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不只是拿来看的
看了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问:视频不是拿来看?那拿它来做什么?注意,我说的不是视频,是短视频!诚然,不管长视频还是短视频都是视听表现形式,当然是拿来看的。但是,短视频与长视频及其他传统影视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拿来看,还可以拿来玩,拿来用。
任何影视作品都是拿来看的,满足人们的欣赏审美需求。看,也是短视频的第一功能。但在社交网络里,短视频还有另一种功能——社交。有的老人家每天玩几个小时的抖音,她不只是自己看,还把自己的生活片断拍下来与家人和亲友分享,娱人娱自,乐在其中。
拿来看拿来玩满足短视频用户的文化需求,但短视频的火爆还在于商业的驱动,满足商家的利益需求。简言之就是短视频也可以拿来用的——用来赚钱。短视频赚钱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渠道分成、广告合作、粉丝变现、电商变现等,但并不是谁都能赚到钱。
短视频不仅用来赚钱,还有各种用途。短视频可以用来教授各种生活技能和专业知识,体现教育功能;短视频还可以用于政务新媒体和政府形象传播,也有宣传功效。短视频还有其他功能正在和有待开发,如自我建构、品牌传播……短视频的空间还会不断地拓展。
短视频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互联网生态中,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结构性元素,短视频+社交、短视频+电商、短视频+政务……不断的构建出各种传播链、关系链和价值链,把消费者、产品、平台与政府等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新的传播模式、传媒业态和媒介生态。
短视频的用户行为涉及生产行为、传播行为和消费行为,短视频创意包括制作创意、传播创意和运营创意。短视频研究也在改变我们的影视理论,把它从艺术学拓展到传播学再拓展到传媒经济学。短视频的兴起和发展正在重构新闻传播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领域。
智慧在民间,邓建国博士认为,短视频以其低门槛快速地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扩散。彭兰教授认为,短视频是从民间文化走向公共传播的,生活化也是一种基本的表达策略,而以人为本将是其持久的文化基因。新视觉生产力的培育是一项文化转基因工程。
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营销利器,并成为各互联网平台和新型主流媒体的标配。以抖音为例,从内容消费、场景互动、开放社交和垂直生态全面进阶,不断拓展平台的商业空间。对于内容创业者来说,短视频或许是最后一块流量洼地,还有各种新玩法。
尽管当下短视频风靡一时,但并不等于它是万能的。短视频在其些方面也有自己的局限,它不仅不能替代深度报道、影视剧和记录片等,受时长限制,它的叙事空间比较小;受制作限制,其内容IP也比较单薄,在综合传播上还须长短结合,互为补充。
请大家顺便在下面投个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