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和宜昌是如何成为省内仅次于武汉的城市?揭秘两城崛起的秘密

襄阳和宜昌如今成了公认的湖北省内仅次于武汉的城市,也是湖北省的两座省域副中心城市,分别是襄十随神城市圈和宜荆荆恩领头城市,但是细究历史,从近现代来说,这两座城市有现在的地位,时间还不算长,那么襄阳和宜昌是如何在省内崛起的?

宜昌至喜长江大桥

在近代地处沿海和长江沿线的城市最先崛起,在湖北省内,最先崛起的是汉口、黄石、宜昌和沙市。1861年汉口开埠,1874年黄石港开埠,1876年宜昌开埠,1891年沙市开埠,西方列强用强力手段要求这些地方开埠,开埠后列强带着资金过来办工厂,主观上是搞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当地走进现代工业社会。

襄阳(2010年前叫襄樊),因地处汉江流域,没有开埠,所以在近代工业上发展晚了上述城市一步。

到了建国初期,湖北省内工业最强的城市是黄石,因为该地不光有长江港口,又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炭资源,钢铁工业实力强;而武汉因为武汉会战,加上工厂内迁,其前几十年的工业基础被摧毁了,所以到建国的时候,武汉的工业基础不能和黄石比。

黄石,晚霞

也就是说建国初期湖北第二城是黄石,而不是襄阳和宜昌。到了“一五”计划时期,国家把武汉确定为重工业基地,黄石依靠原来的基础,也跻身于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列。武汉的工业得到了重建,实力进一步增强,光一个武钢的投资额就达到了11亿元,上世纪五十年代的11亿元真是了不得,要知道武汉长江大桥的投资额是7000万元。

而襄阳和宜昌在“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发展乏善可陈,和省内的武汉、黄石和沙市比起来,并没有什么优势。

襄阳和宜昌奠定今天的实力,实在是因为三线建设(1964-1980年)。三线建设是备战的考虑,当时我国的工业布局还是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集中在东部,还有中部偏东的地区,比如武汉、洛阳等,中西部的大量城市工业实力弱小。而襄阳和宜昌正好被选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建设了大量的项目,大大增强了两座城市的综合实力。

襄阳,临汉门

简单列举一些项目。打开地图我们可以发现襄阳地处鄂西北,宜昌地处鄂西南,都位于入川的重要通道上,三线建设时,襄阳和宜昌的铁路交通得到了大发展,新建了焦枝、襄渝线通过襄阳,新建了焦柳、鸦官线通过宜昌。

在工业企业方面更是多不胜数,三线建设时宜昌和襄阳都分到了大量的军工企业和非军工企业,宜昌分到了16处军工企业,分别是403厂、404厂等,襄阳分到了航天42所、江山机械厂等。以1965年为例,当年宜昌市(指1992年地市合并前的宜昌市)全市工业企业只有122家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为4681万元;到了1978年,宜昌的工业企业就达到了251家,职工数达到了5.57万。1985年宜昌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8.2亿元。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三线建设对于襄阳和宜昌的重要性,比如大名鼎鼎的二汽因三线建设进入十堰,使得十堰从一个小镇成了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在1980年二汽把襄樊确定为二汽第二生产基地,把铸造三厂放到了襄樊,后来又把发动机还把整车项目放到了襄樊,一据奠定了襄樊汽车产业重镇的地位。

东风襄阳试车场

三线建设时,襄阳和宜昌拿到了大量的大项目,使得两座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迎来了腾飞,到2003年成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你认为为何襄阳和宜昌会成为湖北省内仅次于武汉的城市?未来这两座城市,哪座城市的综合实力会更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