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提纲病情解

一日太阳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恶寒。
二日阳明以胃家实、恶热。
三日少阳以口苦、咽干、目眩、喜呕。
四日太阴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食不下。
五日少阴以脉微细,但欲寐,但欲寐。
六日厥阴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不欲食。
太阳经证解
经症者何?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是也。兼自汗而恶风者,则为伤风症,是太阳之卫分为风邪所伤也,主以桂枝汤,协和营卫,驱风邪外出,浅一层立法也,服此方而若解则病愈。经症而兼无汗者,则为伤寒症,主以麻黄汤,大开腠里,俾营分之寒邪,尽从汗出。经症而兼壮热烦躁脉浮紧者,则为两感症,是太阳之营卫,为风邪寒邪所伤也。主以大青龙汤,营卫两解,风寒并驱。服此方设若不解,不传经则必传腑。
腑症者何?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也。是邪由太阳之经,而转入太阳之腑也,主以五苓散,化太阳之气。气化一行,小便亦利,邪亦可从此而出,病亦可从此解矣。至于腑症之中,另有蓄尿一症(病形小腹满,便短赤不利,口渴),盖膀胱乃储水之区,今为寒气所束,太阳之气微,不足以胜其寒邪之气,气机于是乎不运矣,气机一刻不运,则所储之水,即不能出,势必上涌,而小腹作满,故名之曰蓄尿,主以五苓倍桂。
桂本辛温,力能化太阳之寒气,气化一行,小便得出,病亦立解,此法中之法也。另有蓄热一症(病形小腹不满,口渴溺赤),由寒邪入腑,从太阳之标阳而化为热。热甚则必涸其所注之水,故小腹不满而便不利,故名之曰蓄热,主以五苓去桂,加滑石以清利其热。另有蓄血一症(病形小腹硬满),缘由寒邪入腑,阻其太阳之气机,而循行本经之血液,流入腑中,聚而不散,少腹硬满,故名之曰蓄血,主以五苓散中,加桃仁、红花、当归、万年霜之类,从小便以逐其瘀,即可移危为安,皆不易之法也。
附解:太阳经,有经症初见,不传本经之腑,而传阳明、少阳,三阳经症同见者,名三阳并病,即以三阳之法治之,如桂枝汤加葛根、柴胡是也。有经症初见,传阳明而不传少阳者,名二阳为病,即以二阳之法治之,如桂枝加葛根汤是也。又有三阳经症同见,而见太阴之腹满自利,即于三阳表药中,合理中之法治之。有经症初见,转瞬而见少阴之身重欲寐者,肾与膀胱为表里,表病而及里也,当从少阴之法治之,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也。至于当汗而不汗,表里不通,壮热烦躁者,大青龙是也。经症误下遂利者,桂枝加葛根汤是也(误下邪陷于内,故加葛根以举之)。过汗而至汗不止者,桂枝加附子汤是也。下后而至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是也。
【阐释】癃闭症只说法宜升提,未有处方,宜用补中益气汤治之。癃闭还有由于湿热下注,或瘀血内结,膀胱气化不利而致之实症;亦有因肾气亏损、膀胱气化无权,水液不能下注之虚症。实症小便量少、热赤、频急、而滴沥不畅,甚至尿闭不通,小腹胀满,或疼痛、口渴、便秘、苔黄腻、脉滑、数,宜清利湿热,宜猪苓汤或八正散加减治之。虚症小便滴沥不爽,排出无力,甚或不通,面白、腰冷、舌质淡、脉沉细,宜补肾温阳通窍,以济生肾气丸加减治之。
阳明经证解
太阳之寒邪未尽,势必传于阳明。经症者何?前额连眼眶胀痛,鼻筑气而流清,发热不恶寒,此际寒邪初入阳明之经,寒气尚有一线未化尽,故还见筑气流清涕之寒形,渐渐发热不恶寒(不恶寒三字,便是寒邪俱化为热也)。邪在经尚可解肌,故用葛根汤以解肌。
设若不解,有传少阳之经,而不传本经之腑,有传本经之腑,而不传少阳之经者出矣(便是分途处)。若本经经症,合少阳之经症,名二阳合病,即以二阳之法治之,如葛根汤合柴胡汤是也。若本经经症,而传入本经之里,则现口燥心烦,汗出恶热,渴欲饮冷。仲景用白虎汤以救之。设若白虎力轻,邪即入腑,便见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大便闭塞等情,,主以大、小承气汤,苦寒陡进,推荡并行,火邪一灭,正气庶可复生。即有痞满实燥坚谵语狂走等情,皆缘热邪所致,俱当以此法为主。
少阳经证解
少阳经症者,头痛在侧,耳聋喜呕,不欲食,胸胁满,往来寒热是也。夫寒邪之客气,每至阳明燥地而化为燥邪,燥邪之客气未尽,遂传入少阳。少阳与太阴接壤,系阴阳交界之区,故曰半表半里。邪附于胆,出与阳争则热,入与阴争则寒(阳指阳明,阴指太阴),故有寒热往来也。主以柴胡汤。若用药未当,邪必入腑,即现口苦、咽干、目眩,。主以黄芩汤,清其里热。
太阴经证解
如少阳之邪未罢,势必传入太阴。太阴经症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益甚,手足自温是也。主以理中汤,直守其中,上下自定,乃握要之道也。若桂枝倍芍药汤,是太阳经症误下,而寒邪陷入太阴之内也。至于五饮症者何?经云:"脾无湿不生痰。"即此一语,便得治五饮之提纲也。治法总不外健脾、温中、除湿、行水、燥脾为主。
所谓着痹行痹者何?夫痹者,不通之谓也。经云:"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着痹(行痹流走作痛,着痹痛在一处),风为阳而主动,风行而寒湿随之,故流走作痛;寒为阴而主静,寒停不行,风湿附之,故痛处有定。风寒湿三气,闭寒经络,往往从本经中气化为热邪,热盛则阴亏而火旺,湿热薰蒸,结于经隧,往往赤热肿痛,手不可近,法宜清热润燥。若忽突起,不赤不痛,则为溢饮所致,又当温中除湿,不可不知也。
所谓阳黄阴黄者何?夫黄者,土之色也,今为湿热蒸动,土象外呈,故周身皮肤尽黄。阳者,邪从中化(中者,胃也。少阳之热,不从太阴之湿化,而从中化,胃火与湿合,薰蒸而色黄);阴者,邪从湿化。阳主有余,阴主不足,阳者主以茵陈五苓散,阴者主以附子理中汤加茵陈。立法总在湿热、阴阳二字分途,外验看病人之有神无神、脉之有力无力、声之微厉,则二症之盛衰立决矣。
少阴经证解
少阴经症者,脉微细,但欲寐是也。夫脉细微欲寐,少阴之病情悉具,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协火而动者何?病人真阳素旺,客邪入而附之,即从阳化而为热。热甚则血液必亏,故病见心烦不眠,肌肤燥熯,小便短而咽中干,法宜养阴以配阳,主以黄连阿胶汤,分解其热,润泽其枯。若协水而动者何?病人真阳素弱(阳弱阴必盛),客邪入于其中,即从阴化。阴气太盛,阳光欲绝,故病见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四肢逆冷,法宜回阳
附解:凡三阴症,以温补为要。是阴盛阳必衰,故救阳为急。三阳症,以解散清凉为主,是阳盛阴必亏,故救阴为先。然阳中有阴症,阴中有阳症,彼此互和,令人每多不解处,由其未将三阳三阴各有配偶认清,遂把病机辨察不确,六经不啻尘封也。
厥阴经证解
厥阴经症者何?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也。主以当归四逆汤、乌梅丸两方(当归〔四逆汤〕是经症之主方,乌梅丸是厥阴之总方)。方中寒热并行,重在下降。至于纯阳一症,乃客邪从本经之中气所化也。故见热深厥深,上攻而为喉痹,下攻而便脓血(外现张目不眠,口臭气粗之火象,有似阳明腑症形),在上则以黄连二冬阿胶鸡子清,在下则以黄连二冬阿胶鸡子黄治之,此润燥救阴之意也。
若纯阴症者何?外现必目瞑倦卧,身重懒言,四肢逆冷,爪甲青黑,腹痛拘急等形,是也。法宜回阳。
至若错杂者何?外现腹中急痛,吐利厥逆,心中烦热,频索冷饮,饮而即吐者,是也,法宜大剂回阳,少加黄连汁同服,寒热互用,是因其错杂,而用药亦错杂也。
来源:郑钦安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纵横

    伤寒论>是一部是治什么病的书? <伤寒论>原名<伤寒卒病论>.自叔和将仲景之论全属伤寒后,历代医家大多认为,<伤寒论>就是一本专治外感热性病的书,那么< ...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3讲:区分瘟疫、提纲/主证/坏病、六经/六气/经络

    提要:一.学习<伤寒论>之前,须先区分瘟疫,以更切近生活实际:二.分析<伤寒论>提纲.主证.坏病之间的关系:三.分析<伤寒论>六经与<黄帝内经>六气.经 ...

  • 《证治准绳·杂病》痉

    <金匮>云∶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僵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活人书>云∶外证发热恶寒,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为异耳.)太阳 ...

  •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15)

    我的中医人生(11) 作者:刘敏    2017年02月13日 草果是立化腻苔之妙药 中焦湿浊不化,舌易苔白腻而厚,平时我们熟知应用芳香化湿药,比如砂仁.厚朴.佩兰.霍香等.跟诊林师以来,林师常用草果 ...

  • 《伤寒论》113方——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悬解>卷六 阳明经上篇 第五十五方--桂枝加葛根汤 阳明十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桂枝二两,去皮 ...

  • 真正的伤寒入门篇:六经提纲病情解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一日太阳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恶寒. 二日阳明以胃家实.恶热. 三日少阳以口苦.咽干.目眩.喜呕. 四日太阴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

  • 【伤寒入门篇:六经提纲病情解】

    一日太阳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恶寒. 二日阳明以胃家实.恶热. 三日少阳以口苦.咽干.目眩.喜呕. 四日太阴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食不下. 五日少阴以脉微细, ...

  • 【郑钦安:六经提纲病情解】

    六经提纲病情解 一日太阳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恶寒. 二日阳明以胃家实.恶热. 三日少阳以口苦.咽干.目眩.喜呕. 四日太阴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食不下. 五 ...

  • 伤寒六经提纲病情

    伤寒六经提纲病情

  • 《医理真传》伤寒六经提纲病情

    伤寒六经提纲病情 一日太阳 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八字为提纲),恶寒(二字为病情). 二日阳明 以胃家实(三字为提纲).恶热(二字为病情). 三日少阳 以口苦.咽干.目眩(六字为提纲).喜呕(二字 ...

  • 灵素之问 | 六经病欲解时的唯一价值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3月19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太阳病欲 ...

  • 时间与疾病,六经病欲解的应用浅析【一点资讯】

    在现代的医疗体系中,关于不同时间段的发病原理和人体的具体运作的研究基本上是不成体系的,就是各种医疗数据的观察汇总,然后这里得出一个结论,那里得出一个结论. 现代医学关于时间与疾病的关系,大致这样描述的 ...

  • 《伤寒论》六经提纲,内附伤寒六经方证表,果断收藏!

    一.六经提纲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解:太阳病,即表阳证,它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侯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以上一系列的证候者 ...

  • 《伤寒论》六经提纲,果断收藏吧

    一.六经提纲 第1条(<伤寒论>赵开美本序号,以下同):"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解:太阳病,即表阳证,它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侯为特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