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外天源赵氏渊源

常回家看看

《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系宋朝赵氏皇族谱牒,于1481年续谱,已经有五百三十三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居泉赵宋南外宗宗子的祖先编制的宋皇族谱牒,它记录了宋皇室管理机构“大宗寺”、“西外宗正司”、“南外宗正司”的设立和迁徙经过,以及宋皇室谱牒的纂修过程;它记录了宋皇室成员管理机构“南外宗正司”迁入泉州和大批皇室成员居住泉州,对于泉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它记录了宋皇族纯洁皇族血统,尊祖、敬宗、睦族、团结、约束皇族成员、教育后代,提高皇族在泉州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的实践过程。《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的教育功能显现,族谱中大量出现皇族祖先的善举恩荣和各种族训、家箴,对于传播社会伦理,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一定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宋皇族《南外天源赵氏族谱》,作为泉州的一种重要历史文献,对于了解泉州与东亚文化之都的过去有着重要价值

《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正月(960年元月)御制玉牒序,钦定:“惟弟晋王光义、秦王光美,鼎分三派,每派各分玉牒十四字,以别流源,以示子孙,虽远疏亦知昭穆,不失次序”。(见《南外天源赵氏族谱》之《宋太祖御制玉牒序》)

宋朝立国之初,赵匡胤将其尚存的三兄弟的后裔确定为皇族,即宗室,亲写御书,编写三派“玉牒”(宋皇族族谱),并亲自制定了三派的十四字昭穆,以为排辈之分;另立遗嘱:“我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

赵匡胤制定的宋宗室三派(后称太祖派、太宗派、魏王派)的十四字昭穆为:

太祖派:“德惟守(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

   

宋英宗诸子之派又续接有:“孝、安、居、多、自、甫、思、贵”;

神宗诸子之派又续接有:“卿、茂、中、孙、绍、丕”。 

(见《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赵由瓗《濬源图谱》序)

 

鉴于赵氏子孙蕃衍人数众多,同一姓名者颇多(这在宋代宗正司管理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明·成化(1481年)间,太祖派后裔赵惟宪(号寅叟)重修族谱时,曾把“玉牒”又增加十四字,称为今十四字,而把原“玉牒”十四字称为原十四字,仍按三派区分。

太祖派今十四字为:“溥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最用循。”

太宗派今十四字为:“原本懋兼思尚实,式景均中庆以充。”

魏王派今十四字为:“先贤廷辅文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

宋时原十四字一直在海内外流传,除个别字辈有差异外,如《宋史》太祖派第三个用“守”字,族谱则“守”、“从”通用,其他基本上一致。 而今十四字并无传下,只在《南外天源赵氏族谱》中看到很多名字是“原”和“今”辈并用。如赵惟(纲)珤,即古愚。又如军事学家赵本学,原名赵世(建)郁。这种三个字为名,不是姓名,而是“原”和“今”字并有,这也是南外宗支系在明、满清时一个特点。

原十四字辈是由宋太祖亲自御定。据1724年魏王二十五世孙赵若风重修族谱序:“原十四字,系宋朝制谱时创立,通行天下,今十四字,是古愚公(注:赵若凤于1724年修谱时误为古愚公,正确应是惟宪公在泉新编)在泉新编,与外方字行不能相协,故谱内有号今十四字行,皆当改正,依原十四字字行,则自可通各省府州县字行,或聚会相叙,若合符节,疏亦亲,虽远亦近。谱牒庶无错误,昭穆在在昭明,就谓前人有作,而后人不必绍述重修之。”新十四字辈自1724年修谱后就终止,仍沿用宋太祖御定的原十四字辈循环至今。同时规定, 原十四字为宋太祖钦定,用完不得新编,必须重新从头开始,周而复始。这样从宋代开始至现在已经循环二循多,已历36世左右。

《南外天源赵氏族谱》收录了宋神宗1069年御笔《赐皇族敕》,从此宋皇室族谱分著五书,一是玉牒,编年纪世系,历数政令之因革。二是宗支属籍,序同姓五服之疏戚。三是天源类谱,录其官爵功过。四是宗蕃庆系录,推原其出,列子孙名位。五是仙源积庆图,以定世次,支分派别。录每年一次,图每三年一次,牒、谱、籍皆每十年修纂一次。

高宗南渡,大宗寺止于杭州,西外宗止于福州,南外宗止于泉州。由于多次迁移,寺官失职,历代修纂的宋皇族五书流失于江浒。至绍兴间,宋高宗命儒臣访遗阙,重修玉牒,以录、籍、图、谱四书合一,赐名总要,分于内外宗各自收掌。(见《南外天源赵氏族谱》宋神宗《赐皇族勅》、沈該和海日登《宋仙源积庆图》、赵由瓗《濬源图谱》序)

德右丙子年,京杭失陷,大宗图谱尽迁北京。元兵南下,西外宗举罹其祸,谱无存。南外宗三千多人在泉州被害,司院府第遭兵焚,谱牒等书不复存在,唯宋太祖十一世孙赵与蕃,时任浙江监税官游宦于外而获免,赵与蕃收藏一本南外宗收掌的宋皇室先祖谱牒旧录。宋太祖十三世孙赵由瓗得祖父赵与蕃传下的这部宋皇室先祖旧录,这部旧录,包括《宋仙源类谱》、《有宋历代御容》,这就是《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的前身。赵与蕃传下的这部旧录,因年久虫蛀恐久而失其传,1360年,宋太祖十三世孙赵由瓗遂以旧本续前纂后,删繁就简,再图宗支,类次成轶,称《濬源图谱》。(见《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赵由瓗《濬源图谱》序)

宋太祖十三世孙赵由腾1370年在《有宋历代御容序》写到:“敬承先世遗下,自宋太祖以至度宗十五帝及附皇弟魏王,与遡而上之暨而下之神像,装演成轶,题曰《有宋历代御容》,谨按诸帝玉牒所载事迹,取其要略,并赞于御容后录之,以便观览。”(见《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赵由腾《有宋历代御容序》)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宋太祖十七世孙赵惟宪(号寅叟),在赵由瓗根据旧录修撰的《濬源图谱》的基础上,撰修《南外赵氏天源积庆图》。并请堂弟广东提学赵惟珤撰写序言,赵惟珤在《南外赵氏天源积庆图》序中写道:“所遗《濬源图谱》虽以僖祖为自出,今已二十一世(注:宋太祖十七世至惟字辈),但名位得失不全,字多漫漶难识,幸而又存先世宗枋所载,墓志所书,犹知十世以下祖考官爵讳字与夫生卒岁月、、、、、、我堂兄寅叟(惟宪)先生已考校修成谱牒,厘为二十有八卷,传之于家,又惧谱牒浩繁,欲知颠末,一时难稽,且将我泉各派自僖祖起以至于今,联支直下,计二十三世(注:僖祖二十三世至世字辈),书画成图,题曰《南外赵氏天源积庆图》。(见《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赵惟珤《南外赵氏天源积庆图》序)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赵惟宪(号寅叟),在赵由瓗《濬源图谱》、《宋仙源类谱》、《有宋历代御容》的基础上,首次续修《南外天源赵氏族谱》;“宗族既众,别居已远,服属已绝,音问不通,尊卑名分不相叙,戚欣庆慰不相及,漠然相视,一如道人,宪甚歉焉。于是,收集各家宗支,系续入谱,以明昭穆之序,而又参于各处同宗之谱、、、、、而校之于宋史,重加订正,再立三派字号各十四字以昭续之,重修成谱,仍题曰《天源类谱》,厘为二十有八卷,传之于家。又惧谱牒浩繁,欲知颠末,一时难稽,已将我泉有后之派自僖祖起,以至于南渡之世,止录一支一叶,直派传下,而不及于旁支,迨至南渡入泉之后,方著旁支,故谓之入泉续派,今计二十有三世,书画成图,曰《南外赵氏天源续谱》。(见《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赵惟宪《南外赵氏天源续谱》序)《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由赵惟宪续谱,但 1724年赵若凤重修族谱时,误书为赵惟珤即古愚公撰写凡例和南外赵氏家范,并新编三派各十四字行首,应为赵惟宪撰写凡例和赵氏家范,并新编三派各十四字行首,赵惟珤即古愚公在《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续谱中,只为堂兄赵惟宪撰修的《南外赵氏天源积庆图》写序。(见赵惟宪《南外天源赵氏族谱》序和赵惟珤《南外赵氏天源积庆图》序、《赵氏续谱凡例》、《南外赵氏家范》)

1724年清雍正二年,魏王二十五世孙赵若风第二次续修《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这次续谱,主要要由魏王二十五世孙赵若凤、赵若(继)祖主持,在这次续谱中,赵若凤收集了包括广东、浙江以及闽南地区漳州、漳浦、华安、厦门、同安,南安、安溪、惠安、晋江、石狮等地的赵宋皇室各支派的谱系,并把1481年赵惟宪第一次续谱时没有收录的各皇族宗支入谱归宗。如1572年户部主事赵子(大)甲修撰、其子池州知事赵伯孜1596年重修的南安武荣赵氏族谱;1701年魏王二十四世孙赵时长重修的银同赵氏族谱;漳浦赵氏族谱、漳州南溪赵氏族谱等。

《南外天源赵氏族谱》,收录了闽冲郡王魏王十一世孙赵若和1317年叙赵氏本末序,这篇序言,很有历史价值。它记录了漳浦赵家堡的过去;记录了宋朝“迁都于闽,传少帝,元兵逼侵,吾乃挈家驾船逃难移之广东新会之崖山。当是时忠臣烈将武夫精卒尚有数万------不期年元兵且至,连日大战,吾知势已败,与许达甫、黄侍臣以十六舟夺港而出,欲往福州以图匡复。”皇室船队到达漳浦海面,遇飓风,大部倾翻沉海,赵若和的船也失其船舵,只好在漳浦的浦西登岸,定居积美改姓黄,后其子孙高中进士复姓赵,并建赵家堡。

《南外天源赵氏族谱》收录了大德四年既1300年,宋太祖十二世孙赵由馥书写的遗嘱。“我生泉州睦宗院,已登名玉牒。景炎国破家亡,我幼主被兵逼近城下,判臣招讨使蒲寿庚闭城不纳,尽杀宗人长幼五千余人,我亦刃下,有达平章者,仁慈人也,无子见而怜我,攥下马拥抱超跃而去,携居江北遂养为嗣。既长为我由良辅送入太学,我虽幼尚能记所自出,每怀水源木本之思,及平章没,三年服阙葬之礼,遂与庄附二妈来归西北隅故里。”赵由馥这篇遗嘱,记述被北掳经过,历尽千辛万苦,一字一泪,如泣如诉。

明弘治壬子年1492年,宋太祖十八世孙赵世聪,字元敏,号省庵,为京朝官。赵世聪得到其父赵从(守)柔重修族谱一部,加以续修,并请皇明四代孙鲁王为《南外赵氏族谱》撰写序言。《南外天源赵氏族谱》收录了明鲁王为《南外赵氏族谱》撰写的序言;鲁王对前朝的皇族,身份相同,非常同情其遭遇,加以捧扬。谁知道数代以后,明朝灭亡,他的后代鲁王,命运也相同,最后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保护下,流寓金门,客死孤岛。

《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的价值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对于泉州宋、元、明、清古代人物研究,具有相当权威的资料价值。我们知道,查考古代人物,主要是通过正史中的传记,古代的文集、笔记和方志等。一些不太有名的人物,在这些资料中就很难找到,有的也是寥寥数语。即使是一些著名人物,有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很难满足人们对于人物研究的需求。宋皇族《南外天源赵氏族谱》就不同了,它的特点是记录皇族人物,在世系录中于每人之下均注明属于何支、何房、名、字、号、行第、生卒年月日时,享年、妻室、子女、墓地,尤其对功名、官阶等记载较详;还收录了有关行状、传记、遗嘱、墓志等资料,重要人物还专门写有传记。这些资料,其中虽然会有溢美之词,但大多数内容是可靠的。通过宋皇族《南外天源赵氏族谱》,不仅可以知道我们所要了解人物本身的情况,还可以了解他的世系,即从宋朝十八帝情况和皇族后裔情况,以及南外宗对于泉州的影响,在这部族谱中都可以得到解读与印证。

第二,对于泉州人口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的世系,是宋皇族族谱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皇族后代的出生和死亡,都有详细记载,比官方记载要详细而可靠得多。通过《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这部宋皇室族谱,可以了解到泉州以及宋皇族各个时期的人口数量,人口的结构,人口的增减速度、原因、人口的社会构成、官价、职业、文化状况、婚姻状况、寿命等等。

南宋迁都临安,政治中心南移,泉州成为赵宋皇室成员的避居地。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金兵又一次大举南侵时,高宗急令六官自温州泛海往泉州(《宋会要缉稿-职官》)。当北方遭受金兵蹂躏,兵连祸结之际,泉州却是远离战火,偏安一隅的和平环境,赵宋宗室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大量移居泉州的。宗室的定居泉州,无疑会引起一大批官绅士庶涌入泉州,引起泉州人口的急速增长。就南外宗而言,建炎中有宗子三百多人,至嘉定中已增至二千多人,绍定中又增至三千多人。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泉州辖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皇朝户:主五万二千五十六,客四万四千五百二十五”(宋《太平寰宇记》102卷)。主客户共九万六千五百八十一户。主户指有土地者,客户指没有土地者。以当时户、口比例推算,泉州七县约有人口五十二万一千五百人。市区约五万人。

淳祐年间,泉州户口增长了近三倍,共二十五万五千七百五十八户,主户一十九万七千二百七十九,客户五万八千四百七十九,约合一百三十二万九千九百多人。市区约七、八万人口,泉州人口的增加,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而是泉州社会发展的综合现象。一方面,它增加了消费,刺激消费需求,另方面,社会相对稳定,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也相应得到发展,在泉州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为泉州港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泉州南外宗室人口占泉州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小,但是,下述几个因素却使他们具有与其数量不成正比的分量:(一)他们聚集在泉州城的中间及其周边。(二)所有的宗室成员都可以从政府领取俸禄或补助钱米,因此这个数字在财政方面所蕴含的意义是非常可观的。(三)宗室有特权,且是富有的,因此靠宗室维持生计的仆人、随从、手工艺人、商人,甚至和尚的人数应当是宗室人数的许多倍。

绍兴到庆元六十余年间,宗室人口增长了400%;而此后至绍定年间的增长率只有33%。没有史料能够说明后来的人口增幅锐减,是因为死亡率升高或出生率降低,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构成南宋初期宗室主体的是第四到第七代宗室,事实上他们的增长速度绝没有达到五倍,只有开封宫宅中的早期宗室曾经如此。

可能的解释是,绍兴到庆元年间泉州南外宗室人口的巨大增长,是新的宗室家族不断迁入的结果。绍兴元年(1131年)的政治局势极度动荡不安,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出现宗室移民潮是非常可能的。绍兴九年(1139年)曾出台一个计划,要把尚未定居的宗室成员送往宗室中心。(见《宋会要辑稿·帝系》)后来的《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表明,宗室家族的迁移在整个南宋都极为普遍。史学家普遍认为,当时的泉州正处于非常繁荣的时期,因难舍泉州舶税之丰厚收入,极有可能将住在外地的宗室吸引过来。

第三,对于封建时代泉州宗族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宗族制度是封建宗法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统治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南外天源赵氏族谱》中,对于皇室宗族制度的介绍和体现是非常全面的。它记载了有关皇族宗族的构成、祠堂的组织、结构、职能、祠产的类型、数量、形成、经营方式和收入用途。皇族玉牒中的族约、宗规、家训、家箴,是用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约束皇子皇孙的思想观念。祠规、家礼规定了各种祭扫、婚丧礼仪。 (见《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赵伯孜《制建祀田法》)

神权族权和夫权在《南外天源赵氏族谱》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这些资料,在其他类型文献中是很难这么集中的。此外,《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资料还对地方史、家庭结构与功能、社会结构、妇女地位、优生学、民俗学、经济史、科技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等问题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实际上,《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的价值,古人就已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宋太祖、宋神宗等也都对族谱的价值作过介绍和评价。

 

第四,对于泉州移民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任何一部族谱都要记录族源和迁徙情况,由何处而来,迁居原因,经何处而至此地。此外,家族定居后又有那个支房迁出,迁移的原因、数量、迁居何处、移民生活、移民与当地土著的关系,迁居后与本房的关系等,都有记载。特别在这部宋皇室族谱中,详细记载了皇室成员避难变姓隐居的经过,如晋江安海的“生吴死赵”,南安武荣的“变辜姓复赵”、漳州漳浦赵家堡的“变黄姓复赵”等。近年来,在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中,掀起了一股寻根的浪潮,他们的祖先,当年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在异国他乡定居下来,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可他们的根还在大陆,他们想了解祖先的情况,一有机会他们就要返乡认宗。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增多,大批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寻根。台湾的早期移民,大多是从广东、福建去的,尤其以福建为最多。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古代大陆移居台湾共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明末天启年间,泉州、漳州一带贫民迁居台湾达三千多人,崇祯年间又有数万人,这是一次有组织的移民。第二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跟随郑成功而去的。第三次是康熙年间清政府统一了台湾郑氏政权,开放海禁,移民人数多达几十万。从《南外天源赵氏族谱》中,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份、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关系等。海峡两岸要统一,利用家谱资料联络亲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综上所述,《南外天源赵氏族谱》是一部宋皇室玉牒流落于泉州,其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是值得重视和保护的,很有史料价值,它反映赵宋南外宗在泉州,对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构成了划时代的影响和变化。同时,这部宋皇室族谱,形成了迥异他族而独具特色的特点。这主要得益于泉州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得益于泉州赵宋南外宗历代宗室有识之士对泉州文化的珍爱、潜心挖掘、收集、修撰、保存和发扬。然而,由于这部宋皇室族谱从南外宗在泉州遗留到今,虽经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也已有300年的历史,有些记述往往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先人功名、宦迹、婚姻等,有的记叙也存在误写误记。但是,这部宋皇室族谱中的主要部分,世系、宗规、家训、人口、艺文等方面的内容,是可信的。总而言之,《南外天源赵氏族谱》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世界赵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10656317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