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营寨武阳寨——李熙桥镇苏家洲

(李熙桥风光)

千年营寨武阳寨——李熙桥镇苏家洲

关山听风

苏家洲,位于今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李熙桥镇,现为一行政村,人口1300多人。苏家洲处于蓼水河与扶水河交汇处,三面环水,宛如一个半岛,因此得名。 苏家洲在历史上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易守难攻,历来是朝廷与湘西南少数民族土著政权搏弈前沿阵地。这里不仅是朝廷伸入古苗疆腹地的桥头堡,军事要塞,还一度成为绥宁县的县衙。

(古武阳寨风光)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马殷(852——930)之子马希萼(900——953)在后汉隐帝乾祐二年、南唐李璟保大七年(949)叛变兵败,次年马希萼联合蛮兵与南唐攻占南楚都城潭州(今湖南长沙,下同),击败其弟,即第四代楚王马希广后,将其赐死,就任南楚第五代楚王。也就是这一年,马希萼派兵在“飞山蛮”土著政权控制的湘西南的微州资水流域夺地,攻占微州东北角,在苏家洲置武阳寨,以防御“飞山蛮”反攻,作为雪峰山西麓的一道军事屏障。 此为绥宁有历以来中原政权建立的第一个军事驻点,之前,此地均为当地土著自行管理。时马殷虽占据湖南,以潭州为都城,建立了楚国,是事实上的割据政权,但他在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的保境息民政策。因此名义上还是隶属五代梁、唐政权,梁、唐先后封马殷为楚王。其子马希萼为夺取其弟政权,亦先投靠南唐,借南唐与蛮兵之力夺权成功。

(李熙桥古建筑)

南楚后期,政治开始腐败,士风日下,王廷挥霍无度,繁盛一时的楚国经济很快衰落下去。尤其是第三任楚王马希范,奢侈淫逸,荒唐至极。从949年开始,马殷诸子争夺王位,相互攻杀,951年(后周广顺元年)11月南唐遣边镐入长沙,马氏王朝灭。后周广顺二年(952),南楚部将周逢行夺取湖南控制权,被后周封为湖南节度使。武阳寨因此也隶属周氏政权。 湖南节度使周逢行在后周世宗显德年间(954——960)死后,周之溆剌史钟存志火速奔赴武阳寨,目的就是防范湘西南“飞山蛮”反攻,但此时,“溆州蛮”符彦道部属杨正岩(颜)称王,使钟存志失去后援,“飞山蛮”趁机恢复诚州、徽州,二州又复为溪峒州。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当时的诚州、徽州,以便读者了解这段历史。 诚州 唐贞观八年(634)年为朗溪县地。唐中期,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首领自封为诚州。五代后周末年,十峒酋长杨再思据地称诚州刺史。宋初为羁縻州。宋元丰四年(1081年)正式置诚州。 徽州 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镡城县,东晋至南朝为舞阳县地,隋属龙标县地。唐中期,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首领自封为徽州。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改置莳竹县,元丰八年(1085)飞山蛮恢复溪峒徽州,莳竹县名存实亡。崇宁二年(1103)朝廷派军队对飞山蛮实行剿抚并用,恢复莳竹县,当年改称绥宁县。

(古徽城——在市)

徽州的来历这里也要说明一下。康熙、乾隆、同治县志统一采用正史记载:高祖武德四年(621)置弓阝州,为经制州。将弓阝州改为徽州,十六年隶播州。但三部县志又同时“或曰”徽州蛮自封于五代十国,也等于是对由唐朝命名徽州一事提出质疑,并载入县志。参考同期的邻居诚州的来历,县志的质疑是有其道理的,况诚州与徽州在这段历史时期并称为“诚徽州”。现在也有一些历史研究人士对溪峒徽州的来历提出过与历史记载不同见解,认为溪峒徽州自封于五代十国时期。

宋熙宁初年,朝廷实行开边拓土,进占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熙宁五年(1072)十一月,朝廷武力攻占徽州东部咽喉之地关峡,设立关峡砦与武阳砦,并修筑城栅。二砦皆隶邵州。武阳砦营址依然在今天的苏家洲。 古“砦”通“寨”。虽然在文字上可通用,但两字在北宋之初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寨指的是当时中原地区大户人家修筑通体的石墙围成院落,一般比较富裕,而砦指的是当时一般家庭因钱财有限,墙基为石头砌筑,上面用木栅围成,因此新造出很形象的“砦”字来。后来一些富裕人家为了藏富,躲避朝廷的税赋,在造册时有意将“寨”写成“砦”。宋朝在各县居民繁密或地形险要处设砦(寨),招领士兵以治民安,是朝廷的军事戍守。用木栅围成的营地称为“砦”,用石头围成的营地称“寨”。久而久之,两字通用,没有什么区别了。

(古武阳寨风光)

武阳砦与关峡砦修筑城栅,是石头墙与泥墙结合,上筑木栅,所以称“砦”。宋时砦设砦官,砦官有权处分杖罪以下刑罚,其余解送本县。很多砦官即是巡检。武阳砦与关峡的地方特殊,当年这里砦官权力有多大,因查不到史料记载,无从知晓。

崇宁二年(1103),朝廷将莳竹县改称绥宁县,将武阳砦与关峡砦从邵州析出,依旧归还并入绥宁县。 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因汉官常纵人抢劫峒人财物,杨再兴及其子正修、正拱率九十八峒起义,后被镇压,其余部继续坚持斗争。离临冈(即当时临冈县,今属通道侗族自治县,绍兴三十年废临冈县,其地并入绥宁县。)仅几十里的绥宁县治在市(今称寨市,下同)的安全受到威胁,朝廷被迫将县治北迁一百二十里,暂寄武阳砦。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绥宁县城由武阳砦迁回在市,武阳砦仍为戍守处。

至此,武阳砦一直在今苏家洲,宋代以后,武阳砦之名从史书上消失,武阳地方也了专属地,即现在的武阳镇。原武阳砦(寨)所在地,后名为三都,明清时为都一里、都二里,其后以李熙桥之名作为乡名,即今天的李熙桥镇。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县文物局长肖博文与李熙桥镇文化站长林道珍到苏家洲竖碑,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时,苏家洲的武阳寨遗址尚存寨墙(为土夯墙)一百余米,后被当地村民开荒种菜,现已所剩无几,看不出是当年营寨与临时县衙旧址。

(今绥宁县城长铺)

本微刊原创文章,均为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微刊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微刊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古苗疆那些事儿”(作者直接授权除外)。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微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谢绝交换,谢绝有偿刊载(入册、入典),谢绝无偿索取。

(0)

相关推荐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湖南省—-— 邵阳市绥宁县李熙桥镇李熙村

    在山清水秀.美丽而神奇的绥宁县东北部,有一处颇具规模.保存较为完好.始建于明清的古建筑群大院落,它建于清乾隆5年至光绪15年间(即公元1740年至1889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通过省 ...

  • 林道珍|青砖黛瓦岁月深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 ...

  • 狱苏10 野菜太守

    狱苏10 野菜太守 吃个野菜,苏轼也能感慨出一番人生道理 乌台诗案中,还有一个罪证,指向的是苏轼在密州任上发的一通牢骚. 熙宁九年(1076),身为胶西太守的苏轼作了一首词,又写了一篇赋,主要是抱怨物 ...

  •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流行于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上饶市)]及浙江省严州.金华(古称婺州).衢州等浙西地区.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 ...

  • 圃苏10 借古讽今 苏轼命运的型格​

    圃苏10 借古讽今 苏轼命运的型格 前文讲过,苏轼一生命运的底稿,其实都来源于他那颗非常乐于为民请命.经世济民的赤子之心,而在密州,苦于来自朝廷的拆台式政策,苏轼对于密州的治理陷入重重困境. 困苦之中 ...

  • 成都市——贵州“千户苗寨”自驾游记(贵州省台江县“红阳寨”、“万亩草场”和贵阳“甲秀楼”风景区部分)...

    Self-driving tour from Chengdu to Guizhou's 'Thousands of Miao Villages' ('Hongyang Village', 'Ten T ...

  • 易武七村八寨(丁家寨-瑶寨、丁家寨-汉寨、刮风寨、新寨)讲解四

    你好,这是"约茶记"第62篇原创文章,我是茶小菓. 本文导语:继<易武七村(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八寨讲解一>.<易武七村(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八寨讲解 ...

  • 2020年易武刮风寨357克生饼

    2020年易武刮风寨357克生饼

  •  易武刮风寨之茶王树普洱茶

    刮风寨位于易武东南,是一个美丽的边境瑶族村寨,与老挝仅一山之隔. 刮风寨年产古树茶约17吨,生态小树茶上百吨. 四面环山,山高水长,每逢雨季,云雾缭漫,寨中203户人家屋舍错落,像词语一样流浪于半山, ...

  • 易武刮风寨冷水河普洱茶

    冷水河位于易武刮风寨片区,冷水河生态环境极好,需要经过长途跋涉,路经一条河,然后爬上无路的山崖才能找到隐藏在大森林里的茶树. 刮风寨冷水河茶树与众多高大乔木,野生植物共享共生,受到的日照少,属于阳光漫 ...

  • 2021年春茶山行:易武刮风寨「茶人清越寻茶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易武的茶树们,喝饱了雨水,要好好发芽呀!今年的易武茶品质可期. 茶人清越寻茶记·易武弯弓站 易武|刮风寨 刮风寨东面紧邻老挝,村子离界碑仅3-4公里,以瑶族为主.村里家家户户都 ...

  • 易武刮风寨的夏天茶山

    易武刮风寨的夏天茶山

  • 贵州省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总阳寨(布依族)

    guiyhou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面积三十五平方公里,辖十三个自然寨,居住有汉,苗等民族,总人口一千六百,出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和野生天麻.现下辖总阳寨列入2019 ...