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最爱是家乡——访抗美援朝老兵王培顺

此心最爱是家乡
——访抗美援朝老兵王培

唐新智

微信版第1016期

王培顺,男,汉族,广德市柏垫镇凤桥社区人。1930年11月生,1951年1月参军入伍。1953年,王培顺与战友们一道奔赴硝烟正浓的朝鲜战场,成为炮兵三十三师四〇九团的通讯员,2次荣立三等功。从战斗英雄到扎根基层建设家乡,王培顺用一生践行着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告别爱人上战场

1950年10月,广德市凤桥社区一户人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20岁的村民兵班长王培顺和18岁的姑娘王玉芳情投意合,喜结连理,亲朋好友纷纷向这对新人祝福。他们沉浸在喜悦的幸福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正当广德人民着手医治战争创伤、建设美好家园的时候,1950年朝战爆发,为保证志愿军的兵力充足,我军一面停止部队转业复员,一面于10月上旬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号召青年踊跃参加志愿军。一时间,大批热血青年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熟悉的工作岗位,穿上军装,背起背包,坐着卡车、火车,跟随部队前往异国战场。
在大队部听完征兵宣传,他立即赶回家中,深情地对新婚的妻子说:有国才有家,我要参军上战场保家卫国,你在家搞好生产,照顾好老人,不用为我担心,等着我回来。
考虑到他刚结婚,当地干部都劝他再考虑一下。“我的岳父王长槐早年参加革命,是一名抗日游击队员,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听他说那些保家卫国的故事,我就觉得男子汉得上战场。”王培顺说,当时他把参军的想法告诉岳父后,老人家没有反对。
王培顺说,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中国人民要打,而是美国当局强加给中国人民。“不打不行,不得不打。”中国卷入朝鲜战争,是美军将战火推进到鸭绿江边,并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如果像抗日战争那样,把敌人放进来打,国家、人民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与巨大伤亡。”
1951年1月,当时妻子外出学习,王培顺收拾好行囊,参军入伍。到邯郸市炮兵第八训练基地集训。
无情未必真豪杰。紧张的训练之余,王培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两地鸿雁传书,互诉衷肠,相互关心问候、相互鼓励。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这次来信没有别的事,就是分别太久没有见面,但是我想你的情份没有改变,我在外经常挂念你的身体如何,学习怎样。希望好好爱护自己身体,我在外面不需要记挂,现在我们在保卫祖国,为了实现真正的和平,保卫我们的胜利果实。”

妻子后来到长沙学习,在长沙学习期间,她多次要求追随爱人上战场,但是有一次肚子急痛,被同学送到医院开刀手术,王玉芳叮嘱同学不要告诉王培顺,免得丈夫担心。正是因为这次延迟手术,导致王玉芳终身不能生育。她毕业后分配到芜湖造船厂工作。王培顺复员后,妻子也调回广德。他们在烽火硝烟中美丽绽放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

两次荣立三等功

王培顺在部队刻苦学习,他深深感到文化教育对部队训练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团里文化训练,努力学习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等课程,为随后的军事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5月,河北省邯郸市炮兵第八训练基地改建为炮兵四〇九团,归炮兵第三十三师建制。辖3个炮兵营(9个连)和2个直属连,主要装备苏式762山炮。762炮在当时的炮兵装备中也是属于比较先进的装备,为帮助训练,上级从其他炮兵团调来了一些炮兵干部战士,但这些干部战士曾经使用过的武器都是迫击炮,对新式火炮的操作运用也要从头学起,更大的问题是,在全团干部战士中,有文化基础的人极少,绝大多数战士都是文盲,学习炮兵技术和操作非常吃力。

面对这种情况,部队充分发挥“解放干部”在训练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还重视发挥青年学生干部的优长,成立帮教骨干队伍,并在全团提出“苦练30天”随时准备上战场的口号,全团官兵克服种种难,只用了28天的军事射击训练,较好地掌了新式火炮的基本使用技术。各级干部也初步掌握了指挥设计的方法,基本达到“摆的开、打得响,拉得走”的临战要求。因学习成绩优异,王培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记个人三等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953年7月,炮兵第四〇九团乘火车过鸭绿江,8月到达朝鲜西海岸东仓里一带,并从炮兵第四〇六团接装了57反坦克炮和762野炮各12门,将原装备的山炮上交,改编为2个营(6个炮兵连),主要担负西海岸的反登陆作战任务。
“美帝朝鲜放了一把火,烧了朝鲜烧中国。中国同志快救火,救了朝鲜就是救中国。”身体硬朗的王培顺,讲起战场往事,连当年的顺口溜都能背得出。
一进入朝鲜境内就遇到敌军狂轰乱炸,不少志愿军战士当场伤亡。“我们到朝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挖猫耳洞保护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拿着镐头、铁锹在炮火中挖洞。作为炮兵,要把团里的炮弹运到炮连,团驻地到连驻地有好几里山路,一个箱子装4发炮弹,我们一人一箱扛着走,每走一段距离,一听到飞机飞来的声音就会立刻卧倒,飞机飞得离我们很近,抬头都可以看见飞机驾驶员。”王培顺在朝鲜扛炮弹、挖坑道,经常会遭遇被敌军飞机轰炸的危险。王培顺吃苦耐劳,冲在一线,排长因此很欣赏他。
在朝鲜行军的过程中,王培顺又荣立了一次三等功。
他向我们回忆了当时的情景。那一天下着大雨,王培顺所在的部队,奉命运输大炮。车辆在前面行驶,大炮绑在车尾。行至半路,大炮陷进了泥坑里。无论汽车如何发力,大炮就是拉不出来。当时,敌军的飞机神出鬼没,如果在一个地方多逗留,很容易暴露形迹。
没等排长号召,王培顺就奋不顾身主动跳入了泥坑里,用肩膀硬扛起了200多斤的半边大炮。“虽然我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是我想如果共产党员面临这个情况,一定会不顾一切,跳入泥坑里的。”王培顺告诉我们,当时他就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在王培顺的帮助下,大炮很快顺利地被拉出泥坑,整个部队又重新踏上了行军路程。而王培顺因为肩膀受力过重,直到现在每逢阴雨天都会隐隐作痛。王培顺这种不顾生死的奉献精神,也受到了部队上下的肯定,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记个人三等功。
在朝鲜的日子里,王培顺和战友们一起奉命驻守朝鲜西海岸。“敌人来了就打,敌人不来我们就守好家。”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联合国军司令”——美军上将克拉克签订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这位上将说:“我是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抗美援朝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有赖于无数像王培顺一样的战士英勇顽强。

扎根家乡搞建设

1956年,王培顺复员回到广德,进入当地公安系统工作。1961年,他又响应国家号召,退职回乡参加家乡生产建设。此后近30年里,王培顺先后干过村里的大队书记、乡办企业厂长等。在他手上,凤桥乡办企业名震遐迩,他先后创办了砖瓦厂、轧板厂、藤椅厂、手表带厂、绣花厂,组建汽车队、知青商店等等,无论组织把他调到哪里,他都一心热爱工作,默默耕耘。

退休回家后,王培顺依然不愿意闲着,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凤桥社区街道进行美好乡村建设时,他老当力壮,主动请缨,成为了街道的一名巡视员。每天早上,他就戴上袖章、穿上马甲,对街上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一次,因利益纠纷,宁国到杭州的大客车在凤桥被当地人拦截,是他挺身而出,主持公道。“王老一直都热心公益,家乡的大小事情他都很关注,有时候我们拿不定的事情,请他出面都能服众。”凤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罗茂学说,“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王老的战斗经历让人动容,他的精神也感染着大家。这种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应该继续传承、一直发扬光大。当年志愿军战士很多只有20岁左右,他们用青春和生命铺就了胜利的道路。今天的年轻人仍然能从抗美援朝的历史中汲取力量、获得启示,包括正确认识困难、敢于面对困难。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从抗美援朝的历史中学到自己所需要的品质与精神”。

生活碰到困难,工作遭遇不公,王培顺都没有亮出军功章向组织张过口、提过任何要求。旁人不解,他也不辩。他有想倾诉的人。

“我从来不觉得我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长眠在战场上的战友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和平。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欺负我们就叫他死亡。我要替牺牲的战友们好好地看看新中国、看看他们用鲜血灌溉的土地,如今已是何等辉煌的山河!”王培顺常常想起和他一起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的战友。“他们为国家把命都搭上了,和他们相比,我现在生活得很好,有啥放不下的……”

王培顺和老伴领养了一子一女,他的老伴1990年去世,养子33岁的时候遭遇车祸离世,目前他和养媳妇生活在凤桥社区,养媳妇曾祥青担任凤桥社区妇联主任,孙子孙女都很孝顺,经常回来看望他。陪同的广德市军退局人员介绍:王培顺目前享受国家定补和优待金,每年约3万多元,2020年开始,广德市委托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爱心送进光荣门”活动,常态化为老兵体检和做家务。
我们到访的时候,老人家早已穿上军装、别上奖章等候多时。虽然已经91岁高龄,但王培顺身子骨仍十分硬朗。他的家人告诉我们,王老每天还要出去遛弯,每周还得吃上一顿红烧肉。安静地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作者系中共广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编、广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