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教育的另一种风景 (上)
(452)
欣赏教育的另一种风景
(上)
昨今两天,在洛阳西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教师报》组织的、以《区域课改如何对接新时代》为主旨的全国教育峰会。专家论坛、成果分享、名校探营、主题沙龙……满满的课改新策略、满满的教育新样态、满满的教师成长新路径。让我耳目一新,让我大饱眼福,让我欣赏到了教育的另一种风景。
柳斌,中国素质教育的开山之祖,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走路已经有些蹒跚,然而,他的思考力依然的敏锐。《新时代基础教育的使命是发展素质教育》,他的观点,他的关注,仍然是九年影响一生的教育。他为新时代课改下的素质教育提出了五点看法:第一是加强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他渴望他三十多年来努力打造的教育样态,更加清晰、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第二是加强各级政府对素质教育的领导和支持。他坚持使用公权力,把这项关系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改革继续下去。第三,加强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保障素质教育的发展。他倡议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法,让义务教育真正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第四是进一步明确政策,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发展素质教育这个重点。他表达着对素质教育发展现状的一种不满。第五是以督导评估为抓手,发展素质教育。他强调督导评估既要督政,还要督学,尤其是教育质量的评价。实施素质教育,是柳老为之奋斗一生的牵挂。
张孝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三亲教育的发起人,简朴的衣着,凌乱的头发,却发出了两天里,我认为最有磁性的声音。第一次,我听到了对中西方教育的另一种诠释。西方教育是原生性、原创性、自组织的教育,中国教育是再生性、模仿学习性、他组织的教育。中国虽然是结果式为导向的功利的追赶式教育,但是,他用最短的时间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的人才和知识供给。他认为,现在的教育,是为机械化服务的反生命教育,是为资本服务的反人类教育,是为城市化服务的反乡村教育。这些教育弊端也泛化为了只信物质、不信精神,只信自己、不信别人,只爱城市、不要乡村,迷信西方、不信自己的中华民族的最大隐患与危机。所有这些都倒逼我们,从追赶教育转型自主原创。它主要包括:从单一知识教育转向修德开慧的全脑智慧教育;从服务资本的人性异化教育转向服务人本的全生命教育;从西方主导优胜略汰竞争全球化教育转向文化共生、文明共享的多元化、在地化的根性教育,人类命运共同秩序新建的世界教育。他坚信,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有春风的地方就有花开。迈向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改革,必须从固本续根开始,也就是从以孝道为根的亲情教育开始,从以仁德为本的亲乡土教育开始,从以自然为师的开慧教育开始。
杜金山,中学课改的先驱,一个倡导以第三者评估指导促进课改的探索者。他给学校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学校是具有强大文化力的文明化育场,是为每个生命的健康、全面、快速和个性化成长提供环境支撑。他牵头研发的一套第三者评估指导学校的方案和策略,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106个。听起来头头是道,很有意思,把大家忽悠到了门口,已经隐约听到了里面的锣鼓声。然而突然突然一声叫卖声,使我顿时有了一种不自在,变味了,也就索然无味了。
李艳丽,引领西工教育的女强人。她的《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通过七个案例详细论述了,与我们的心生长理念一脉相承的心教育。在“心文化、心教育、心生态”的三心理念下,她们着力打造了“心环境、心课堂、心课程、心成长、心管理”五大基石。用七年的时间,打造了西下池、芳林路、外国语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名校。
“心成长”团队,包括一名区教研室主任、两名校长、一名书记、一名教师、一名家长、一名学生,用主题对话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心生长系统。就像点评嘉宾褚清源所讲:西工教育人都有一种看见自己、看见身边人、看见孩子的本领。他们懂得倾听、他们让家长成为了教育的合伙人,他们做自己,活出了生命本来的自己。他们专业精湛,他们生命状态从容,他们用对人格的重见和对自己的重启,为走进我们的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最完整的教育。
田保华,课改哥,一个早闻大名的教育人。然而,他演讲的《创新育人方式、培育教育新样态》,却使我大失所望,PPT尽展示的是制度、方案、口号,很全,很没用。听了几句名言算是最大的收获:做不会做的事情是成长,做不愿做的事情是改变,做不敢做的事情是突破。给未来的你,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未来,你只需比一个人更好,那个人就是现在的你。记住,世界一直在改变,你不主动改变,究竟会被世界改变,没有人会一直在原地等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