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人生中最大的悲哀
一曲《聪明累》历来都被解读为王熙凤命运的谶语,特别为开头一二句,作者似乎是直接痛斥王熙凤的精于算计,并最终枉送了性命。既可恨,又可悲。
其实,仔细想想,王熙凤的性命的丢失,其好耍小聪明并不是关键所在。王熙凤的聪明,大多都是为了讨好贾母,都是些快乐的事情,应当可以延年益寿才对。
个人觉得,王熙凤初次登场,作者就为我们透露了其命运的祸根。
记得林黛玉初进荣国府,当时大家正在叙家常,整个院落非常地寂静,或许只有林黛玉的抽噎声和贾母的惋惜声。这这样一个大家不敢随便弄出一点声息的场合,王熙凤竟然嘻嘻哈哈,叫着、嚷着,在一群妇女的簇拥下,快步地来到了林黛玉身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对王熙凤的行为,第一个作出反应的就是林黛玉。林黛玉的感觉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奇怪”。
林黛玉为何感到奇怪呢,不符合大家闺范,也就是贵族的规范。林黛玉是大家出身,其感到奇怪的东西,就一定不是贵族的东西。王熙凤如此,就成了贵族中的异类。
那么王熙凤为何要这么表现呢?
个人认为,她这么张扬,显然是在于要向林黛玉表明她在贾母及其荣国府中的地位——她这个链二嫂子可不是一般的嫂子。她要让林黛玉知道,在荣国府谁才是真正的主子,谁说话才算数。
后文,作者就又给出了证明。王熙凤让林黛玉缺什么,尽管向她要,后来就又在王夫人面前讨论起了宁国府的日常事务。
王熙凤就是这么样地好面子。她要让林黛玉知道,她是贾府中最有面子的人。后文很多的描述,似乎都是在说明王熙凤时刻都在为面子而活。
就拿最典型的尤二姐事件来说,其耍的手段,也等于是在为自己赢得面子。其真要解决掉尤二姐,还不是像拍死一只蚊子一样。可是她却费了那么大的周折,花了那么地心思与财力,都是为了向人们证明,她不是醋缸子。可是她做的一切又有什么用,人们还是那么一贯地认为其就是母夜叉,醋坛了。尤二姐死了,大家依然会觉得她是凶手。
显然,王熙凤对付尤二姐与宁国府的一切作为,为自己争取面子的一切作为,最终都害了她本人和宁国府——授人以把柄了。脂砚斋说其是枭雄,快刀斩乱麻,才是枭雄们的一贯作风。她有心思派人去杀张华,何不暗中早早地把尤二姐了解了。也不用讨那么多麻烦。
再看王熙凤的对待自身的事情。王熙凤身体不好,尽人皆知,可是她自己却装作不知道,自欺欺人。再苦再累,她也不喊一声苦,喊一声累。而是依然如老黄牛一般奔命地工作。最终弄得自己不得不请病假,是不是非常的得不偿失呢?
王熙凤再强,也不是超人,天下的事情,她忙得过来呢?如此的逞强作践自己,要那么点女强人的面子又有什么意思呢?
还有,在外在形象上,她极力地维护着贾府的空架子,也是很好的例证。
贾府破败,贾政贾母王夫人等都顾不了那么多,王熙凤又何必呢?贾府人丁多了,她不想裁员;贾府消费大了,她不想节用,而是变着法子耍小聪明为自己和贾府赚钱周转;皇家人来勒索,她也是勒索一次给一次,也不去向上面的人报告。没有金刚钻,甭揽瓷器活。她有再大的能力,大厦将倾,她又怎会独立支撑得住呢?
王熙凤真的很令人无语了,她为大家的生活忙碌,却总舍不得花一天的时间为自己,好好享受生活。为地位活,为金钱活,为面子活,就是她的全部人生。
《好了歌》告诫大家,人生“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美好的生活,悠悠地过才会更加美好。快节奏的生活,加紧变好的步伐,只会让美好更加迅速的流逝。一点点地享受一些小小的成功,人生才会活得有滋有味。
而且,她那么能干,为大家付出,也没有得到大家的拥护。
脂砚斋说,“闹宁国府声声是泪”。贾琏偷娶尤二姐,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就她王熙凤不知道哦,她又怎不寒心呢?她因之自叹:在贾府日夜辛劳,却越发混成了贼。大家都像防贼一样的防着她。没有看她平日的辛苦,积极地维护她。若不是善良的平儿一心为她好,尤二姐的孩子顺利出生后,其地位恐怕都难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