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归义军如何在夹缝中生存120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金陵物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唐朝廷不得不征调河西军入中原平叛。
安史之乱以及后来的藩镇割据旷日持久,
河西走廊出现巨大的势力真空,
势力强盛的吐蕃趁虚而入。
从755到781年,逐步蚕食凉州、甘州、肃州、沙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并在此展开残暴统治,汉人沦为奴隶。
公元848年,沙州张议潮率部起义,这就是归义军之肇始。
一、吐蕃内乱
吐蕃虽然取得陇西之地,但陇西老百姓还是心向唐室。
当唐朝使者来到这里的时候,老百姓争相拜泣:“问天子安否……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来?”
唐朝有这样的民众基础,吐蕃在陇西的统治力之薄弱就可想而知了。
公元842年,
吐蕃因继承人问题发生内乱,
这是吐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陇右百姓取得独立的契机,更是张议潮这样的志士建功立业之机。
张议潮出生年月不详,是唐朝大将张孝嵩之后,张家世代都是沙州州将,是地方上的世家大族。
吐蕃内乱之后,张议潮趁机拉拢汉人,经过浴血奋战,赶走吐蕃守将,“摄州事”,收复沙州。此后,张议潮以沙州为根据地,“缮甲兵,耕且战”,尽收河西之地。
由于与唐室隔绝,
张议潮完全在靠着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战。
而想要在吐蕃、回鹘、浑末等异族环伺的夹缝中生存下去,张议潮就必须向中央王朝靠拢。
因此,光复沙州后,张议潮就第一时间派人通知唐朝廷,建立起归义军势力。
此后,张议潮与各方势力展开斗争,“朝朝秣马,日日练兵……不曾暂暇”,在夹缝中求生存。
正是在张议潮的努力下,归义军西有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取得极大战果。
但是,后来张氏归义军的统治就要艰难得多了。
二,张氏归义军
公元867年,张议潮入朝,归义军由其侄子张淮深统领。在其统治期间,另一股势力甘州回鹘政权逐渐强大,成为河西走廊的霸主,
归义军逐渐走下坡路。
890年张淮深死后,归义军一度被沙州索氏夺取。
虽然张议潮之孙张承奉夺回了归义军大权,但此时早已不复往日荣光了。
张承奉甚至不得不臣服于甘州回鹘,认天睦可汗为父,像后来的石敬瑭一样结成政权间的“父子”关系。
这两件事让张氏在沙州威望尽失。因此在公元914年张承奉死后,
归义军政权被曹氏取而代之。
二、曹氏归义军
关于曹氏归义军的第一代领导人,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曹仁贵,有人说是曹议金,或者这实际上是同一个人。
但不管怎样,曹氏同样是沙州世族,在曹仁贵(或是曹议金)掌权后,充分吸取张承奉大失人心的历史教训,一掌权就去帝号、奉中原正朔。
同时,曹氏还与东面的甘州回鹘和西面的于阗同时联姻,搞好邻里关系,继续在夹缝中艰难求生。
在曹氏接手的时候,
归义军的辖地已经大幅度缩水了,
仅存沙州和瓜州两地而已。
曹仁贵(曹议金)死后,曹氏又历经曹元德、曹元深、曹元忠三代。
他们始终奉行多边外交政策,既与于阗称甥舅关系,又与甘州回鹘称兄道弟;既努力讨好辽国,又接受后晋、后周、北宋等中央政权的册封。
曹氏的这一系列操作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在多个鸡蛋上跳舞,这或许就是弱者的生存法则吧。
曹元忠是统治时间最长的归义军节度使。
在他的治下,归义军八面玲珑,政权稳定,与周围邻居达成十分和谐的状态;但也正是在他的治下,佛教迅速发展,达到顶峰,为了营建佛寺,干了不少劳民伤财、伤筋动骨的事。
因此,在曹元忠死后,不堪忍受、“备受艰辛”的军民发动政变,围攻曹氏府邸,当时的归义军领袖曹延禄无路可走,最后自尽身亡。
此后,又历经曹宗寿、曹贤顺两任领袖,曹氏归义军于1036年被西夏所灭。
值得一提的是,在归义军政权灭亡之际,
一批极具文化价值的书经被藏到莫高窟藏经洞,
这就是于上个世纪90年代才被发现的、现已散落世界各地的敦煌遗书。
从张议潮建立归义军到西夏统一河西走廊,归义军孤悬治外百余年。
在这百余年时间里,归义军始终和中原政权保持着联系,张氏归义军在张议潮、张淮深治下始终依附于大唐,因此而强盛。张承奉脱离庇护、自立门户,因此而衰亡。
曹氏归义军则八面玲珑,多边外交,即使实力弱小,但还是在夹缝中存在了120多年,上演了教科书式的弱国外交策略,这或许就是归义军能在夹缝中生存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宋史》、《归义军及其政权始末述论》、 《甘州回鹘与曹氏归义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将陈汤,终因什么毁了大好前程?
《怒晴湘西》里八思巴的真实身份:元代第一帝师,创造蒙古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