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铸币钱文书体刍议

清代铸币钱文书体刍议

大风起兮撰稿


 清承明制。所以谈清代铸币,不得不从明代说起。明初铸币,延续元、金铸币特点,尤其永乐通宝仿大定通宝尤甚。而大定通宝则是深受宋徽宗铸币影响。因而可以说,明初铸币其溯源与宋钱一脉相承。这里说的是钱文书体,但须知钱文是由铸币工艺产生,铸币工艺包括祖、母、子产生的各个环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铸币工艺尤其是祖钱产生的方式,影响或者局限钱文的产生。北宋钱文真草隶篆丰富多姿,而御书钱文的出现,必然要求在祖钱产生环节准确临摹出书者的一笔一划。在当时条件下,祖钱的材质受到局限,结合木版印刷在宋代大规模应用(木版可以很好临摹书法)和近代发现的木质宋钱,可以推断宋代祖钱的产生方式,而这种方式也造就了宋钱精彩复杂的钱文。明初铸币其工艺与此相类(永乐通宝除本土铸造外,邻国多有翻铸,其母钱是用大明本土流通钱加刀而成,加刀过程造成书法变异,这种情况不在本文讨论之中)。


明钱自永乐开始已不是本土流通货币,所铸是用于朝贡贸易。宣德而后,实行海禁,铸币也就停歇,弘治小有恢复,至嘉靖方才大规模鼓铸。因期间中断,铸币工艺也是另打锣鼓重开张。实物可见,嘉靖时出现铜质祖钱,谓之雕母。而所谓雕,因其材质实为凿。这种工艺,势必影响钱文的书法,篆、隶、草、行书法很难展现,明代官方文书通行的是台阁体(书写)和宋体(印刷),钱文受其影响很深,展现形式也造成一种非楷非宋的钱文书体。这种书体一直作为主流钱文延续到清代雍正,甚至乾隆早期(关外时期的天命钱为较为原始的印模铸造工艺,作为特殊情况,本文不讨论)。这种书体,很容易给藏者刻下一个印象,即清钱钱文呆板怪诞,无法欣赏书法。尤其是早期一些较为传统纯粹为欣赏而藏泉友,往往不予关注清钱。其实不然,留心观察,乾隆开始清钱钱文在祖钱材质局限情况下,克服弊端,日益规范。百年以来,也形成独具特色并且美轮美奂的钱文书法体系,足以欣赏。这是本文所要重点表述的内容,下文配图讲解。


 如上所述,乾隆以来,清钱钱文独成体系,形成规范的两类。


第一类为规范的楷书。据其特点,也可称为馆阁体。馆阁体明时称为台阁体,因科举而生而兴。至清康熙时,圣祖酷爱董其昌书法;至乾隆时,又推崇赵孟頫书法,因此赵、董书体身价大增,主流书体尊奉赵、董为典范,而二人书法又皆以规整、圆融为特点,使馆阁体风格更趋圆润秀美。清代钱文中的馆阁体其实最早并不是乾隆钱,而是康熙的个别版别,因不是主流,往往被忽视,至乾隆方才增多。

第二类为规范的宋体。宋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宋体名为宋体,实际是于明朝以后才出现,那何以谓作宋体?原来,宋朝文化鼎盛,宋刻本精美大气,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明朝文人特别是书籍的收藏者,极度推崇宋刻本,因此明代出版界多翻刻宋刻本,但为求便捷,也为了降低成本,明朝的这些仿宋刊本经常只刻出肤廓字样,而非原来楷味浓厚的宋字。最终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于印刷的字体。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敕廷臣补刊经庵《文献通考》的序文中,规定:"此后刻书,凡方体称宋体字,楷书均称软字"。宋体之名由此而来。并且,这段话也足以解释,为什么明末、清初的钱文似宋似楷的问题,只因到康熙十二年官方才去规范这种书体,到乾隆时期,宋体字才大体定型。

通过实物观察,尽管我把馆阁体归为第一类,但乾隆以来直至嘉庆、道光钱文却以宋体为主流。这还是因为祖钱材质和加工工艺的原因所致,宋体钱文更适合雕凿,因为其本身就是因为雕刻而产生。所以大部分的乾、嘉、道钱文多是宋体,楷书的版别显得更加鹤立鸡群。然而,非常不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情况,却在咸丰朝出现了。


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战乱年代,战乱年代的钱币往往粗糙不易欣赏。而咸丰朝却因虚值大钱的出现,而展现出秀美飘逸的钱文书法,成为清钱收藏的热点。实事求是的讲,咸丰大钱铸造相对也算不错。这里涉及一个币值的问题,我在多个帖子里也提到钱币铸造工艺也代表铸造成本的问题。在物料匮乏的情况下,提高铸币工艺也是保持币值和区分私铸的手段,历史上但凡虚值大钱往往如此,如王莽钱、永通万国、徽宗大钱、南宋大钱、元至正等等。咸丰大钱也不例外。众多版别的咸丰钱,也是延续乾隆以来形成的宋体、楷书两类体系,而楷书类比例大增,这是工匠雕刻祖钱工艺的进步,在铜块上临摹楷书书法难度很高。正是因为古代工匠的努力,我们今天才能欣赏到最为成熟的馆阁体钱文。


一类为馆阁体。


一类是宋体。

下面这个正面为宋体,反面为楷书,很有意思


同治钱文仍能延续这两类体系,直至光绪。光绪朝的地方铸币如津、河、直、武等等,楷书钱文异军突起,而宝广机制平钱的楷书,宝宁机制的宋体则更具特色。


综上,我认为清钱收藏不仅仅局限在五帝钱之类的民俗方向,钱文书法同样与宋钱一样值得欣赏。尤其是自成体系的宋体与楷书钱文,了解其内涵后细细品味,也足以娱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