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假如商鞅没有被车裂, 而继续被秦惠王赢驷重用, 结果会怎样不同?
商鞅如果没有被车裂,继续被秦惠文王重用,结果会怎么样呢?我认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来分析下具体的情况。商鞅在秦国的地位已经达到了顶峰,秦法是他制定的,他是开创者和奠基人,除了秦孝公就要数商鞅了,说他是法圣也不为过。
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史记·商君列传》
点击加载图片
商鞅在秦国变法五年,秦国变得富强起来,周天子就割肉送给秦孝公向他表示祝贺,诸侯们也纷纷来祝贺。在变法的第三个年头,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大良造,接下来对魏国的战斗胜利,让商鞅走上了自己权力的巅峰。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史记·商君列传》
点击加载图片
商鞅通过变法和在战场上破魏的战功,被秦孝公封为商君,拥有十五个封邑,但是同时也招致老世族们的怨恨。秦孝公这么做,把商鞅放在了矛盾的浪尖上,秦孝公在位商鞅没有什么,一旦秦孝公去世,商鞅就自身难保了。
“……君尚将贪商於之乎,从秦国之交,出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史记·商君列传》
对于这个问题,商鞅并没有意识到,但一个叫做赵良的人找到了商鞅,劝他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如果贪恋眼前的一切,恐怕旦夕间商鞅就会有杀身之祸。赵良说的明白,你商鞅的一切都来源于秦孝公,一旦没有了秦孝公的庇护,那些怨恨你的人就会蠢蠢欲动,他们绝对不会放过你,你的危机很快就要到来了。但是对于赵良的建议,商鞅的态度是不接受。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史记·商君列传》
点击加载图片
秦孝公去世,太子继位为秦惠文王,太子傅赢虔的门客向秦王告发商鞅,说商鞅有谋反的企图,秦惠文王没有客气,终于到了自己报仇的时候了,他不会忘记年轻时商鞅对自己的“照顾”,于是下令逮捕商鞅好明正典刑。
商君于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必一至此哉!”——《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不想死,于是逃到了边境,想到客栈去投宿。但是客栈老板不敢接纳他,因为他没有相关的证明文件,如果让他住宿,店主自己就要收到连坐的刑罚。商鞅的变法确实很成功,秦人人人知道有秦法,但是不是人人都知道有商君,于是后来就有了个成语“作法自毙”。
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彊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史记·商君列传》
点击加载图片
商鞅想到魏国去,魏国人不接受他,因为他曾经用欺骗的手段攻破魏军,并俘虏了公子昂。商鞅要到其他国家去,魏国对其他国家说:“商鞅是秦国要抓的贼,谁收留他,就是和秦国作对!因此我们不把他送还给秦国是不行的!”商鞅没有地方可去,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
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只好又回到秦国,到了他的封邑,带领他的属下攻击北面的郑国,想为自己谋求一线生机。本来自己就岌岌可危,为什么要进攻郑国呢?这件事看上去似乎很不合理,难道是商鞅昏了头吗?
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秦惠文王发兵进攻商鞅,把他在郑国的境内杀死。秦惠文王把商鞅五马分尸,并对天下说:“所有造反的人,商鞅就是他们的榜样,不要和商鞅学习!”秦惠文王还把商鞅的家族族灭,可谓斩草除根。
点击加载图片
秦惠文王必须被除掉商鞅,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秦法在秦国确实深入人心,但是也留下了很多问题,老世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他们把矛头对准了商鞅和支持变法的秦孝公,秦孝公死了以后,秦惠文王继位,他要安抚老世族的情绪,毕竟这些人实力还在,没有办法在短期没彻底清除,对外来讲,他们也是国家的柱石和根基,秦惠文王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给老世族们一个交代,这是秦惠文王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做是施恩于人,作为君主要懂得恩威并用,处死商鞅就是对老世族的恩。
第二需要树立君主的权威。秦惠文王刚刚登上君位,他的前面有两座大山,第一个是父亲秦孝公,几乎不可超越,但秦孝公已经死了,自己成为了秦君,但并不意味着他就能接替父亲的君威。树立君威的最好办法就是处死商鞅,因为新兴的贵族代言人只能是秦君,老世族的恩主也只能是秦君,商鞅此刻对于秦惠文王,已经不是助力而是最大的障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