此退位诏书之后,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是不是像阎崇年先生所说的:能把“一代皇朝之终结,中华两千年帝制之终结,说得如此之轻松,如此之清雅,极致文思,颇为得体,可谓大格局,亦为大手笔!”是的,这位“大格局大手笔”、能把溥仪退位诏书写得如此清新典雅悠闲自然,如此忧国忧民时事知物的人物,的确是有来头的。
此人便是前面说过的清政府江苏咨议局议长张謇手下那个叫杨廷栋的人,清末民初被人称为“文坛奇才”。这杨廷栋是江苏苏州人,在光绪皇帝时期,留学于日本,算是中国是早的一批官方留日学生之一,主攻商业经济,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商业学校。留学期间,正值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海外宣传三民主义思想,因此其思想意识形成深受孙中山的影响,渐渐地具有明显的革命思想倾向。
为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国民革命,他最早在中国翻译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日及归国期间,杨廷栋和其他留日进步学生一齐创办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开智录》,办报出版过程,杨廷栋以及其他留日学生逐渐对资产阶级改良派有了认识,并逐渐形成了推翻清廷进行革命主张的思想。后来杨廷栋又主导创办了《译书汇编》,专以编译欧美法政治经济名著为宗旨,大张旗鼓地在中日之间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深刻揭露封建帝制的腐败本质。
同时,杨廷栋还在工作之余,努力撰写政治文章,投书于国内革命进步倾向更为激进的《国民报》,猛烈地抨击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并多次明确提出,要以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张。再后来,在孙中山大力支持下,杨廷栋及其他留日学生回国,定期向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在上海出版的报刊《大陆》撰写文章,宣传革命思想,在为辛亥革命进行舆论准备工作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可以说,张謇在任江苏咨议局议长期间及跟随孙中山进行国民革命期间的许多政治主张和思想言论,大多出自这位留过洋,办过报,具有进步思想和政治智慧的“笔杆子”。由起草溥仪皇帝退位诏书一事,便可足见杨廷栋被时人称为“文坛奇才”,并非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