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最舒服的状态,是保持边界感

文/源说情感

《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让我感触良多:

“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

人际关系也是如此,离得太近,容易生出矛盾;离得太远,感情又容易淡漠。

不论是做羹还是人际交往,都需要一个“度”字。

人与人之间,必定需要边界感,却不能逾越得太远。

彼此间保持合适的距离,便是相处时最舒服的状态。

01、边界感是人人都有的基本诉求

每个人都有隐私或空间意识,且排斥他人随意介入。

这种情况下,人与人相处就应该注意尺度,避免越界。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

在一间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会进去坐在读者身边。

这个实验整整进行了80人次。

结果表明,在一个只有两人的空旷阅览室里,没有一个受试者能够忍受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着。

当心理学家在他们旁边坐下后,几乎所有人都会默默远离至别处。

甚至还有人愤怒地表示:“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不论是谁,都需要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能自我把控的空间。

它就像一把无形的刀,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

当这个领域被人触犯时,就会使人感觉不舒服、不安全,甚至为此恼怒。

朋友小阳和我说过一件事。

她和合租的室友在一家公司上班,不过两人在不同的部门,下班时间也不一样。

因为工作属性的缘故,小阳几乎每天都先下班,而她的室友也经常叫小阳等她一起。

刚开始几天,小阳觉得两人关系这么近,不太好拒绝,也就答应了。

可时间一长,小阳就开始找理由拒绝室友。

她向我吐槽说:“自己上班本来就累,下班只想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她怎么就拎不清呢?”

所谓的“拎不清”,就是与人交往没有边界感的意思。

朋友之间相处,如果有一方感觉到束缚或压力,友情将难以维系。

作家邦达列夫曾说:

“人类的一切痛苦根源,都源自缺乏边界感。”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基本精神诉求。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像树一样,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正常生长。

不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不亲密或亲密,都要有间。

02、没有边界感的关系,是场灾难

作家周国平曾说: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的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

由此可见,没有边界感的关系,真的是一场灾难。

知名歌星张韶涵,曾以一首《隐形的翅膀》火遍大江南北。

但在风光背后,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张韶涵正式出道后,一直由妈妈担当经纪人。

不仅如此,她的所有收入,都是直接汇入妈妈户头,自己从不过问。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张韶涵和张母之间缺乏边界感。

而这,就是一切“灾难”的开始。

成名之后,张韶涵因为患病,急需前往加拿大接受治疗。

可在这关键时刻,张母却卷走了她所有的存款。

无奈之下,张韶涵只得找朋友帮忙,这才凑齐了手术费。

之后,张母因为嗜赌成性,债台高筑,正式与张韶涵闹翻。

为了向她要钱,张母不仅控诉张韶涵不孝,还对她进行各种污蔑。

哪怕张韶涵出面澄清,也无法停息吃瓜群众的谩骂。

受此影响,张韶涵的演唱事业一蹶不振,沉寂了近十年之久。

可悲的是,当她再度重归公众视野时,又一次遭遇亲人们的各种控诉,目的就是变相要钱。

不得不说,张母等人就是因为没有边界感,才会接二连三地伤害张韶涵;

而张韶涵本身也没什么边界感,才会被人一次又一次地伤害。

模糊的边界感往往意味着混乱的责任与权利,这无疑会诱发得寸进尺和无止境的冒犯。

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双方的冲突、痛苦和不自由。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里曾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为了维持一段关系,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的边界,并管住自己不要越界。

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本事和修养。

03、人与人最舒服的状态,是保持合适的边界感

叔本华曾讲过这样一则寓言:

在寒冷的冬日里,两只刺猬依偎在一起,互相取暖。

刚开始,由于它们靠得太近,导致各自身上都被刺伤。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两只刺猬彼此调整了距离。

此时,它们不再相互刺痛,而是能够互相取暖,互相保护。

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彼此走得太近、管得太多,双方都会受伤;

但要是离得太远,什么都不管不顾,又很容易致使彼此间的关系冷淡。

因此,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合适的边界感。

放眼整个文坛,胡适绝对算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的太太江东秀有个癖好,那就是爱打麻将。

夫妻俩在研究院的宿舍住宿时,江东秀因为打麻将,多次违反宿舍规定。

胡适屡次劝她,可她却屡次不改。

无奈之下,胡适只得带着江东秀另找住处,免得麻烦别人。

有人问胡适:“院长是你的学生,打麻将也不是啥大事,有必要这么讲究吗?”

胡适严肃地回道:“正因为是我的学生,我才更不能麻烦他。”

人与人相处就是这样,只有把握好一个尺度,才能维持一段感情。

有时候,在亲近对方的同时,也要懂得适时、适度地“疏远”。

有人说,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夫妻之间,距离是美丽;

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不要小看生活中的“距离”,多少情感和关系就败在了这两个字上面。

近了容易产生矛盾、远了又容易逐渐淡化。

其实,这个“度”没有那么难掂量,只需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让自己愉快,让别人轻松。

不事事麻烦别人,也别事事管着别人,自己轻松不说,对方也会少很多烦恼。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状态,就是保持一定的边界感。

凡事有度,熟不逾矩,感情自然长久,关系自然和谐。

我是源说,一个专注自我成长的写作萌新,希望你能从我的文字中积蓄力量。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就点个赞吧。

(0)

相关推荐

  • 你没听过的1小时现场DJ,让你跑得尽兴

    [每日跑步歌单] DJ合集:Giolì  Assia  DiesisLounge Episode04 Handpan Guitar Piano stayhome 适合跑步:配速节奏跑,步频180以上 ...

  •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走得太近,容易矛盾

    两个人走得太远,感情容易变淡,若是走得太近,容易发生矛盾,保持距离,才能更好相处下去. 有些人可能会这样认为,人与人之间走得越近越好,代表着两个人的关系好,感情才会深厚.事实上,走得太近,一点都不美好 ...

  • 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状态,就是保持“三七定律”

    文/墨然 都说,这世间所有的关系,都是有一定定律的.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凡事对事对人都要适度,不要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心意来. 都说,对事要三分为己,七分为人:对朋友要三分真诚,七 ...

  • 人与人交往,最舒服的状态:不越界

    文/墨然 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与人相处,其实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无论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分寸,保持一定的距离,凡事靠得太近,不是好事. 每个人都会想要有自己的空间 ...

  • 与人交往,如何达到一个最舒服的状态?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会经历各个人生阶段,我们在体验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承载着过往经历.家庭熏陶.自我成长等因素. 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世间上没有两个 ...

  • 陶渊明的一首诗,诗中无酒句句让人醉,写出了人最舒服的状态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酒民族.有人说:"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这就很好地阐释了诗与酒的密切关系.诗,作为一种精神产物,能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美的享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其语有尽而 ...

  • 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状态:不为难彼此

    人生在世,为什么会有烦恼与痛苦? 很大程度上,在于人与人之间,喜欢互相为难,互不让步. <左转>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其实,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犯错,包括我们自己 ...

  • 人与人相处,保持这几种状态,才最舒服

    文/墨然 其实,人与人相处,舒服就是最好的状态.要知道,都成年人了,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生活,做不到天天联系. 成年人的世界很现实,很多感情都很脆弱,有可能一言不合就翻脸,从此好友变路人,这也是常有的事 ...

  • 尊重,人与人相处舒服的状态,是交往的基本底线

    尊重,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行,但凡有素质有教养的人,都会懂得尊重别人,在举手投足之间,在四目相对之时,把尊重发挥的淋漓极致.懂得尊重的人,如春日的微风,夏日的阴凉,秋日的细雨,冬日的暖阳,总是给人们带 ...

  • 与人相处,最舒服的四种状态

    ◆ ◆ ◆ 枉凝眉 文武贝 - 文武贝钢琴演奏作品集 现在社会中,很多感情都变得很脆弱,有可能一言不合就翻脸,从此好友变路人,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通话结束,下一次可能就是"再想起" ...

  • 与人相处,最舒服的四种状态(深度好文)

    诗人顾城说: "风在结它的叶, 草在结它的籽,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到了一定年纪后,才发现相处不累,久处不厌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 这首小诗,道出了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样子 ...

  • 人与人交往中,如何达到一个最舒服的状态?

    人与人交往中,如何达到一个最舒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